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吴越品水浒·品人篇 > |
一 |
|
前 言 "百家讲坛",荟萃百家,讲了《红楼》讲《三国》,热闹非常;把专家学者引到了百姓中来,普及了历史和文学知识,功德无量! 我是个没有大学文凭的非专家学者,纯粹是个草根百姓。十六岁半去当兵,只学会了行军走路,没有学过开枪,更没上过战场。转业到上海,当过店员和公务员,调到北京,研究的是语言文字。五七年中计落马,送去劳改,一去就是23年。想想自己坎坷一生,一事无成,实在没得可干,就在劳改农场写起小说来。一不小心,成了作家,落实政策回来,就改行当了文学编辑。这就叫歪打正着。如今76岁了,依然是一颗童心,不知老之已至,所幸脑子思维还算正常,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但继续笔耕不辍,还天天上网,看新闻,开博客,和世界各地的网友通信,忙得不亦乐乎。--这算是自我介绍吧! 今天我居然敢于跑到中央电视台来给六亿观众品《水浒》、评《水浒》,并不是我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其实,我只是善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而以一个文学编辑的眼光来看《水浒传》、以一个作家的眼光来看《水浒传》而已。我和易中天先生不一样:他是个"如日中天"(东北人读"易中天"和"日中天"完全同音)的名教授,而我则是个"日薄西山"的耄耋老编辑,本来就学识浅薄,何况又已经老迈昏聩了?不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来开讲座,一方面是让我的"一得之见"和大家见见面,一方面也有请"百家讲坛"把百姓推向专家,请专家指教的意思。至少,我能够做到"坦陈观点"、"言所欲言";也不至于像某些爱钻牛犄角尖儿的"红学家"那样,自己出个谜语,又自己来揭开谜底,以此来"忽悠"听众。大家对我的讲座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我的博客地址,在新浪博客首页的"精英·学者"名单中就能够找到并直接链接。 我品《水浒》,不是给大家讲水浒故事。要听水浒故事,您可以去听评书或者山东快书;最好是去看原著。我品《水浒》,不是讲《水浒传》中讲过的故事,也不是讲"水浒外传",而是讲《水浒传》中没有讲过或没有讲明白的故事,也就是"故事里面的故事"。通俗地说,我讲的这些故事,是给《水浒传》做注解,让看过《水浒传》的人了解更多的水浒背后的故事。 中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红楼梦》最善于写情,不但写了大观园中"哥哥妹妹"的儿女情长,也写了人生百态,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三国演义》最善于写战争和人际关系,是一部半文言的政治历史小说,所有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所本,可以说是"九分真一分假"的样板;《西游记》最善于写佛道神仙和妖魔鬼怪,除了唐僧到西天--也就是印度去取经是实有其人其事之外,其余都是想象中的神话;《水浒传》呢?是元代人根据当时流传的话本、民间故事和戏曲,连接起来改编而成的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是一部影响了中国十几代人思想认识的"奇书"。但是从它的社会影响来说,却又不能算是一部好书。 说它"奇",不是指书中的人物生动、故事有趣、文字优美,而是指它的取材:在古今中外成名的长篇小说中,至今也只有这样一部《水浒传》,是以土匪强盗、地主恶霸以及各种坏人和铁杆儿歹徒做主角,而且是拿他们中的多数人作为"忠义"的正面人物来鼓吹歌颂的。古今中外写土匪强盗的小说并不少,但是极少有鼓吹歌颂的--除了是写侠盗罗如宾汉和燕子李三之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儿?这里面作者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动机和苦衷。这事儿说来话长,今天暂时不说,后面我会慢慢儿解释的。 正因为如此,《水浒传》出版四五百年来,有人说它好,也有人说它坏:说它好的,强调宋江的投降是"忠君"的行为,把梁山泊众"好汉"捧成英雄,连书名都从原来的《江湖豪客传》改成《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等等;说它坏的呢,又认为它颠倒黑白,把为非作歹的匪徒恶霸吹捧为对国家忠、对朋友义的英雄豪杰、好汉义士。从明代开始,历代封建皇朝就曾经多次以"诲淫诲盗"为由把它列为禁书,不许出版发行阅读。即便解禁以后,民间也有"少不读《水浒》"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少年人思想认识单纯,对是非好坏的分辨判断力不强,容易拿书中某些人物的"霸道"和"匪气",当作"英雄业绩"去模仿学习,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水浒传》不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的特点不是打斗,而是宣扬"侠意识"。"侠意识"的中心思想,就是不顾国家法律和习惯理念,只认"平"与"不平"。--这里说的"平",有"公平合理"的意思。至于说什么是"理",那可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念。因为"大侠"心中的"理",是没有条文可据的。其前提是基本上符合"天理人情",为多数下层百姓所认同。因此,举凡抢劫、强奸、仗势欺人、无故杀人等等,都是"不平之事"。"大侠"们遇到了这种"不平之事",下面的文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是当场来一个大打出手,就是半夜里取走你的首级;为了为民除害,甚至可以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在贪官污吏横行的年代,大侠们在"侠意识"的指使下行侠仗义,做了许多拯救危难的义举。这样的行为,官府大都不满意,不准许,因为他破坏了权力的行使和法律的约束;但是老百姓是绝对欢迎的,因为他同情弱小,解救危难。尽管任何一个大侠都不可能推翻或改良当时的社会制度,也不能推动社会发展,有的侠客还做了某个"清官"的助手,但是他们在客观上起了缓解百姓苦难的作用,对社会来说,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更不是某些自称"无产阶级批评家"说的"为维护封建社会起了帮凶的作用"。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