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吴越品水浒·品人篇 >
二十七


  从小说的叙述看,武松也曾经是个"投降派",而且是《水浒传》中第一位打算以招安作为出路的人。他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以后,去二龙山入伙儿,在孔家庄巧遇宋江。宋江想拉武松一同去清风寨投奔花荣。武松觉得自己身负"遇赦不宥"的大案在身,怕连累宋江,没有答应,却在分别时说:"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对武松来说,有这样的思想并不奇怪。武松只是被贪官所害,和大宋王朝并没有深仇大恨。他从来没想过要造反,更没想过要当皇帝。像他这种"学武"的人,一生的志向,无非就是到边疆上去"一刀一枪",博一个"封妻荫子,荣华富贵,后半世快活"。虽然自己犯了罪,但是那个年月,由于边境招兵困难,犯了罪的囚徒们尚且要送到边境去充军服役呢,有人主动来边疆投军,是会普遍受到欢迎的。只要真正立了功,从前的过错,就可以一笔勾销了。所以说:武松去当强盗,又想受招安,心理上、行动上,都不矛盾。这和宋江后来的"苦苦等待招安",本质上有所不同。难怪后来武松上了梁山,也反对宋江这个投降派。只是武松比李逵"懂礼貌",只是用语言表达,不像李逵那样大发雷霆罢了。

  宋江根据他的这一番话,认定武松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等待朝廷招安的人。所以两人在清风镇道别的时候,宋江对武松说:"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地到了那里。入伙儿之后,要戒酒性。如蒙朝廷招安,你要撺掇鲁智深投降,日后去边关上一枪一刀,也好博一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是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一定做得成大事业。你要记心,听愚兄的话,图个日后相见。"

  这说明武松在"作案"之后,也曾经想到过当了土匪仍要"投降",但是上了梁山以后,看清了投降没有出路,反倒坚定了做强盗的信心。所以后来宋江在梁山泊举行的"菊花会"上,踌躇满志地写下了一首《满江红》词:"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表露心迹的时候,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大叫:"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更是睁圆怪眼,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把一场挺热闹的聚会搅乱,不欢而散。

  关于武松的系列故事,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我这里,也把武松这个人物,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整部《水浒传》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认识取向,那就是提倡"不近女色",反对通奸(三个通奸的女人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都被杀),鼓励造反,崇拜恶人(所有的恶霸都被称为"义士"),崇拜会杀人、善杀人者(所有的杀人犯都被称为"好汉")。施耐庵出于他鼓动百姓造反的需要,故意混淆是非,把抢劫定义为"义举",所以不但把晁盖等七人打算到黄泥冈抢劫的聚会说成是"七星聚义",就是走投无路,逃到了山上去落草为寇,也说是"聚义"。生生地把这个"义"字给歪曲了。

  作为《水浒传》"第一英雄"的武松,当然也脱不开施耐庵给他安排的这个"大框框"。

  质言之,我认为武松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

  武松一出场,作者就介绍他的性格粗鲁,柴进并不喜欢他;后来在景阳冈酒店喝酒这一段描写中,作者再次交代武松性格的粗野。两次铺垫,都是为了后文的打虎。因为只有粗野而又能吃能喝的好汉,才有力气打虎。

  第三次,武松到了白虎岭酒店,要强买孔亮的酒和鸡吃,店家分说几句,武松"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个踉跄,……半边脸都肿了",接着就打孔亮。为此惹来孔明和一众庄客,特别是酒醉之后能搏虎的英雄,居然斗不过一头乡村黄犬,终于被抓住,吊起来往死里打。幸亏遇见宋江相救,不然,武松就死在这里了。

  这些铺垫,都说明武松是个粗人,甚至是个浑人。但是他粗中有细,浑而不傻。他出差回来,见哥哥死了,并没有立刻混闹,而是耐心细致地做调查研究,拿到人证物证,找出凶手,直到这时候,也不向嫂嫂和西门庆理论,却是上堂去告。所有这些做法,都说明他耐得住性子,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胡作非为。如果不是遇到贪官,武松还不至于会有上山当强盗这样的结局。

  但是他一旦成为囚犯以后,"善"的一面逐渐被"恶"所取代,并且在"恶"的路上越走越远。好好儿一个打虎英雄、一个得力的刑警队长,终于变成了一个杀人放火的强盗。这笔账,我看应该算在阳谷县知县的账上!--一个贪官,改变了一个英雄的一生!

  不但金圣叹把武松评为"水浒第一英雄",就是所有的《水浒》读者和电视剧观众,也大都认定武松是个英雄人物。但是认真想一想,他的"英雄业绩"在哪儿呢?仅有一项够得上英雄行为的景阳冈打虎,也是一件说不清楚的糊涂案,下剩的各件,也就是"武十回"中的后九回:灵前杀嫂祭兄、狮子楼杀西门庆、十字坡打黑店、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都监府、夜走蜈蚣岭、吊打白虎山、智取二龙山,简直没有一件是够得上"英雄"二字的。醉打蒋门神,是恶势力之间的厮拼;智取二龙山,是土匪之间的争夺山头,没有什么是非善恶可讲。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来说,都没有任何功绩。

  因此,充其量,武松只是一个自称曾经赤手空拳斗猛虎的英雄,如此而已。如果按照施耐庵"善杀人者即英雄"的观点看,武松一天之内能杀十八九个人,当然应该是"英雄";但若按照我的定义:只能为国为民尽力的人才算英雄,那么,他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好汉",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山东人特别偏爱武松、崇拜武松。我仅仅说了一句"武松不是山东人,而是河北人",就有山东人出来威胁我:"你别来山东,来山东我就打你!"如今在我的笔下,武松只能算是半个英雄,这一来,很可能不仅仅是山东人恨我,凡是武松的"粉丝",都要视我为仇人啦!一笑!

  对于武松,金圣叹也曾经写过一段总结性文字,节录如下:

  ……武松一传,共有十来卷文字,始于打虎,终于打蒋门神。其打虎也,因"三碗不过冈"五字,遂至大醉,大醉而后打虎,甚矣,醉之为用大也!其打蒋门神也,又因"无三不过望"五字,至于大醉,大醉而后打蒋门神,又甚矣,醉之为用大也!虽然古之君子,才不可以终恃,力不可以终恃,权势不可终恃,恩宠不可终恃;盖天下之大,曾无一事可以终恃,断断如也。乃今武松一传,偏独始于大醉,终于大醉,将毋教天下以大醉独可终恃乎哉?是故怪力可以徒搏大虫,而有时亦失手于黄狗;神威可以单夺雄镇,而有时亦受缚于寒溪。盖借事以深戒后世之人,言天人如武松,犹尚无十分满足之事,奈何纭纭者,曾不一虑之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