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石破天惊 | 上页 下页
一二


  到了这样的地步,色厉内荏的窘态,已为敌人窥破;英法联军在六月十五登陆北塘,僧王得报,立即调兵扼守;其时刚刚退潮,英法的兵舰在海口搁浅,但桅杆上随即悬起白旗,僧王不知是计,只当是求和的表示,谨遵“不得辄行开炮,致碍和局”的朝命,按兵不动。这样到了潮水一长,英法军舰突然长驱直入,直抵新河,派军登陆。

  僧王一看登陆的人数不多,不以为意,派了三千马队迎击。登陆的英法联军只有七百人,假作败退,到了一处高地,忽然排成横队,七百枝枪一齐开火;马队的目样显著,只见枪声起处,纷纷从马鞍上摔了下来,三千精驻退回来的只有七个人。

  于是英法联军先占军粮城,后占塘沽,消息一传,朝野震动,此时当务之急在保卫京师,所以皇帝一面朱谕僧格林沁:“勿专以大沽为重,应退保天津,以顾京师,不可寄身命于炮台。”并飞调山西、陕西、山东各省兵一万五千五百人入卫;命大学士瑞麟统带京营旗兵九千人赴通州布防。一面责成直隶恒福,极力设法,务罢干戈。

  罢兵的条件,英、法早在二月间就开出来了,要中国承认错误,进京换约,赔偿兵费,送还被掳军械,长驻京师及履行天津条约;此时更加了一款:必须将大沽两岸炮台由英法联军占领,以便保持河道畅通。其实,这也是有意作难,爱尔琴和葛罗的真正打算,是利用军事优势,造成既成事实来迫和,可以予取予求。

  七月初五,英法联军由塘沽向南进攻,目的是大沽口两岸的炮台;北岸炮台由直隶提督乐善把守。英法联军一炮打中火药库,轰然巨响,烈焰腾空,炮台失守,乐善阵亡。在南岸的僧王,一看这情形,判断无法再守,只好退守通州的张家湾。

  隔了两天,天津也沦陷了。皇帝这时才肯派出重臣当钦差大使,依旧是恭王的岳父桂良。

  其实,这也是缓兵之计,皇帝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因此等桂良谈好了“加开天津为商埠、增加赔款、准许英法二使带少数武装卫士进京换约”的条件,皇帝断然拒绝,发了一道朱谕,警告桂良:“断不能许!否则将桂良等立置重典。”朱谕又说:“决战宜早不宜迟!”

  所谓“决战”实在是空话。军事主力当然是退守通州的僧王,其次是副都统胜保所率领的八旗禁军一万人。论兵力虽然相当,但是士气、装备不堪匹敌;而且僧王信心已失,密疏请巡幸热河,这就很明显地表示出来,京师有失陷之危。因而使得色厉内荏、而且已染患了肺病的年轻皇帝,内心益发彷徨苦闷。

  他向往着康、雍、干之朝的武功,颇思“亲统六师,以伸天讨”;但亦很想躲到热河“避暑山庄”,图个“平安”二字。因此举棋不定,一会儿下诏亲征,一会儿调集车马,准备出关,诏旨几乎成为乱命。

  钦差大臣换过,桂良恒福被撤了差,换上皇帝宠信的怡亲王及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这两个人在通州的交涉对手,只是英国的翻译官巴夏礼;态度是前恭而后倨,症结在于皇帝拒绝英国公使爱尔琴面递英国女王的国书的要求,于是和议又成破裂。巴夏礼在责备载垣“背信”以后,由通州驰马回天津时,载垣通知僧王截拏;巴夏礼一行三十九人,在张家湾被捕,上了脚镣手铐,押解京师,下在刑部大狱。

  这天是八月初四,局势全面决裂,下诏宣战,说“逆夷反复,声罪致讨”,并“悬赏杀贼”。而英法联军三千五百人,则先一步发动攻击;僧王所部两万余人大败,损失大炮七十四门。僧王由武清、香河两县之间的河西务,节节败走,退保通州外围的八里桥。

  胜保率领的八旗禁军,就驻扎在八里桥;这是保卫京畿的最后的一个据点,三天以后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战,红顶花翎黄马褂的胜保,亲自勒马,扼守桥头。联军的火力密集,胜保面颊中枪坠马;满、蒙禁军溃退,八里桥失守了。

  败讯到京,朝廷大震。京城各门一律关闭,皇帝听从了肃顺的建议避出京城;交由恭王处理残局,让他来担负战败乞和的耻辱,以期稍稍保全天子的体面。于是八月初八清晨六点钟,皇帝在圆明园的同道堂,吃完他在京城里的最后的一顿早餐,带领后妾,逃难到热河。随驾的是他的五叔惠亲王,和他的四个弟弟——他的最能干一的个弟弟恭王,则被授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留在京中“督办和局”。

  这一次英法的公使,没有议和的诚意,着着进逼,终于在八月二十二日进占圆明园,大肆劫掠以后,继以一把大火,火光烛天,赓续六、七日之久。

  * * *

  乾隆六十年全力经营的圆明园,是这样地付之一炬!在热河的皇帝痛悔莫名,病势大增;病中仍须处理繁杂的政务,复以醇酒妇人作排遣苦闷之计,就在这样自我戕贼的日子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咸丰十一年六月间崩逝,庙号“文宗”。接位为帝的是文宗的独子载淳,年方六岁,年号“同治”,而最初所定“祺祥”;这个年号的更改,表示一场政变的结束。

  文宗生前最宠信的一名大臣,名叫肃顺,他是清初八个“铁帽子王”之一的郑亲王的后裔,当时袭封郑亲王的端华,就是他的胞兄。再有一个袭封怡亲王的载垣——第一代的怡亲王名为允祥,他是康熙年间的皇十三子,雍正取得大位,弟兄皆表不服,只有允祥倾心拥戴,因而也得到了“世袭罔替”的恩典,而成为另一个“铁帽子王”。

  肃顺、端华、载垣在咸丰四年,恭王退出军机以后,成为政治权力中心;以致传统上等于宰相的军机大臣,形同傀儡。而这个政治权力中心之中,端华、载垣又是肃顺的傀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