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苏州格格 | 上页 下页
五六


  不过,最大的开销,是在“送往迎来”。北上南下,只要循运河而行,清江浦是必经之地,达官贵人固须殷勤接待,即便是一般的京官,尤其是翰林御史,更不能怠慢,此外还有些不相干的人,只要持一封京中大官的八行书来打秋风,亦要好好敷衍,一封程仪,起码十六两银子,至于招待食宿,更不在话下。

  一过霜降,不会再像盛夏那样发大水,这就可以“报安澜”了,那也是清江浦最热闹的时候,酬神演戏,接连不绝;宴会则岂止无日无之,竟是开流水席,只要衣冠楚楚,随时可以入席,一名大厨,手下有七八名伙计、徒弟,但只做一样菜,做鸡鸭的只管做鸡鸭,做鱼翅的只管做鱼翅,大厨只是到了时候来看一看,火候够了没有?等上完了菜,卸下围裙,换上皮袍子逛窑子去了。

  这些送往迎来的差使,当然不是由河督衙门来办;南河总督管理两河一湖,辖区上起徐州,下迄镇江,共分十八个厅来管,主管是低于知府的五品同知,称为“管河同知”。南河十八厅,以里河厅为首,驻地即在清江浦;里河厅同知,就像一省的首府首县那样,送往迎来的差使,都归他办;当然,非八面玲珑的能员不能任此职。

  其时的里河厅同知,名叫王仲海,原籍浙江绍兴,寄籍顺天府宛平县,所以说得一口纯正的京片子,过境的旗下达官,无不激赏其人。他原是林则徐当淮扬道时的旧属,所以办差格外巴结,特为赶到淮安来迎接,上船见过了礼,首先表明,河督张井正在于家湾督工,但已有口信指示,将林则徐的公馆,设在河督衙门西面的清晏园。

  这个园子最初是康熙年间河督张鹏翮的行馆,曾经加以整理;到了雍正七年,原驻清宁的河道总督一分为二,南河、东河。南河总督驻清江浦,行馆正式改为衙门;乾隆初年高贵妃的父亲高斌督南河,在署西开辟了一个园子,题名荷芳书屋;高宗初次南巡时,驻跸于此,但并未改为行宫,并正式赐为南河总督的休沐之地,曾经数度改名,初名淮园,继改澹园,最后定名清晏园,含义是必须海晏河清,始得在此享受清福。

  林则徐同意下榻清晏园,但特别声明:此非海晏河清之时,一切张宴设乐,招致百姓反感的举动,决不可有。王仲海表示:敬谨受教。

  接下来便是谈挖堤案,林则徐掌握分寸,只问奉旨提拿全案逸犯一事,不问其它。王仲海说:“先拿了十几个,由已经丢了纱帽的桃源县刘大老爷严审,还动了大刑,又招出来十几个,如今连证人一共有三十多人,不过人虽多,可没有要紧的在里头。”

  “要紧的自然是二陈,有没有消息?”

  “要紧的,应该是四陈,陈端、陈堂,还有陈凤山、陈光南父子。”

  “四陈是一家?”

  “同族。陈是当地的大姓。”王仲海又说:“消息是有的,据两名船户说:陈端、陈堂雇了他们的船,过洪泽湖逃到盱眙县去了。这有点麻烦,近在咫尺,可是隔了省分,桃源县的捕快,先得请县里办公事关移盱胎县,派人会拿。这么来回一折腾,只怕人又逃到别处去了。”

  “想来是如此。”林则徐又问:“陈凤山父子呢?”

  “据说逃到下河阜宁一带去了。也不知道消息靠得住,靠不住。”

  “阜宁在东面把里路,当然已经派人下去了?”

  “不但派人,还悬了花红;赏是重赏,可不知道有勇夫没有?”

  不管有没有重赏之下的勇夫,阜宁是在省内,多方搜捕,总可缉获;只是另外二陈逃往接壤五省的安徽,北通燕赵,西往两湖,南至闽粤,时日稍久,鸿飞冥冥,不可不早为之计。

  因此,林则徐一到清江浦,住入清晏园,便向王仲海说道:“王二哥,我在江宁出闱以后,立即赶了来,未带幕友,一切要紧公事都要我自己动手;陈端、陈堂人已隔省,我要赶紧通知邓中丞,片刻都不能耽误,不能陪你老哥了。”

  这等于下了逐客令,王仲海心想,原来是奉上官之命,接待务必尽礼,所以备下一桌接风筵,连陪客都已约好,此刻看来是非取消不可了。

  “是,是,恭敬不如从命。”王仲海退了出去,但留下四个人,伺候贵宾的饮食起居。

  于是林则徐静坐了一会,等旅途劳倦稍减,开始写信给“邓中丞”——安徽巡抚邓廷桢。

  他原籍安徽寿州,因此道光六年由陕西藩司升任安徽巡抚,曾经奏请回避,奉旨以迁居江宁业经五代,毋庸回避,但南闱的监临,向例由江苏、安徽两巡抚,轮流充任,而邓廷桢家居江宁县内,族人众多,大比之年轮到他监临时,总是先期奏明,改派江苏巡抚。

  他是嘉庆六年辛酉恩科点的翰林,比陶澍还早入词林一年;但对翰林来说,早一年便是早一科,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凡是恩科、正科接踵而至,在前的一科,必须提早“散馆”,以便腾出“庶常馆”来容纳下一科的庶吉士,而提早散馆,便是提早授职,二甲赐进士出身,授职编修,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检讨,因此邓廷桢在第二年,便已成为编修,至陶澍嘉庆十年散馆授职时,邓廷桢已经派充会试的同考官了。但如今职位在陶澍之下,那是因为他在嘉庆廿四年西安知府任内,承审刑案谬误,经钦差刑部尚书那彦成覆审纠正后,得了革职的处分,以后赏给七品职衔,交直督蒋攸铦差委,重新干起之故。

  邓廷桢的诗做得极好,但对捕盗亦很在行,真可说是文武全才。他在安徽已经好几年,颇得地方爱戴,就因为他能将地方治安维持得很好的缘故,使盗匪怀威之外亦颇感德,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是奏免“佥妻发配”之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