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阴阳部杂录二(2) |
|
《盐铁论·轻重篇·文学》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 阳气盛则损乏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乏而调阳。”〈又〉《文学》曰:“边郡山居谷处,阴阳不和,寒冻裂地,冲风飘卤,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中国天地之中,阴阳之际也,日月经其南,斗极出其北,含众和之气,产育庶物。”《论菑》篇《文学》曰:“日者阳,阳道明;月者阴,阴道冥。君尊臣卑之义。故阳先盛于上,众阴之类消于下;月望于天,蚌蛤盛于渊。”〈又〉大夫曰:“文学言刚柔之类,互胜相代生。《易》明于阴阳,《书》长于五行,春生夏长,故火生于寅。木,阳类也,秋生冬死,故水生于申。金,阴物也,四时五行,迭废迭兴。阴阳异类,水火不同。器。金得土而成,得火而死。金生于巳,何说何言然乎?”〈又〉《文学》曰:“天道好生恶杀,好赏恶罚,故使阳居于实而宣德施,阴藏于虚而为阳佐辅。阳刚阴柔,季不能加孟。此天贱冬而贵春,申阳屈阴,故王者南面而听天下,背阴向阳,前德而后刑也。” 《后汉书·律历志》律术曰:“阳以圆为形,其性动;阴以方为节,其性静。动者数三,静者数二。以阳生阴,倍之,以阴生阳,四之,皆三而一。阳生阴曰下生,阴生阳曰上生。上生不得过黄钟之清浊,下生不得及黄钟之数实。皆参天两地,圆盖方覆,六耦承奇之道也。”〈又〉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灰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灰重而衡低。 《吴越春秋》从阴收着,望阳出粜筴,其极计三年五倍。 《白虎通礼乐》篇:“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乐言作,礼言制何?乐者阳也,阳倡始,故言作;礼者阴也。阴制度于阳,故言制乐象阳,礼法阴也。〈又〉王者所以四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又〉“所以名之为‘角’”者,跃也,阳气动跃。征者,止也,阳气止。商者,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羽者,纡也,阴气在上,阳气在下。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时者也。 《封公侯篇》:“诸侯世位,大夫不世,安法?”所以诸侯南面之君,体阳而行,阳道不绝;大夫人臣北面,体阴而行,阴道绝。以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此阳不绝阴有绝之效也。 《乡射》篇:“天子所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夫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之生,故以射达之也。”〈又〉所以必因射助阳选士者,所以扶助微弱而抑其强,和调阴阳,戒不虞也。 《灾变篇》:“霜之为言亡也,阳以散亡;雹之为言合也,阴气专精,积合为雹。日食者必杀之何?阴侵阳也。鼓用牲于社,社者,众阴之主,以朱丝萦之,鸣鼓攻之,以阳责阴也。”〈又〉“大旱则雩祭求雨”,非苟虚也。“敕阳责下”,求阴道也。 《耕桑》篇:“耕于东郊何?东方少阳,农事始起。桑于西郊,西方少阴,女功所成。” 《蓍龟篇》《礼三正记》曰:“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龟阴,故数偶也。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蓍阳,故数奇也。”〈又〉龟以制火灼之《何礼杂记》曰:“龟,阴之老也;蓍,阳之老也。”龙非水不处,龟非火不兆。以阳动阴也。 《文质》篇:“珪以为信者何?”珪者兑上,象物皆生见于上也。信莫着于作见,故以珪为信,而见万物之始,莫不自洁,珪之为言洁也。上兑阳者,下方阴也。阳尊,故其礼顺备也。位在东方,阳见义于上也。“璧以聘问何?”璧者方中圆外,象地。地道安宁而出财物,故以璧聘问也。方中,阴德方也。“圆外”,阴系于阳也。阴德盛于内,故见象于内,位在中央。璧之为言积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据用也。内方象地,外圆象天也。璜所以征召何?璜者半璧,位在北方,北阴极而阳始起,故象半阴。阳气始施,征召万物,故以征召也。不象阴何?阳始物微未可见。璜者,横也,质尊之命也。阳气横于黄泉,故曰“璜。”璜之为言光也,阳光所及,莫不动也。象君之威命所加,莫敢不从,阳之所施,无不节也。璋以发兵何?璋半珪,位在南方,南方阳极而阴始起,兵亦阴也,故以发兵也。不象其阴何?阴始起,物尚凝,未可象也。 璋之为言明也,赏罚之道,使臣之礼,当章明也。南方之时,万物莫不章,故谓之璋。琮以起土功,发聚众何?琮之为言圣也,象万物之宗聚圣也,功之所成,故以起土,功发众也。位西方,西方阳收功于内,阴出成于外,内圆象阳,外直为阴,外牙而内凑,象聚会也。故谓之“琮。” 《三正》篇:“王者必一质一文,何以承天地,顺阴阳?阳之道极,则阴道受,阴之道极,则阳道受”,明二阴二阳不能相继也。质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为质,地受而化之,养而成之,故为文《三纲》篇:“君臣、父子夫妇,六人也,所以称三纲何?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配,故六人为三纲。” 《情性》篇: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诀》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天地》篇:“天所以反常行何以为?阳不动无以行其教,阴不静无以成其化,虽终日乾乾,亦不离其处也。”《日月》篇:“月有闰余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岁十二月,日过十二度,故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明阴不足阳有余也。故谶曰:‘闰者阳之余’。” 《嫁娶》篇:“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阳数奇,阴数偶。男长女幼者,阳舒阴促。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故《礼·内则》曰:“男三十壮有室,女二十壮而嫁。”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有相偶之志。故《礼记》曰:“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礼之称字,阴系于阳,所以专一之节也。阳尊无所系,二十五系者,就阴节也。阳舒而阴促。“三十数三终,奇阳节也;二十数再终,偶阴节也。阳小成于阴,大成于阳,故二十而冠,三十而娶。阴小成于阳,大成于阴,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也。” 《丧服篇》以竹杖何?取其名也。竹者蹙也,桐者痛也。父以竹,母以桐何?竹者阳也,桐者阴也。竹何以为阳?竹断而用之,质,故为阳;桐削而用之,加人功文,故为阴也。 《论衡本性》篇:“董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若仲舒之言,谓孟子见其阳,孙卿见其阴也。处二家各有见,可也,不处人情性,情性有善有恶,未也。夫人情性同生于阴阳,其生于阴阳,有渥有泊。玉生于石,有纯有驳。情性生于阴阳,安能纯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实。刘子政曰:“性生而然者也,在于身而不发;情接于物而然者也,出形于外。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夫子政之言,谓性在身而不发,情接于物,形出于外,故谓之阳;性不发,不与物接,故谓之阴。夫如子政之言,乃谓情为阳,性为阴也。”不据本所生起,苟以形出与不发见定阴阳也,必以形出为阳,性亦与物接,“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恻隐不忍,仁之气也;卑谦辞让,性之发也,有与接会,故恻隐卑谦,形出于外。”谓性在内,不与物接,恐非其实。 不论性之善恶,徒议外内阴阳,理难以知。且从子政之言,以性为阴,情为阳。夫人禀情,竟有善恶否也?《感虚篇》传书言:“师旷奏白雪之曲,而神物下降,风雨暴至。”原省其实,殆虚言也。风雨暴至,是阴阳乱也。乐能乱阴阳,则亦能调阴阳也。王者何须修身正行,扩施善政,使鼓调阴阳之曲,和气自至,太平自立矣。 《雷虚篇》实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盛夏之时,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事则相校轸,校轸则激射,激射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坏,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何以验之?试以一斗水灌冶铸之火,气激襒裂,若雷之音矣。或近之,必灼人体。天地为炉大矣,阳气为火猛矣,云雨为水多矣。分争激射,安得不迅?中伤人身,安得不死?当冶工之消铁也,以土为形,燥则铁下,不则跃溢而射,射中人身,则皮肤灼剥。阳气之热,非直消铁之烈也;阴气激之,非直土泥之湿也;阳气中人,非直灼剥之痛也。 《变动篇》:“夏末蜻蛚鸣,寒螀啼,感阴气也;雷动而雉惊,发蛰而蛇出,起阳气也。”〈又〉寒温之气,系于天地,而统于阴阳,人事国政,安能动之。 《明雩》篇:“水旱者,阴阳之气也。满六合,难得尽祀。故修坛设位,敬恭祈求,效事祉之义,复灾变之道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阴阳精气,倘如生人,能饮食乎?”故共馨香,奉进旨嘉。区区惓惓,冀见答享。 《顺鼓篇》:“春秋之义,大水,鼓用牲于社。”说者曰:“鼓者,攻之也。或曰胁之。胁则攻矣。阴胜,攻社以救之。”〈又〉俗图女娲之象为妇人之形,又其号曰“女。”仲舒之意,殆谓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男阳而女阴,阴气为害,故祭女娲求福佑也。 《自然篇》:“天道无为,故春不为生,而夏不为长,秋不为成,冬不为藏。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出,物自成藏。” 《论死篇》:“鬼神者,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 《订鬼》篇:“龙,阳物也,故时变化;鬼,阳气也,时藏时见。”〈又〉世谓童子为阳,故妖言出于小童。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雩祭之礼。倍阴合阳,故犹日蚀阴胜,攻社之阴也。日蚀阴胜,故攻阴之类。天旱阳胜,故愁阳之党。巫为阳党,故鲁僖遭旱,议欲焚巫。巫含阳气,以故阳地之民多为巫。〈又〉故凡世间所谓妖祥,所谓鬼神者,皆太阳之气为之也。太阳之气,天气也。天能生人之体,故能象人之容。夫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 阴气生为骨肉,阳气生为精神。人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气盛,精气为知。骨肉为强,故精神言谈,形体固守,骨肉精神,合错相持,故能常见而不灭亡也。太阳之气盛而无阴,故“徒能为象,不能为形。”无骨肉,有精气,故一见恍惚,辄复灭亡也。 《言毒篇》:“夫毒,阳气也,故其中人若火灼。”〈又〉人见鬼者,言其色赤,太阳妖气自如其色也。鬼为烈毒,犯人辄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鬼所赍物,阳火之类,杜伯弓矢,其色皆赤。南道名毒曰“短狐。”杜伯之象,执弓而射,阳气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象弓矢之形。〈又〉江北地燥,故多蜂虿。江南地湿,故多蝮蛇。生高燥比阳,阳物悬垂,故蜂虿以尾刺;生下湿比阴,阴物柔伸,故“蝮蛇以口齰。” 《潜夫论本政》篇:“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张衡《灵宪》:“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又〉天以阳回,地以阴浮。〈又〉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耦。 《释名》:“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 蔡邕《独断》,“五祀之别名。门,秋为少阴,其气收成,祀之于门。”祀门之礼:“北面设主于门左枢。户,春为少阳,其气始出生养,祀之于户。”祀户之礼:“南面设主于门内之西行。冬为太阴,盛寒为水,祀之于行,在庙门外之西,拔壤厚二尺,广五尺,轮四尺,北面设主于拔上。灶。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祀灶之礼:“在庙门外”之东,先席于门奥西,东,设主于灶陉也。中溜,季夏之月,土气始盛,其祀中溜。溜神在室。祀中溜,设主于牖下也。 《参同契》,“日月悬象章。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 《水火情性章》“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蚀,常在朔望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独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阴阳精气章》,“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 《养性立命章》“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男女相胥章》:月受日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阳消其形,阴陵灾生。 《法象成功章》“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 《人物志》。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叡外明。 《周易略例》明彖。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一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矣。五阴而一阳,则一阳为之主矣。夫阴之所求者阳也;阳之所求者阴也。阳苟一焉,五阴何得不同而归之?阴苟只焉,五阳何得不同而从之?故阴爻虽贱,而为一卦之主者,处其至少之势也。 《翼庄》:“天地阴阳对生也,是非治乱互有也,将奚去哉?”〈又〉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 《枕中书》:“天失阴阳,水旱不节。人失阴阳,神根命竭。”《天隐子安处篇》:天地之气,有亢阳之攻肌,淫阴之侵体,岂不防慎哉。 《玄真子·鸑鷟篇》:“空之寥曰,蒙同茫唐,青冥苍茫,廓兮而㝩㝗。包天裹地,诞阴育阳,其孰能大乎?吾之大乎哉。” 《涛之灵篇》,影之问乎光曰:“吾昧乎体之阴,君昭乎质之阳。” 《谭子化书》:“阴阳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蛴。是故世人体阴阳而根之,斆燥湿而母之,无不济者。” 《宋史·天文志》:“六甲六星,主分阴阳,配节候。”〈又〉《三公》三星,皆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又〉三台六星,两两而居,一曰泰阶,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 《乐志》:“凡言乐者必曰钟鼓,盖钟为秋分之音而属阴,鼓为春分之音而属阳。” 《关氏易传》:“天生于阳,成于阴,阴成则阳去。生于阴,成于阳,阳成则阴去。六爻初上无位者,阴阳相去者也。”〈又〉《阴阳三五》,一五而变七十二候,二五而变三十六旬,三五而变二十四气。 《渔樵问对》渔者问樵者曰:“小人可绝乎?”曰:“不可。君子禀阳正气而生,小人禀阴邪气而生。无阴则阳不成,无小人则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间也。阳六分则阴四分,阴六分则阳四分,阴阳相半,则各五分矣。 由是知君子小人,四时有盛衰也。” 《埤雅》:“蟋蟀之虫,随阴迎阳。”〈又〉古文“云”字作云,象云回转之形,其上从二。二者,天中之阴也。天中之阴,应之于上,故地中之阳,升而为云。 《袪疑说》筮以蓍古法也。近世以钱掷爻,以钱之有字者为阴,无字者为阳,故两背为拆,两字为单。朱文公以为钱之有字者为面,无字者为背。凡物面皆属阳,背皆属阴。或谓古者铸金为贝,曰刀、曰泉,其阴或纪国号,如镜阴之有款式也。一以为阴,一以为阳,未知孰是? 《尔雅翼》:蘘荷宜在林木阴下,故古人云:“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鹤感于阳,故知“夜半”;鹳感于阴,故知“风雨。” 螳螂,小暑后五日而生,所应者微阴。 《灵龟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 《易学启蒙》木阳而金阴,亦犹视阳而听阴也。 《梦溪笔谈》:“六壬四月将曰传送。”传送者,四月阳极将退,一阴欲生,故传阴而送阳也。 《西溪丛语》:“日者众阳之母,阴生于阳,故潮附之于日也。月者太阴之精,水乃阴类,故潮依之于月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 “《揲》《蓍》”之法,用老阳老阴多少之数求之,即偏而不均,若以奇偶之数求之,最为精妙,“三奇老阳,三偶老阴,一奇两偶少阳,两奇一偶少阴。” 《易潜虚》,隆,盛也。一阳之进,必盛于夏,是谓隆暑,阴则生矣。一阴之进,必底于寒,是谓隆冬,阳亦形焉。〈又〉五爻暑至阴生,寒极阳萌。“君子畏盈,小人怙成。” “齐”,中也。阴阳不中,则物不生。 《经外杂抄》: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注云:“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