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凤仪 > 当时已惘然 | 上页 下页
一六


  当出版社与书店老板,非但没有这起风光,而且面对一班文化中人,与商家的品性头脑有一定程度上的距离,要相处愉快,怕要花多一点劲力,而得回来的利润,却少得可怜。

  陈家辉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对一家出版社感兴趣,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他不便深究个中原因,只从事情的表面分析给我知道,聊尽责任。

  可是我再重申前议,说:“家辉,你看着办,若是盈利不高的话,你能把收购价格控制得好一点,我就很感谢了。”

  这就是说,无论如何,我非常地想实行这件事。

  既是主意已定,再说什么也是枉然,反正朝廷不会使用饿兵,陈家辉便恭谨地答:“好,我会尽力而为。”

  商场上,我的名气已在这几年之间奠定下来。我心目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总会得心应手,鲜有败绩。

  陈家辉在敬佩之余,心甘情愿地附骥尾。对我的信与服,除了为着我的干劲与财势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令陈家辉以及商场的年轻精英欣赏。

  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给予合理,甚至近乎优越的报酬。

  谁为我拚了劲、流了汗、费了心、尽了力,我知道,一定图报以甘辞与厚币。

  千万别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少的亿万富豪都有一种心理,认为能替他们办事,是一种特殊的荣耀,并不需要太多的报酬。正如大导演执导的电影,演员的薪酬可以降低,因为影片质素以及卖座有保障,又如在销路好的传媒机构做亮相工作,公司当局没有倒转来征收广告宣传费已经相当赏员工面子。

  富豪们认为,只要把那个跟在他们身边任事的身分表露人前,就已经相当值钱。

  这当然有理由,所谓近厨得食,既是天子脚下的红人,油水是不可能揩不到的。

  然而,别说是真才实料的人才,要鞠躬尽瘁地提供服务,就算是傍友,也都要出心出力。那个努力的过程无论如何应该得到合理的直接回报。

  我是那种不愿意以自己财势去占劳工阶层半点便宜的人。

  故此,我手下的将帅,不论是全职的助手,抑或是商务的合作对象,都一视同仁,奉上重酬。

  我只要求拿了我钱的人,以相等或超值的工作表现还报,就可以了。

  换言之,只要物有所值,我完全不介意付出。

  跟我这种人交手做生意,其实是相当好的。那些名牌服装店就最欢迎像我这类顾客。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那些信任的名店,只要什么时候他们一有新款货色,便可以直接送上门来,我一定照单全收。

  我是名副其实的最容易也最难讨好的顾客。

  是前者抑或后者,只在乎货品的质素。能够货真,很容易价实。我非常乐于让对方赚个公道的欢喜钱。

  这最近几天,我尤其注意服装店送来的货色。这种近乎紧张的态度,可又有点反常。

  平日名店送来服装,搁着凡几天,我才找个时间空隙去试穿。现在,新货一至,立即套上,在主席房内的更衣室镜前,左顾右盼,甚至嘱秘书,追问其他服装店,看有没有新款时装运到。

  我下意识地觉得必须要好好装扮自己,希望以一个高贵得体的包装,令自己顾盼生辉,炫目人前。我知道有一个心上牵挂的人,可以随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不要给对方一个稍比从前逊色的印象。

  自从小葛出现之后,我每晨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镜前去,看看自己的颜容是否一夜憔悴。我必然细细地装饰过,才踏出门去。每一个业务场合,每一个应酬节目,甚而每一趟走在街上,都有可能跟我既情愿又不愿重逢相见的邱仿尧碰头。

  我的这个沉重而微带喜悦的心头压力,逐日加重而不自知。

  我越是担心、忧疑,越发觉事实跟想象和预测距离甚大。

  所有的商务午膳,黄昏酒会,隆重晚宴,以至于假日的各式应酬聚会,我都未有碰见过邱仿尧。有好几次我遥见一个熟谙的身型在闪动着,心上立即怦怦乱跳,以为是相逢时刻了,可是,当对方由远而至,定睛一看,原来不是冯京,却是马凉。

  心头所承受的震荡,使我越来越沮丧。好比被人家扯上半空,霍地掉到深渊去似的,那种忽高忽低的心情,是种难以言宣的委屈与折磨。

  让一个人生了希望之后,再让他失望,情况比从来不给予他指望更糟糕。不要让一个人先惶惑,患得患失,才肯定他的一无所有,更是折磨。

  每当我回到家里去,凝望着镜中浓妆盛服的自己,苦笑连连,无穷的恨与怨一下子袭上心头,显得漫漫长夜,是如许地孤清与寂寞。

  我躺到床上去时,只有一个祈望:明朝,最好有一宗天崩地裂的公事发生,好让我可以全神贯注,不想其他。

  果然,我如愿了。

  银行的财务总监与公司秘书,早已预备好一份年报的草稿,把一大堆数字放在我跟前,请我定夺。

  主席报告,固然是很考功夫的一节文章,就连应该向股东如何汇报盈利,派息多少,都是一门商场的艺术。

  请别忘记,任何艺术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又不单是放在博物馆内陈列之物,连本城从前的财政司亦会承认:“逃税是罪行,避税则是艺术”。

  换言之,在法律容许与保障之下,能够避到不纳太多税项,这门艺术所带来的利益,是可以很可观的。故此,我年年一看年报,就必头大如斗。

  这也正正遂了我的心愿吧。

  第二章

  先谈主席年报吧。年近九七,过渡期内面临重重考验与挑战,银行业绩依然稳步上扬,是相当难得的一回事。

  自从美联银行垮台之后,资本较小的银行经营的困难度显然地加增了。

  在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中,市民对银行的信任还是可以的。无他,一连有三数间银行出现了财政困难问题,政府都接手管理经营。换言之,存户在政府的照顾保护之下,绝对安全,不会有所损失。这种将保障市民财产的责任自动往肩膊上放的态度,使人人都生了至大的安全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