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茂陵秋 | 上页 下页 |
八四 |
|
▼第七章 终于还是恂郡王府的人,替李绅找到了一条可以划拨十万现银的路子。内务府有个承揽宫中所用皮货的商人,名叫范芝岩,为人极其热心;他家早在明朝,便从山西迁居张家口,经营皮货、药材、牲畜、以及其他口外的土产,买卖做得极大;蒙古人都很相信他。恂郡王岳家是蒙古科尔沁的亲王;以此渊源,他亦常在恂郡王门下行走。偶尔得闻此事,一时起了侠义心肠,愿意拿他在江南的货款,拨给李家。至于这十万银子如何向恂郡王去收,不在他考虑之内。 李绅在西宁也见过这范芝岩,自然直接商谈,“李二爷,”范芝岩说,“我在清江浦、苏州各交三万;扬州跟杭州各交两万。我把情形告诉你。” 十万银子从四处来;来源各各不同。清江浦为南河总督驻扎之地;总督衙门岁修经费四百万,用在维护堤防、疏濬河道的费用,不过三分之一,其余的都用来应酬打点;每年总要买十几万银子的“大毛”皮货,大半由范芝岩经手。他在南河总督衙门还有八万银子的价款可收;即使价款已清,要预支三万银子,亦不算回事。 在扬州,要找一家安远镖局。在两淮盐务上发了财的旗人,拿现银运回北方,都找扬州安远镖局。通常春秋两季,镖局的买卖最忙碌,因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都是宜于走镖的天气;如今让安远镖局在扬州付三万银子,由范芝岩在京拨付,既无风险,又省了川资,等于让安远镖局,白赚一笔保费,是求之不得的事。 “苏州的孙春阳,李二爷当然知道。他家每年要办四、五万银子的北货;我跟他家也有往来。”范芝岩说:“不过,这得好好写封信;不能凭我一张条子,就能取银。” “是!”李绅无可赞一词,只有他说什么应什么。 “杭州就不同了。有家种德堂,每年光是人蔘就要买两三万银子,加上另外的药材,总要办到六、七万银子的货。跟他收两万,一定也是靠得住的。” “太好了!”李绅满心欢喜,由衷感激,“范老,你真是帮了家叔的大忙了。” “令叔,我也见过好几回,人很豪爽、够朋友。如今在难中,能效棉薄,无有不尽心之理。不过,”范芝岩放低了声音,神情显得极其郑重,“这件事干系甚重,不但我的身家,也关连着王爷的祸福,所以千万要秘密。我写的,取银子的信;必得交到信面上指明收信的人!” “是,是!决无差错。” 于是范芝岩交出四封信来;李绅一再道了谢,方始告辞。回到客栈,跟李果商议,应该怎么样分头去提款?由下午谈到晚上,尚无结果;佛宝却派人送了一封信来给李果。 信上只极简单的几句话:“顷得确息,李去胡继,特先驰告。五鼓乞顾我一谈。闻缙之兄与兄同住一处,并请转告。” 看完信,二李心乱如麻,楞在那里好半晌作声不得。 “现在什么时候?”李绅问。 “快三更天了。”李果答说,“回头咱们一块儿去。” “不!信上并没有约我;还是你一个人去。” “也好!”李果点点头,“事机紧迫,而且看样子跟佛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有什么话要跟他说,咱们多想一想,跟他一次说清楚。” “到底怎么回事,还没有弄清楚;‘去’是去定了,可是,另有后命没有呢?” 这是问李煦之“去”是如何去职?调差、还是回内务府听候差遣,或者最可忧的革职? “这要见了佛公才知道。不过,不论如何,反正交代总是要办的。照我看,恐怕还要看交代办得怎么样?能把亏空都弥补上,不但无事;还能另派差使。不然,不然,”李果很吃力地说,“就危乎殆哉了!” “一点不错!是很明白的事。”李绅低头想了一下,抬眼说道:“请你跟佛公说,家叔倒下去,第一个受累的是他;所以有多少力量,这会儿都要拿出来。等真的倒下来,有力量也使不上了。” “这话我当然会说。”李果此时神思略定,盘算了一会说道,“如今第一件事,是要尽快通知令叔;第二是把那十万银子拿到手——” “不!”李绅打断他的话说:“第一、第二的次序应该倒过来。要趁消息还没有到南边以前,就把钱拿到手。这不是怕范老会翻悔,而是怕取钱的地方,知道底蕴,不免迟疑;设或托词拖延,就算再有范老第二次去信,一来一往,亦非个把月莫办,岂不糟糕。” “啊!有理。”李果吸着气说:“照此说来,天一亮就得兼程南下。” “我也这么想。” “好吧!咱们先商量这件事。苏州是本地,扬州镖局是讲信义的,只要有范老的信,令叔可以办;杭州可以托孙文成,也不要紧。就是河工上的那笔款子,非赶紧去收不可。” “收到了还得想法子运回去;清江浦到苏州,路也不近。” “是啊!这非得我自己去料理不可。”李果矍然而起,“去看了佛公,我马上就动身。” “不行!”李绅大为摇头,“佛公不愿意我到他那里去;再则我的行踪亦恐有人注意,诸多不便。你一走了,我又寸步难行;不就都失去了联络?” “那可以托张五。反正他是用不着再回南了。” 李绅沉吟了好一会,无可奈何地说:“也只好如此。” “那就这么说了。我去打个盹;大概可以睡一个更次,四更天就得出门,宁早勿晚。” 李绅只觉得还有好些话要跟他谈;急切间却也想不起,怔怔地望着李果的背影消失时,突然想到一件事。 “慢慢!”他赶到门口低声向李果说:“曹家怎么样?跟佛公问问清楚;但愿曹家无恙,还可以倚靠。” “我知道。你不说我也要打听的。” *** “曹家倒好了,上头交给怡亲王管;佛公说:凡是交给怡亲王管的人,都是信得过的。可是,”李果的脸色像窗纸那样阴黯,“令叔怕有杀身之祸!” 李绅大惊,睁大了眼问:“莫非牵涉到──?” 莫非牵涉到夺位的纠纷?他不说,李果也明白;看一看一旁的彩云,用低沉的声音叮嘱:“我们谈的事,你可千万泄漏不得一句!” “是!”彩云答应着,很识趣地往后慢慢退去。 “你不必走!你不妨听听;也许还有用得着你,请你帮忙的地方。” 这就不但彩云,连李绅也诧异了,“何至于要用得着她。”他不信地问。 原来李煦果然被牵涉在夺位的纠纷中!当今皇帝对他深有所疑;疑心他当年曾参预皇八子胤禩争立的密谋,而且一直与胤禩有往来。加以有妒嫉李煦的人,进了谗言,说大行皇帝驾崩,嗣君接位的音信到达苏州,李煦肆意诋毁;且为恂郡王及胤禩大抱不平。因此,明发的谕旨是命李煦交卸回旗!照表面看,如果亏空弥补不上交卸不清,随后才有革职查抄的严命。其实暗中已派了御前侍卫,賷带朱谕,专程赶往苏州,只要抄出有什么不妥的书信,立刻便有灭门之祸。 听到这里,李绅已觉心惊肉跳;不过到底还稳得住,“不妥的书信,我想是不会有的。”他说:“不过所谓‘不妥’,各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我辈认为平常;有心病的或者会认为别有用心。”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