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谈歌 > 家园笔记 | 上页 下页
七七


  三 断角岭西坡突围的后况

  父亲对我讲,那天晚上他和六伯随着杨怀义带领的二百多人由西坡下山。杨怀义说:"西坡没有路,日本人不会在西坡拦堵。"但是,突围时却遇到了料想不到的困难。西坡竟是日本人防范最强的,而且日本人似乎已经料到山上突围的人会从这里下山。父亲认为是王寿山算定爷爷会从这里突围,才让日本人在西坡设伏的。看来对付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最有办法。

  父亲说,他们刚刚下了西坡,敌人机关枪就叫起来了。冲在前边的人刮风似的倒下一大片。杨怀义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局面,但他稍稍乱了一下,就冷静了,他大喊一声,让人们向西南坡跑,西南坡底下是一条深涧,杨怀义让人们从那里攀住野山藤溜下山底。但是断角岭西南坡极陡极险,黑夜中,人们向前跑时,有许多人踩空了,滑下涧,便不知生死了。

  杨怀义带着父亲、六伯一百多人悄然溜下西南坡深涧,但队伍中有人过于紧张,枪走了火,守卫在涧底的日本人便围了过来,一场血战开始。冲在前边的杨怀义和我六伯等五十多人被日本人的机枪打倒了,眼睁睁看着这批人就要葬身涧底,这时日本人的身后响起枪声,后来才知道这是于友亮带来的林山游击:支队在日本人的屁股后面打响r。我父亲带着余下的人趁机趟开一条血路,冲了出来。杨怀义和我六伯没能冲出来。

  被于友亮接应出来的不足40人。

  这支不足40人的队伍,参加了于默然和我大伯领导的林南苍县游击总队。不久,于默然发展我父亲入了党。我父亲后来又在李家寨、石门庄等几个村子发展了一批党员。林山县党史记载,这些村子由此建立了党的组织。这里要记一笔的是,我父亲去袁家村发展党的组织时,认识了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她叫袁桂兰,后来这个袁桂兰就成了我父亲的妻子。父亲1940年和袁桂兰结婚,袁桂兰就嫁到李家寨,后来当了李家寨的妇救会主任。,一年之后,袁挂兰还给我父亲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李华。可谁也没有想到,袁桂兰最后跟我父亲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这是解放之后的话了,我将在第五章里写这段故事。听父亲讲,那时入党很容易。看中了你,便派人去问你,你若同意,便记上个名儿,就算是了。日后党里有事便找你。三五个月或半年一年交一次党费。党费没有标准定额,大多拿粮食、药材什么的交上去即可。

  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我父亲是胡编乱造,我曾采访过野民岭一些老共产党员,他们讲的与我父亲讲的大致相同。他们说,那时如果看中了谁,就派人去问:

  "你在党吧。"

  "有甚用?"

  "为打日本哩!"

  "在就在。"

  "好,你起誓不反水。"

  "我起誓,若反水就不是人养的。"

  "再起誓,被捉住不咬人。"

  "咬人天打雷轰。"

  "好,你在党了。"

  然后,发展人回去向支部书记汇报,支部书记便在党员名册

  上添上一个新名字。

  就这样简单而且容易,绝没有层层审批盖章的复杂程序。中央党史记载,中共中央对党外积极分子入党的考验历来非常严格。朱德元帅就曾被当时个别中央领导长期关在党外,提出几次申请,均没被批准,最后,还是在法国被周恩来介绍入党的。

  如此看来,一些政策法令执行到基层便常常走样,这也是由来已久了。

  我父亲参加了林南苍县抗日游击总队之后,便在于默然手下工作。他发现于默然总和大伯争吵。父亲后来说,他那时还不知道我大伯是左倾盲动。此后过了几个月,在我大伯的坚持下,游击总队攻打苍南县城,失利,伤亡很重。省委便把大伯调到省委搞农运工作。于默然接替了我大伯的职务。l940年4月,我父亲随于默然编入八路军正规部队。抗战胜利后,又随于默然参加了平津战役。解放后,于默然和父亲先后转业到地方,两个人才分手。父亲转业到保州市钢铁厂,于默然则回到保州地区任副书记。他没有想到,他后来又与我大伯在一起工作了。我父亲后来回忆说,于默然和我大伯李震杰真像是一对打不散的冤家。

  父亲对于默然十分尊敬,他始终认为于默然是一个才子型的干部。于默然经常亲自动笔写文章,常有文章在省报和地区的报纸上发表。有几篇很是轰动过一时。作为个人而讲,于默然确是有天分。他是我党的一个很出色的干部。他长期在农村工作,他的工作作风是很务实的。多年枪林弹雨的生涯,又使他这种务实的性格中,有了一种奋不顾身的冲锋枪手榴弹的个性。他资格很老,但是解放后他一直没有受到重用,是因为他常常抗命不遵,敢于给上级提意见。跟于默然共过事的一些老同志都说,于默然性格孤傲,不合群,不随大流。换句话说,于默然的个性太强了。而官场历来需要共性,不需要个性。个性太强的人是要吃亏的。l959年,于默然被划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除去当时的历史条件,其中很大程度上,有着于默然性格上的原因。

  插话:于默然的故事

  我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于默然这个人物。于默然是在中共林山县党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于默然是野民岭南岭于家集人。他个子不高,不大爱讲话,戴一副近视眼镜。他曾是林山县学堂的1933年毕业的高材生。于默然是l934年在南方参加共产党的。1992年,我在为写这本书收集素材时采访他时,他向我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已经发黄变脆,上边的于默然留着分头,戴一副眼镜,像一个文质彬彬的学生。他说这是他1938年在林仓县任县委书记兼抗日游击队总队长时照的。我想象不出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竟然曾是林仓县的抗日游击总队队长。他手里至少有几十条鬼子汉奸的性命。于默然身体不好,那是战争年代给他留下的纪念。他头部留有一块弹片,一直没能取出来。然而,却没有影响他敏捷的思维。

  于默然那天竟然对我说,他参加共产党这件事,说起来十分偶然,他本来是去参加国民党的。至少是想在国民党里混点什么的。我听后吓了一跳,但于默然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这种话题也不是能开玩笑的。

  下面是我第一次对于默然的采访后的录音整理,经过于默然的审阅。现在抄录在下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