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凤仪 > 今晨无泪 | 上页 下页
七九


  故而庄竞之仍然热衷于有关机场非核心兴筑的几项新竞投。尤其是她结束了私人的斗争,把全副精力放在分析研究本城日后的前途发展之上,更发觉魏千舫的承建方针与计划非常符合经济实惠的原则,对香江的繁荣安定起着建设性的作用。

  在商场上涉猎多年,庄竞之天分与经验融汇在一起,使她深切体会到本城在过渡期内的经济过热,所带来的可能后患。

  若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比喻来解释,就是刻意通过一项巨型发展计划,使都会在那个发展期内骤然加增了就业机会、催谷工资高涨、提升物价涨幅,尤其是限时限刻完成计划,把可以稍缓的提前完成,单是超时工作范围内所带动的额外支出,就已相当可观,在在都能造成经济过热。

  这表面的繁荣如果没有长远的承接韧力,就会得在日后变成千疮百孔,尾大不掉。

  前几年,香港曾有人倡议过在九七年举办世界博览会。一般市民骤听之下,觉得这是个令香港繁盛的无懈可击计划,无不雀跃赞成。试想想,博览会要筹办经年,万国财力人力云集,说多繁盛就有多繁盛,有什么不好呢?刚刚在英国国旗除下来,中国国旗升上去之时,多以一个受举世欢迎的名目去招呼国际来宾,真是威风至极,有什么理由反对?

  这就是一般市民对于经济与政治知识的浅见。

  当时,国际闻名的居港经济学教授张某,立即以极其显浅易明的文字发表了他独特的见地。他认为香港绝对不能举办世界博览会,惟恐有“虚不受补”之恶果。一催谷繁荣之后,市民习惯于已提高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热闹,无论在实际收入与起居享用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博览会期内自不成问题,一旦大事已了,人去场空,本城有没有另一项媲美博览的重大计划,足以维系着市民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满足呢?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从来世界博览会与世运会都只宜在大都会,即有长远发展资格和条件的城市举行,才不会有虎头蛇尾的顾虑。

  温哥华在八零年代举行世界博览会时,亦有同样的忧疑,商界人起初都抱着“好天揾齐落雨米”的心态,打算借助博览,作积谷防饥之举。而且传媒做足功夫,把这个道理广播,深入民间,使温哥华城内各式人等有心理准备,在博览会带来的极度繁荣之后,可能会一下子经济衰退,市面凋零。

  其后温哥华因为承接香港与台湾为数可观的移民,以致消费市场得以持续繁盛,诚是意外之喜。

  换言之,机场建设,以及其他庞大发展计划在香港进行,利弊必须清楚。

  中国政府碍于很多形势与民情,不能阻止及稍缓机场的发展计划,只能在英国政府既定的内政方针内,尽能力作出合理程度上之规范,以保障九七之后香港繁荣之持续。

  心细的人,其实更有着政治上的忧虑。九七之前,经济热辣,一到九七,要减缩发展,循步渐进,啊,不得了,立即在社会上扬起一片埋怨之声,道:“看,英国人走了,就没有得再如前的好食好住好着好用了。”

  这种前人阔绰,由得后人来收拾残局的情况不能只是一层心上的担挂。且在可能范围之内,必须控制阔绰,是每一个爱护香港的人应有的责任。

  故此,庄竞之对于参与本城的建设,相当热炽。

  对于已承诺的商务合作计划无变,魏千舫有点喜出望外。

  庄竞之的公私分明,令他更觉不可小瞧了这个女人。他非常诚恳地道达了他的敬意与谢意,对竞之说:“原以为我可以依照赵家遗愿,尽力帮助你,谁知今日,反而要你伸出援手,无以言谢。”

  “在维护本城好处的大前提下,大家不必客气。”庄竞之这句话大方得体之余,也稍稍表露了划清界线,宣宗明义的意思。

  当然,在谈家国之事时,魏千舫有他的既定宗旨,不会介意女人心思的过分仔细与立场的过分分明。

  若然无此胸襟,又焉能成其大事?

  “新机场既然要赶建,在此事上,我们只能以最踏实的方式去谋最美好的成果。我对于你的建议计划,非常支持。”竞之说。

  “很好。那么,我们分头进行,你在前线,做足所有竞投所需的功夫,我在幕后,联络有关具影响力的人士。”

  “我们的承建条件如此优惠,成功率一定很高了吧!”竞之有点不解。

  “在政治气氛浓烈的情势之下,不是最平最靓最经济实惠的计划会得备受赞赏。我们要防有一方面的人会巧取豪夺。工程落在不为本城前景设想的人手上,后果堪虞。”

  “这就是你要我为核心,加入中资美资,以期能使竞投条件更优厚,并起到政治牵引力量的原因。”

  “对。”

  任何一项计划都有些人或事起门面修饰作用,好比机构邀请董事局成员,把一些社会名人纳于其中,并不管实际行政,而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回报,就是要他们的参与作为支持的一份力量,笼络到站在他们身边的一总人际与商业关系。

  在竞投计划上,庄竞之运用了她在美国的地位与影响力,得到在建筑界负盛名的欧文集团加盟。魏千舫又联络到有中资背景、业务遍东南亚的环宇银行财务机构答应联手,就是一项兼有实际辅助和门面声势功能的部署。

  庄氏集团在这场竞投上的对手,是其他一个以致多个以各国外资出面而实在以英资为后盾的集团。

  此事上,庄竞之只有一个疑问。她终于坦白说出来,问魏千舫:“为什么不引进英资?”

  魏千舫微微一愣,才说:“任何人与国,到了利害的最后关头,只能站到自己认为最亲近的一方去作战,并无选择。”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