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故事 | 上页 下页 | |
天下第一家(5) | |
|
|
曲阜一直是鲁国的都城,孔子住在王宫附近,名为“阙里”。县城于宋初迁至阙里之东,约八里之处,至明朝正德七年,流贼作乱,地方官奉准将县城迁至阙里;嘉靖元年新城落成,周围八里又三十六步;城墙高两丈。城内最主要的建筑,便是“衍圣公府”及其西面的孔庙。 托庇于圣人,曲阜一直未遭劫火;但民国十九年,终于遭受了四百年以来未有的灾难。“中原大战”晋军进攻山东,在曲阜东北与国民革命军发生遭遇战,晋军三师之众而革命军只得一旅,众寡不敌,退入曲阜县城固守;晋军以大炮轰击,曲阜东西北三城楼及东北角女墙,均为炮火所毁。孔庙及孔府亦落有炮弹,孔庙内共有十五处严重损毁,大成殿的天花板亦被打穿;有一发炮弹就落在孔子神像之前,幸而未曾爆炸。 曲阜被围十一昼夜,以革命军援军赶到,击退晋军而得解围。孔府以年方十岁的孔德成先生的名义,发出电文,呼吁保庙曲阜,电文中说:“曲阜圣林附近,发生战事,炮弹射击,飞入林内,城关逼近,庙亦震惊,危险万分,莫知所措。查耶路撒冷为耶稣基督圣地,往年欧战,均画在三十里以外;万国均经公认孔圣为中华文化所关,曲阜是孔圣林庙所在,先总理继承孔子,屡经发为言论,极端尊崇,我总司令亦曾发布告,明令保护”云云。“我总司令”指先总统 蒋公,事后曾致电慰问。 曲阜的古迹,首推尼山,本名尼丘山,因避孔子的名讳,略去一丘字,即颜母所祷之处。山在曲阜东南六十里,五峰连峙,名“五老峰”,中峰之下有“尼山书院”。尼山的山神为宋仁宗封为“毓圣侯”。此外有颜母山、昌平山、防山;防山即叔梁纥所葬之处。 孔子葬在曲阜城北二里许,后世称此处为“孔林”,前面是洙水、后面为泗水。出曲阜县北门,即是一条其直如矢,直通孔林的神道,夹道森森古柏,气象肃穆,林中古树,相传为孔门弟子所植;复有各种奇花异草,相传亦为孔门弟子会葬时,自各地移植至此。 最有名的,便是楷木,全中国只有孔林有这种树,枝疏而不屈,上无鸟巢,下无荆棘,可以作杖。孔林中有一楷树,为孔子弟子子贡所植,树围一丈,枯而不朽,真是神物。 楷木的用处很多,通常除了制杖以外,亦可制棋子;木上有瘿,挖空了便是水瓢;叶子可食,亦可代茶;子可榨油,用来供夜读的膏火。 再有一种“蓍草”,亦是孔林的特产;不过史书上记载的蓍草,半属神话。蓍之为蓍,言其长寿;可至一千岁,干可长至一丈,说文:“蓍、蒿属,生千岁三百茎。”通常长三尺至五尺,茎作对称,大约三四十茎,春夏开黄白色蝶形小花。蓍草因为寿命长,所以古时与龟甲都用作卜卦之用。据孔家的人说,蓍草必须五十茎以上,占筮才灵验;但五十茎以上的蓍草,下有灵龟看守,名为瑞草,不能常有。又有一种“文草”,冬夏不凋,根叶花实具五色五味——五色异草,且有香味,而又冬夏不凋,足为园林生色;但此仅见于孔东塘“出山异数记”中的叙述,在植物学上不知何名。 出曲阜北门,要经过好几重桥与牌坊,方能到达墓门,经列有翁仲的墓道,而到达享堂;堂后有一道周围一里的围墙,拱护着高一丈三尺、南北广十步、东西广十三步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其东约十步许为孔鲤之墓;其南十步许为孔鲤之子、字子思的孔伋之墓。 在享堂以北、圣墓以南、墓道之东,有三座亭子,自北而南,依序为宋真宗驻跸亭;清圣祖驻跸亭;子贡手植楷木的“楷亭”。圣墓之西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名端木赐,他的事迹很多,照“越绝书”中说,越王勾践献西施于吴王夫差这条美人计,就是子贡想出来的。子贡是不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难以考查,但子贡无疑是孔子最得力的弟子。 孔子的后裔即曾有这样的评论:“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以后介绍孔门高弟时,再详谈子贡,此处不赘。 到过孔林的皇帝,有宋真宗、清圣祖;但到过孔庙的就多了,第一个是汉高祖,最后一个是清高宗,他到过不止一次,当然也到过孔林。清高宗与孔家,别有神秘特殊的渊源,也留到后面再谈。 孔庙、孔府一西一东,一墙之隔,与孔林合称为“三孔”。孔庙遭遇过两次火灾,第一次是在明朝孝宗弘治十二年六月,朝廷发库帑十五万二千六百两银子重修;开工于十三年二月,至十七年五月方始落成。正殿大成殿为九间;后面的寝殿为七间。大成门、家庙、祀叔梁纥的启圣祠,以及“金丝堂”、“诗礼堂”各为五间。此外还有许多改筑迁建,如前面谈过的,尼山山神“毓圣侯祠”,本来在孔庙之内,迁建于尼山书院,原处改为土地祠。 第二次大修是在雍正二年六月,被灾以后。 起火原因似乎是由于“风雨震电”,大成殿及两庑,后面的寝殿、启圣殿、金红堂全毁,只有启圣祠巍然独存。当即命山东巡抚陈世倌鸠工重修,但采办木料稽延,直至雍正七年二月,始命署理山东巡抚,岳钟琪之子岳浚,积极兴工,大成殿的图样,经雍正亲自审核,特旨——正殿正门用黄琉璃瓦;两庑则用绿琉璃瓦,而以黄瓦镶砌屋脊。并饬内务府特选良匠,用“脱胎之法”装塑圣像。 按:雍正得位不正,所以对两件事格外重视。一件是重父之所重,以示其为继志述事,圣祖所选定的继统之子;一件是笼络士林。而尊孔一事,恰好符合这两个目标。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圣祖驾幸阙里,以三跪九叩,祭天祀祖的大礼祭孔,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此为“三藩之乱”以后,得以彻底获得汉人拥戴的关键之一。所以雍正在即位以后,即降诏追封孔子五代王爵,高、曾、祖、父曰“裕圣”、“诏圣”、“昌圣”、“启圣”;裕圣祈父之父木金父,则为“肇圣”、五圣同堂,祠名“崇圣”。 雍正二年命避先师讳,在“丘”字旁加一个耳朵,成“邱”——这个字是雍正创造出来的,本字作“𨚑”。凡姓,都是“丘”没有“𨚑”,而在雍正二年以前,也没有人姓“邱”,自从有此避讳之诏以后,姓丘的都变了姓“邱”,以致长春真人丘处机变成“邱处机”了。 谓予不信,我可以举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燕京学社编印的“清朝进士题名碑录”,凡姓丘的进士都在顺治、康熙年间,如丘象升等;姓邱的进士,则都在雍正以后,如雍正二年三甲第二十二名进士邱上峰即是。但以后编“馆选录”,丘象升也变成邱象升了。 重修的孔庙,落成于雍正八年秋天;雍正原有亲自至曲阜上祭的明诏,但其时适在病中——他的病是心病,名为“怔忡”,用现代的医药名词来说,即是“神经衰弱”。 雍正夺位,大杀功臣,但他自觉如他的胞弟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以及“舅舅隆科多”、皇贵妃年氏之兄年羹尧等,都有取死之道,惟有他的胞兄废太子理亲王胤礽幽废而死于非命,为他心所难安,因此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胤礽向他索命,搞得日夜不能安枕。 后来有人向雍正建议,说“二阿哥”之骚扰不休,是因为孤魂无主;倘有祭享之处,为魂所凭依,自然安静无事。 于是雍正封胤礽为“潮神”,立庙浙江海宁;庙用蓝琉璃瓦,如王府规制,当地人称之为“庙宫”。海宁耆老蒋复璁先生语我,在他少年时,犹及亲见“庙宫”。雍正八年时,怔忡之症,虽已少愈,但尚待休养,特遣皇五子和亲王弘昼至曲阜致祭。 弘治年间所修的大成殿虽已全毁,但“盘螭石柱”犹存;孔德成先生胞姊孔德懋女士记述: “孔庙有三百多亩,古木参天,碑碣如林,厅、堂、殿、庑四百六十六间。在正殿大成殿前的平台上,围着曲曲折折的汉白玉栏杆,双层飞檐下有十根龙柱,每根都雕镌着石龙,以及明珠云头,镂空雕刻,功力极深,在阳光照射下,只见云龙飞舞而不见石柱,连北京故宫龙柱也不能媲美。据说每当皇帝来此出巡,十根龙柱都要用黄绸包裹,以免引起皇帝忌讳。”此“龙柱”的正确名称,即为“盘螭石柱”;所说的“皇帝”指乾隆。 |
|
|
|
虚阁网(Xuges.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