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军婚 | 上页 下页
三六


  赵大同想了想,说:"哎呀,如此说来沿途还得叫人等人,太耽误时间了!我这两个孩子太小,怕没有这个耐心呢!"

  车把势说:"既然这样,首长,你就把这车包了吧!三十块钱给你跑到赵庄!"

  赵大同说:"好嘞!"一面就把随身的大小包裹往车上装,车把势一见赶紧帮忙。包裹都装上了车,赵大同和车把势又一人抱起一个孩子,把小蕊和小平都放在了车上。赶车的老汉一甩鞭子,拉车的大青骡子昂起头,"咴"地冲天叫了一声,撒开蹄子跑起来。

  时值1963年秋收季节。广袤的大平原上,金黄的谷子、玉米铺天盖地,醇厚的秋风迎面扑来,送来阵阵清香。两个孩子是第一次坐着大车在乡间飞驰,兴奋得不能自已。小平更是用手不停拍着大青骡子的屁股,嘴里学着赶车老汉的吆喝,顽皮的天性暴露无遗。

  正午时分,赵庄的人们都还在地里忙着,偌大的村子里一片寂静。大车停在了赵大娘的门口。因为赵大同写信不让母亲找人到车站去接,赵大娘不知道儿孙们这么快就到家了。这会儿,她穿着崭新的蓝布裤褂,头梳得光亮亮的,正和同住的弟媳妇在一起包着小麦和荞麦混合面的素馅饺子——由于前几年的灾荒年,在眼下的农村,能像赵老太太拿得出这样吃食的人家还是不多的。

  父子三人走进了静悄悄的院子,第一次回乡的赵蕊和赵平不敢造次,两人蹑手蹑脚走到北边堂屋门口,看见一个老太太和一个中年妇女正坐在炕上,在炕桌边忙活着,两个孩子想:这就是爸爸的妈妈和爸爸的婶子吧?

  按照爸爸的嘱托,赵蕊、赵平在门口站住,先对奶奶规规矩矩地鞠躬,然后一齐大声说:"奶奶好!"

  赵大娘一抬头,见两个水灵灵的孩子站在炕头前,知道是自己的孙子孙女到家了,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她急忙下了炕,一边叫弟媳妇给孩子们倒水喝,一边颠着两只小脚,顺手拿起扫炕笤帚给孩子们扫身上的灰尘。

  这时赵大同一掀门帘也进来了,他放下手里的两个大包,说:"妈,婶子,我回来了!"

  听得儿子问候,赵大娘高兴得直掉泪。她一边擦拭眼角,一边喊着儿子的小名说:"柱子,你总算到家了!你信里说昨天就从北京坐上了火车,我估摸你今天晌午一准到家。你又不让我惊动村里的亲戚、邻居们赶车去接,我和你婶子正着急你们下了火车怎么回来呢!"

  赵大同说:"妈,想不到现在大忙季节,咱莱芜火车站还有不少拉脚的大车!我包了一辆,三十块钱就到家了!"

  赵大娘说:"那敢情好!现在农村的政策放开了,允许农民自己挣钱,所以拉脚的人们又多起来了。"

  赵大同在门口脸盆架上的铜盆里洗了洗手,脱去外衣,又脱了鞋,坐在了炕头上,也包上了饺子。

  赵大娘打开炕边的一个年代久远的木箱子,里面是自己平时常穿的衣裳,衣物的上面有两个苹果。大概存放了不短的时间,苹果皮有些发皱。她拿起一条紫花布手巾,把苹果擦了又擦,递给小蕊、小平。

  两个孩子大口地吃着苹果,老太太又从炕柜中摸出一个广口玻璃瓶,里面是已经硬结的大半瓶奶粉。她把奶粉倒进孩子们的水碗里,用筷子搅着。

  赵大同知道,他还是在和吴蔚帆结婚回家时给母亲带回两包奶粉,未曾想母亲一直留到现在!一时间他的鼻子很酸。

  小蕊和小平初次回乡,感觉什么都新鲜。他们吃了苹果,喝了奶粉,就跑到院子里去左看右看,这里摸摸,那里瞧瞧,兴致很高。

  午饭就开在北屋的炕桌上。主食是饺子,又用粉皮和萝卜皮拌了两个凉菜。赵大娘拿出过年剩下的一小瓶二锅头酒,给儿子斟上。

  赵大同突然说:"妈,咱叫上国平兄弟一块儿吃吧?"

  赵大娘很诧异:"你不是说基地的任务紧得很,这次回来放下孩子就走,亲戚朋友一个也不惊动吗?"

  赵大同说:"妈,我是说过这个话。但国平兄弟不一样,我得和他见个面。"

  赵国平是赵大同儿时最好的伙伴,如今是赵庄中心小学的校长。

  正是吃饭时间,小婶很快就把赵国平叫来了。

  "柱子大哥,我才听大娘说你要送孩子们回来,不想今天就到家了!"赵国平一边紧握着儿时玩伴的手摇晃着,一边说。

  身为校长的赵国平,长得敦敦实实,穿一身灰色的人民装,留着平头,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支金星牌自来水笔。

  赵大同一边把赵国平往炕上让,一边问:"国平兄弟,咱学校现有多少学生啊?"

  赵国平盘腿坐在了炕桌旁,回答说:"赵庄小学目前是咱县的完小,共有六个年级,各四个班,400多名学生!"

  赵大同很高兴,举起酒盅和赵国平碰了一下,又问:"升学率是多少?"

  赵国平说:"升学率是100%!大部分都考上了县一中,一小部分考到光明店中学。"

  赵大同说:"哎呀,如此说来,我小蕊、小平在这里读书也不比在北京的小学差!"

  赵国平说:"柱子,你可别这么说!孩子能在北京读书,还是让他们留在北京好!大娘要是想孙子了,可以去北京住住。你把这么小的两个孩子弄回家来,没有大人监管,不是长久之计!三岁以前放在老家还行,一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还是回到父母身边好!不过,你既然已经把孩子们送回来了,就让他们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试试、看看也好。"

  赵大同的眼神一暗,不再说话。

  赵大娘一边拨着盘子里煮好的饺子,一边说:"国平,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我这个老婆子,在哪里住着都一样。小平他们在这里要是不行,我就带他们回北京,和柱子一起过,享享儿媳妇的福!"

  听着母亲舒心的话,赵大同蓦地觉得心头颤了一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