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徐坤: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第三篇 其实,那时候陈米松也说不清自己为何要仓皇出走,为何要将发妻毛榛甩下。 毛榛现在是明白了,他就是因为那一阵儿连续的工作压力太大,书稿的压力太 大,一旦完成,就立刻崩溃了。 他只是想躲出去清静一下,想找一个地方清静一下,远远地离开那个压了他三 年的书桌、书柜、铺天盖地的堆砌资料,他只想换个环境呆一会儿。 只是,他的话没说好,他的事没做明白,脑子昏昏的,一下就把事情引到邪路 上去了,一下就把两个人,都打进深渊里去了。 一封离婚出走的信,一下就把两人全都打入深渊。 毛榛也被他吓得立刻崩溃了。因为那会儿毛榛刚报考博士,正是最后的复习冲 刺阶段,大脑神经已经高度紧张,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和惊吓。后来,她才明白,在 离婚两年多后,毛榛一点一点平静下来,治好了自己的精神抑郁症,沿着因特网上 介绍的有关陈米松这部出版史的事迹,慢慢慢慢一点一点往回捋,才把事情捋出个 头绪来,才明白了导致他们婚姻离异、后两年他们俩婚姻陷入沉闷的真正原因究竟 在哪里。尤其她见了一个条目上写《历经三载,血浓于水》,她一下子就联想到已 崩溃的婚姻。她眼泪出来了。得慌。 她一下子就知道这症结出在哪儿了。不是“血浓于水”,而是“呕心沥血”。 他是真正的呕心沥血,为了这部书,把自己都熬干了,急躁干了,焦虑干了。 以至于他最后连家也不要了,什么也不要了;他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完全是给累昏了。他完全是给累坏了。 他是在一个长途马拉松跑到终点后,一头栽下去的。 但是他却把危机转嫁出去,以一种昏头涨脑的离婚出走方式,转嫁到毛榛身上。 可惜毛榛当时一点也没意识到。她一点也没能体会到这些。 假如她能当时就明白这些多好!假如她能当时就明白这些该多好!其实他当时 迫切需要的,不是闹离婚。他当时需要的,最迫切需要的,只是去休假! 彻底的休假!彻底的放松!哪怕一个星期、哪怕三五天也好,远离工作环境, 把书稿的程序也彻底从脑子里删除,一心一意,什么也不想,哪怕就是回一趟老家, 回到父母身边,和弟弟们玩一玩牌,和小侄子讲一讲童话故事,只要有那么三五天, 紧张的情绪立刻就能缓解过来。 只需要那么三五天,换上一个环境,缓解一下心情。 可惜,中国人不懂。刚刚学会进入现代社会进程的中国人民还没有“休假”这 个概念,还没有每年的“带薪休假”这个概念。个别单位有这个假,也都是虚设的, 没人确切知道该怎么用。 他就疯狂地、看似不知疲倦地这么转哪,转哪,结果,神经绷断了。 “喀嘣”一声,断了。 可怜的是,断了之后,他们俩都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儿。还在到处找毛病,总是 在旁门左道上找毛病。 毛榛想,假如我能早一天认识到这些,我还能有以后一系列的悲剧事件发生吗? 假如我早一点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常识,当时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立即陪陈米 松去休假,出去呆上那么三五天,把神经休息、缓冲那么三五天,我的个人生活, 我和陈米松的家庭生活,还至于像今天这样糟糕、落得个这么糟糕的下场吗? 工作,是永远都没有个完的;焦虑,有时也是能够焦虑死人的。 这三年,从1996年底到1999年底陈米松最后完成书稿的北三环这三年,他披肝 沥胆、焦头烂额,全部心绪都凝结在他的出版史上。 1997年,他第二次去台湾,这回是有目标的,广泛接触业界有关人士,搜集出 版信息、资料,拍摄大量照片。回来时,什么也没给她买,只带回一箱子出版年鉴, 里头全是大三十二开本的硬皮年鉴两箱子资料。行李超重了,在机场还被罚了款。 第一次去,1994年,盲目游玩,新鲜无比,给她带回大量好玩的东西:包、手 表、金戒指、情趣内衣…… 现在,他已没有那份心思。并且,也觉得他们已是老夫老妻,没必要再来那一 套了。 这几箱子材料,更增加了他的信心。 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变成了只有这一个:一定要把这个出版史写出来。 可事实上,一天天过去。离完成仍旧很遥远。 一个人,完成一部庞大的书写历史计划,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他没有时间,没有 整块整块的时间来供他写作。 一般来说,作为一名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他的作息时间是这样:早上差十分钟 七点起床。七点零五分,会听到楼道里各家各户防盗门使劲撞响的声音,所有坐班 车的人全都下楼,往停车的地方赶。每天还都有一个小学生嗲声嗲气说话、咚咚咚 跑下楼梯的声音。那个小孩是五楼一户人家的孩子,天天跟他爸搭乘班车往城里上 小学一年级。毛榛算了一下,每天从七点零五分出门,到晚上六点钟左右陈米松再 坐单位班车归来,他每天共要在外面呆上十一个小时! 这其中包括了路上来回的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