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雨部杂录(2)


  《说苑》:管仲曰:“吾不能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扬子吾子篇》:“震风凌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遁甲开山图》:“霍山南岳有云师雨虎。”

  《白虎通·情性》:“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山亦有金石累积,亦有孔穴,出云布雨以润天,下雨则云消。”鼻能出纳气也。

  《论衡变动》篇:“天且雨,商羊舞,使天雨也。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故天且雨,蝼蚁徙丘,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说文》曰:零,徐雨也。{雨鲜},(音斯。)小雨裁落也。{雨统},(一林本反。)霖雨也。南阳名霖雨曰霡。{雨酸},(音酸。)小雨也。{雨戍},(子廉反。)微雨也。{雨资},(音资。)雨声也。溟,小雨也。澍,时雨也。滑,(子八反。)雨下也。

  《三辅决录》:“茂陵郭汲为颍川,化如时雨。”

  《风俗通》《春秋左氏传》说,共工之子为元冥师,郑大夫子产禳于元冥,雨师也。谨按《周礼》,以槱燎祀雨师。雨师者,毕星也。《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易师封也。土中之众者莫若水,众者,师也。雷震百里,风亦如之。至于泰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异于雷风,其德散大,故雨独称师也。丑之神为雨师,故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东北”,土胜水,为火相也。

  《魏略》:董遇性质讷而好学。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禽经》:“雨舞则雨。”〈注〉一足鸟:一名商羊。《字统》曰:“商羊一足,天将雨则飞鸣。孔子辨之于齐庭也。”

  《抱朴子·外篇》:“甘雨膏泽,嘉生所以繁荣也,枯木得之以速朽。”

  《华阳国志》:牂牱郡上当天井,故多雨潦。

  《西京杂记》:“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鬐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

  《拾遗记》:“甘雨蒙蒙,似露委草木,则滴沥雨也。”又曰:“香云成香雨。”

  《广州记》:“郁林郡山东南有一池,池边有一石牛,人祀之。若旱,百姓杀牛祈雨,以牛血和泥,泥石牛背,礼毕,则天雨大注,洗牛背,泥尽即晴。”

  《浔阳记》:“庐山西南有康王谷,又有北岭城。天欲雨,辄闻鼓角箫管之声。”

  《三秦记》:“太白山,不知高几许,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军行不得鸣鼓角,鸣鼓角则疾风暴雨兼至也。”

  《九江志》:“虚谷东英巨山岩内有石,人坐盘石上,体尘秽则兴风,湿润则致雨,晴日便举体鲜洁,朗然玉净。”《荆州记》:“狠山县有一山,独立峻绝,西北有石穴,独行百步许,二大石,其门相去一丈许,俗名其一为阳石,一为阴石。水旱为灾,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

  耒阳县有雨濑,此县时旱,百姓共壅塞之,甘雨普降。

  若一乡独壅,雨亦偏降,应随方所,其信若符刻。

  《宋永初山川记》:“鄱阳长寿山,山形似白马,云出于鞍中,不崇朝而雨。”

  《宜都记》:“郡西有丹山,雾起如烟,再朝必雨。”

  《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湘东郡新平县有龙穴,天旱入共遏水渍此穴,辄雨。

  《朝野佥载》:“夜半天汉中黑气相逐,俗谓黑猪渡河,雨候也。”

  《唐俚语》:“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

  杜甫诗小序:“卧病长安,旅次多雨。寻常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酉阳杂俎》:“太原郡东有崖山,天旱,土人常烧此山以求雨。俗传崖山神娶河伯女,故河伯见火必降雨救之。”

  蜀石笋街,夏中大雨,往往得杂色小珠。俗谓地当海眼,莫知其故。蜀僧惠嶷曰:“前史说蜀少城饰以金璧珠翠,桓温恶其大侈,焚之,合在此。今拾得小珠,时有孔者,得非是乎?”予开成初读《三国典略》,梁大同中骤雨,殿前有杂色珠。梁武有喜色,虞寄因上《瑞雨颂》。梁武谓其兄荔曰:“此颂清拔,卿之士龙也。”

  江淮谓群鹳旋飞为鹳井鹤亦好,旋飞必有风雨。人探巢取鹳子六十里,旱能群飞,薄霄激雨,雨为之散。

  《羯鼓录》:“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此羯鼓之能事也。

  《云仙杂记》:重午日午时有雨,则急斫一竹竿,竹节中必有神水。沥取和獭肝为圆,治心腹块聚等病。

  翰林有龙口渠,通内苑,大雨之后,必飘诸花蕊,经由而出,有百种香色,名不可尽。春月尤妙。

  能诗之士,“《雨泡灭则得意》,《香烟断》而成吟。”

  《孙登琴》遇雨,必有响,如刃物声,竟因阴雨破作数截,有黑蛟踊去。

  《三水小牍》:安定郡有岘阳峰,岘上有池,若雨则云起池中,若张盖然,故里谚曰:“岘山张盖雨滂沱。”

  《武昌记》:“凤凰山有石鼓,石鼓鸣,天必大雨。”

  《尚书故实》:“舒州灊山下有九井,其实九眼泉也。旱即杀一犬投其中,大雨必降,犬亦流出。”

  又南中久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入水,即数人牵制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龙虎敌也,虽枯骨犹激动如此。

  《九域志》:“玉女墩在宜春,每天将雨,即有五色云气涌出石间,居人谓之‘玉女披衣’。”

  《博物志》:“关东,西风则晴,东风则雨;关西,西风则雨,东风则晴。”

  俗以五月雨为“分龙雨”,一曰“隔辙雨。”

  《安城记》:“罗宵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乃雨止。”

  萍乡罗宵山,泽水所出,傍出石乳。天旱,吏人祷之,因以大木长三四丈投井中,即雨。水悬辏,井溢,辄令木涌出而雨止。盖潜龙之穴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