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石破天惊 | 上页 下页
九五


  第三路:徐维扬、莫纪彭率领北江同志一百人,攻督练公所。

  第四路:陈烱明、胡毅生率领民军及东江同志,防截旗界,兼占领归德、大北两城楼。

  第五路:黄侠义、梁起率领东莞同志一百人,攻警察署、广中协署、兼守大南门。

  第六路:姚雨平率领所部一百人占领飞来庙军械局,攻小北门,迎接新军入城。

  第七路:李文甫率领同志五十人入旗界,攻石马槽军械局。

  第八路:张六村率领同志五十人,攻占龙王庙高地。

  第九路:洪承点率领同志五十人,攻击西槐二巷的炮营。

  第十路:罗仲霍率领同志五十人,破坏电报局。

  另派放火委员先期进入满洲人区域的境界,在所租的九处房屋中放火,壮大声势,寒敌之胆。

  发难的日期,本定在三月十五。但温生财刺孚琦的事件发生以后,广东官场,大为紧张;同时保皇党从南洋告密,北京亦有电报,严饬防范,因此侦探四出,统筹部在广州所布置的三十八处机关,处于风声鹤唳的不安状态之中。尤其旗界的查缉,更为严格,以致租下预备放火的地方,有四处被迫迁出。

  其次的一大障碍是军械的来源及运输。预定的步骤是从暹罗、安南、日本等处,购买最新式的长枪八百多枝,运港备用;这批军械,多数未到。此外在香港所办的大刀三百柄,以及实行部自制的炸弹三百枚,本来是陆续装在米袋,或者置于家具、花盆之中,密运入省;这几天由于城门戒严,搜查得很仔细,不得不改换方式,由女同志扮作新嫁娘,甚至假装出丧,拿武器放入花轿或棺材里,才能瞒过耳目。这样的做法很费事,所以运输的进度亦受了影响。

  为此,起义之期,只好展延;而延期又不能太久,因为南洋、安南、日本的同志,陆续到达香港;朱执信、胡毅生所联络组织的会党民军,已陆续集中广州附近,姚雨平所活动的新军,亦多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形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发难的日期改到三月二十八日。

  * * *

  二十五那天,黄克强从香港到广州去主持一切。临行之前,慷慨致书海外同志:“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到达省城,才知道横在眼前的各种障碍,远比想象中严重。李准的心腹吴宗禹所统的三营,已由顺德调到广州,驻扎在靖海门外,虽然其中许多下级军官,早已倾向革命,但吴宗禹的防范亦很严密,同时城厢内外的盘查一天比一天严,旗界甚至挨户查问。

  于是黄克强斟酌再四,决定发难的日期再延后一日;因为预计安南、日本的军械,要到那一天才能到达,分配散发,至少要一天的功夫。这样还是嫌匆促了些,但形势所迫,不得不然;新军两标预定四月初退伍,犯难日期如果再往后延,就不能得新军之助,成功的希望更微。

  不过,赵声所率领的江苏、安徽两省同志,外乡口音引人注目,实在不宜先期进省;所以他发个电报回香港,用隐语阻止;“省城疫发,儿女勿回家。”

  第三天又有一个坏消息,张鸣崎的巡防营两营回省,驻扎城北观音山、龙王庙高地,居高临下,全城都在监视之下。而且胡毅生发觉,担任军械运输的陈镜波,可能是李准派来“卧底”的侦探,因而主张改期;陈烱明以及赵声的代表宋玉琳亦附和其议。刚自香港到省的姚雨平,虽然主张仍照原定日程行事,但坚持要有五百枝枪;那时已到的枪枝,总数不过七十多,何能发他五百?这亦无非是变相的改期主张。

  见此光景,黄克强痛心异常,“改期无异解散,前功尽弃,太可惜了!我决定以一死拼李准,以谢海外华侨,维护党人信誉。不过,”他用很沉着的声音宣布:“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后举;各部先锋可以凭个人自己的看法自定去留。”

  于是有人以为此时成功无望而退去的;也有人——尤其是福建的同志林觉民、林时爽、林文等坚毅不退的,他们认为:“革命军祇知有前进,不知有后退,事已至此,非我杀敌,即敌杀我,惟有同心合力,准备杀敌流血!”

  * * *

  到了三月二十八日,形势忽有转机,姚雨平与陈烱明都到黄克强那里报告,说从顺德调来的吴宗禹三营,哨官之中,十分之八倾向革命,十分之一反对,十分之一中立。这些同志现驻天字码头,都想乘机起事。

  黄克强得到这个消息,自然兴奋;但要求证实;于是姚雨平亲自到天字码头去联络,结果令人满意。

  这一下,黄克强不能不重新考虑了。他认为吴宗禹三营如能反正,其余新军势必闻风响应;而巡警教练所所长夏寿华是同志,他那里的两百多学生,亦是一大助力。照此看来,大事依旧可成。因此再度决定大举。

  * * *

  下午三点钟,发电报到香港。那时除了官场,老百姓打电报不能用密语,只好用隐语;隐语大多用药名,革命党的“革”字是草字头,所以用“通草”为同志的代名。而“通”字又有“统通”的意思;故而在香港的胡汉民,接到“母病稍痊,须购通草来”的电文,知道黄克强的意思是:“形势好转,在港同志,悉数上省。”

  接到电报之时,由港上省的夜班轮船,已经开走,惟有搭乘第二天的早班船;但是早班船只有一艘,而同志有三百多,不但一条船容纳不下,并且同志们大多已剪辫子,亦容易引人注目,大为不妥。

  因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意见,赵声主张三百多同志,随携已经到港的两百多枝枪,全数搭早班船上省;登岸如果受到检查,立即开枪攻击,就此起义。

  这实在是出其不意的奇兵,只要枪声一响,省中同志当然起而响应;可以打张鸣岐、李准一个措手不及。学军事的赵声,深知用兵无万全之道,尤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之下,更无法作从容周密的部署;所以看起来像是行险,其实胜算甚大。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