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吴越品水浒·品人篇 > |
六 |
|
不管怎么说,清河县属于河北不属于山东,是铁定的。--我这样一考证,山东人失去了一个可以引为自豪的好汉,十分恼火。我这个论点刚在我的博克上一发表,就有一位山东好汉大发雷霆。他在我的博克上留言说:"武松是我们山东人,这是铁定的事实,谁也更改不了的。吴越,你别到我们山东来,来了我就打你!"--这个性格豪爽的山东人,只许他武断,不许我考证,"霸意识"又发作了。难怪2007年9月20日香港凤凰卫视邀请我到山东省梁山县参加"一虎一夕谈"节目组关于"梁山一百单八将是英雄豪杰还是土匪强盗"的大辩论,现场有那么多的警车在"保护我"呢!一笑! 既然武松是清河县人,那么根据中国古代人有"落叶归根"思想,死后灵柩都要运回祖籍安葬的习惯,他的坟墓,就应该在清河县才对。何况有了这样一座坟墓,不论真的假的,总还是一处旅游景点,能招徕许多游客的向往和兴叹。可惜,目前中国惟一的武松墓,不在河北省清河县,却在浙江省杭州市。 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因为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写到宋江带领一百零八条好汉到浙江征方腊,武松被方腊手下的"天师"包道乙用玄元混天剑砍断了左臂,"成了废人",书中后来就再也没有他的"战迹"了。按照《水浒全传》的说法,方腊是鲁智深擒住的(实际上宋江等人根本就没去征方腊,方腊是被辛兴宗抓住的)。但是崇尚英雄的老百姓觉得让武松这样默默地老死,过于窝囊,于是就编出了一个武松在西湖边的湧金门"独臂擒方腊"的故事。鲁迅先生小时候就看过绍剧《独臂擒方腊》;我小时候也看过婺剧《涌金门》,演的也是"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民间传说:平定方腊之后,武松就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正式出家(这以前,他仅仅是个假冒的"行者"),圆寂之后,寺僧说他是"杀人魔王",不敢下土落葬,怕他转世之后又要杀人,因此用铁链把武松的棺材挂在寺里的大梁上。 杭州的武松墓,修建于1924年(并不是把六和塔寺内挂在梁上的那具棺材运过来下葬,而是在旧墓的基础上翻新营建),位于杭州北山街西泠桥畔,离苏小小墓西边50米左右,面对秀丽的西湖。1964年被平毁。现在重新修复的墓,据说是根据原墓老照片上的图案修造的。 当然,这也是一处"人造古迹"。《水浒传》本来就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武松不但从来没有到浙江打过方腊,历史上甚至连武松这个人有没有都无法考证了。杭州人制造的这些"古迹",无非是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人物的一种崇敬的情感。 但是,根据学者的考证,杭州西泠桥畔的"武松墓",其实并不是《水浒传》中那个"好汉武松"的墓,而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义士武松"的墓。1924年修建的"武松墓",是重建"宋义士武松之墓",不是《水浒传》中征方腊后在六和塔出家的那个武松的墓。 据《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记载:北宋时代杭州知府衙门中有个提辖,名叫武松。他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在当地广泛流传。上述史籍中说:武松是个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是山东人还是河北人,都没说),只说"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和涌金门有缘),而且特别点明"非盗也"。当时的杭州知府是高权(虽然姓高,却和高俅无关),他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就请进府中来,委他当都头(阳谷县的"武都头",可能就是这样来的)。不久,因功被提升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没说是哪个奸人,从后文"武松刺蔡虎"一事看,可能就是蔡京)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也是个大奸臣。他倚仗父亲的权势,在杭州任上祸国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身藏利刃,藏匿在蔡知府门前,等到"蔡虎"外出回来,刚刚落轿,就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结果了他的性命。侍卫们当即蜂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官兵捕获,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这样看来,西泠桥畔的"武松墓",的确是张冠李戴了。不过施耐庵曾经在杭州当官两年,这个故事,他应该听说过吧?是不是他笔下那个"打虎武松",原型就是这个"打(蔡)虎"的武松?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武松打虎"的故事来源,也就清楚了。 注意:西泠桥畔武松墓,请重拍一张。现用图里面有人,不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