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剩男剩女 >


  如果说到剩男剩女的历史源头,那简直是云水茫茫,一眼看不到边。在《乐府民歌》里就收集了南北朝时期的这样一首民歌:“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踏地唤天”。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丁壮死亡过多,妇女极不容易嫁出去,于是出现这样的歌谣。顺便说一句,任何一个社会对于剩女的关注比起对剩男的关注都多得多,这绝非偶然。在东方和西方的古代历史上,战争是造成剩女的主要因素。

  在近代历史上恨嫁的剩女也屡见不鲜。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欧,有三分之一年龄在44岁以下的女子无法走入婚姻。究其原因如下:当时欧洲国家社会阶层的构成实行的是封建世袭制,身处社会中下阶层的男士往往求助于婚姻,希望依靠妻子娘家的钱财和权势发达。于是,家庭环境清贫的知识女性就很难找到条件好的丈夫,又因为不愿意降格和平民通婚,到最后只好选择过单身女人的生活。这样的单身女人以英国居多,其中不乏一些著名人物,如女作家简?奥斯丁、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两姐妹、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的姐姐——女作家玛丽?安?兰姆等。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之前,社会上很流行讲述有责任心的职业女性的故事,她们常常在工作与爱情的两难犹豫中最终定下心来工作。为了软化坚硬的社会现实,这些故事的结尾通常以“她以这种方式反而最终获得一个好男人”而结束。而从40年代末期到整个50年代,职业女性渐渐成为一个令人生厌的字眼,整个社会流行年轻的家庭主妇的故事,各种女性杂志和时尚杂志上探讨的是“怎样获取一位男性”、“趁你年轻时生小孩”、“不要怕早婚”之类的话题。而如果引入历史的、社会的视角,我们会知道,在二战中大量的男人走上战场,社会需要女性作为劳动力补充进去,于是出现了对于职业女性的呼唤,而当战争结束,男人们从战场上回来,社会又开始流行一场呼吁女人回归家庭的巨大神话。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25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女人被称为“圣诞蛋糕”,意思是如果在12月25日之前还没有人动它则会成为废品,而如今,31岁的单身女人被称为“除夕面条”,意思是如果在12月31日晚之前还没有被吃掉就免不了被丢弃的命运。当然,这些如出一辙的“悲惨女人”的故事(不过女主人公从25岁变成了31岁也是一个有意味的变化)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也许是有着悠久男权文化传统的日本,在面对单身女性有增无减的年代,利用传统的性别话语所进行的某种“围剿”,以恐吓年轻的女孩子早点进入婚姻。

   1999年,据日本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东京30岁以上男子一半以上没有结婚,另据日本厚生省估计,198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14%将会终生独身。《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一书也引用了这些材料。日本城市大龄青年晚婚和单身的现象已经引起日本社会学家的关注。由于20世纪中后期日本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物质条件富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生活在大城市的日本青年为了获得更高的物质享受,获得自我实现,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放弃或暂时放弃了婚姻,成为了剩男剩女。

  女性对于婚姻的抵制在人类史上由来已久,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认为婚姻于她们有什么好处。因为婚姻从它最初诞生时对于男人和女人是绝对不平等的,它本身就是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的产物。恩格斯说:“母权制度的颠覆乃是女性历史的失败,丈夫掌握了家中的管理权,而妇女失掉了她的荣誉地位,变为仆役、丈夫淫欲的奴婢及生儿育女的工具。”

  这一段话虽然是恩格斯对家庭创始之初的男人和女人不平等关系所作的论断,但是在今天,依然有它适用的范围。妇女之所以容易接受单身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她们在传统家庭中的获益从来都比男人要少得多,而所受的屈辱却从来就比男人要多。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所身受的压迫和不平等,首先来自于家庭内部,其次才来自社会。历史上有一些非常富于智慧的男人也轻视妇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男人本性高超,女人低卑;一方是统治者,另一方是被统治……男人的本性较女人适于发号施令,我们必须把女人视作天生的残缺。”

  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都已证实:影响性别的染色体并不影响人的行为。Y染色体和雄性荷尔蒙不导致男性争强好胜;X染色体和雌性荷尔蒙不导致女性依赖他人。因此拒绝被动接受性别角色的女性、超越女性特质的人也会增多。随着女性受教育人数的增多,尤其受良好教育的女性的增多,知识使她们认清自身价值。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远远冲破百万。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才约为10万人。有关专家据此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在来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