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吴越品水浒·品人篇 > |
三十九 |
|
29.宋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水浒传》中说宋江是个仗义疏财的人,时常接济穷人。那么,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是一个县衙门里的小吏,家里也不过是个中小地主,收入并不十分多,至少不能和柴进相比,从后文描写他的家境来看,很可能连晁盖也比不上。他哪有许多钱财周济"天下好汉"和地痞赌棍儿?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宋江这个人,对于他的经济来源、是不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正派人,不能不加以考虑。 首先,宋江的"仗义疏财",和"乐善好施"是不一样的。他不是一个"善人"。他从来不会想到老百姓的疾苦,而是心肠狠毒,视百姓生命如草芥。这从他在清风寨做客,为了逼降草包司令秦明,不惜杀死、烧伤青州城外上千百姓可以得到明证。他更不是"天性喜欢结交朋友";他的"疏财",目的不是为了行善事,而是为了名利的回报。他利用自己在县衙门里的特殊身份,给人排解纠纷。因此,实际上这也是宋江的"权术"。从后文看,宋江的"仗义疏财",实际上是一种"江湖投资"。他付出的是"小恩小惠",收获的却是多多的金银、大大的名气。江湖中人讲"义气",崇尚的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江湖好汉",实际上大都是"绿林好汉",也就是"土匪强盗",当然也包括绿林好汉的后备军:地痞、流氓、赌棍儿。这些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宋江的羽翼下得到庇护,一旦"买卖得手",他们从"义气"出发,知恩必报,送来给他的,当然是金子、银子。这从宋江逃罪避祸及发配江州期间,他得到梁山泊头领、清风山好汉、柴进、孔太公、穆弘等人的金银馈赠就可见一斑。宋江就曾经对他弟弟宋清说:"我自江湖上相识多,见的哪一个不相助?盘缠自有对付处。"后来晁盖派刘唐下山来给他送金子一事,也可以得到旁证。只是这一次,是他不小心被阎婆惜发觉了,不然的话,这金子就成了卖药汤老汉的棺材本了。--王老汉天天在街上卖药汤,当然又会是一件到处传扬的"仗义疏财"的典型好事!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调查,询问每一个看过《水浒传》的人:"你最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个人?最不喜欢的是哪个人?"回答最喜欢的人,答案各人并不完全相同,有喜欢武松的勇敢的,有喜欢鲁智深的义气的,还有喜欢燕青对主子的忠心的;但是问到最不喜欢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说最不喜欢宋江,有说他阴险恶毒的,有说他假门假氏、假装义气的,有说他葬送了梁山兄弟的,还有人说他集各种坏品质于一身,就是没有真心实意的好心肠的。--说是没有例外,其实也有,那就是宋江的故乡:郓城县的人。据说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以后,郓城县的某些人十分不满,说是把宋江的形象拍得过于猥琐了,甚至还写信给党中央,要求下令重拍,一定要把宋江拍得英雄高大! 这就产生矛盾了。这个宋江,究竟有什么德能,竟能黑白两道通吃?让一班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强盗一看见他,立马"纳头便拜",口称哥哥?这是当时的真实情景?还是施耐庵故意夸大其词,给宋江涂脂抹粉? 这要从宋江的两个绰号"及时雨"和"呼保义"如何解释入手。前一个容易理解,后一个历代各注家有许多解释,但都牵强附会,最通俗的解释是:"呼唤他来保护忠义",这是按字面解释的,不免牵强。下面的资料,可供参考:《辅耕录》中说:"武正八品曰保义校尉,从八品曰保义副尉。言吏员未授职,已呼之为保义也。及宋时相呼曰保义,亦似通称,如员外之类。"--也就是说,在宋朝,就把"保义"当作"通称",是一种客气的称呼。"呼保义",似乎可以解释为"叫叫的保义"(不是真正的八品官)。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