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记者 > |
四十九 |
|
行里人都知道《海山经济报》是内部发行的报纸,隶属于市工业经济局,现在这个老家伙还装模作样地拿这报来糊弄自己,真是欺人太甚。杨阳心里气鼓鼓地想,别看你装模作样,哪天老子一定会把你搞定的,表面上他依然很是平静,只是说收购报纸是大家互惠互利的事情,还请局长高屋建瓴,再做考虑。告辞时,局长硬是把那条软中华香烟塞到他的手中,他推辞不过便笑纳了。回去以后,杨阳想了一万个理由,也觉得局长不应该死守苟延残喘的报纸不松口。 “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你不打它它就不倒。”毛主席说过许多话,可只有这句杨阳终身牢记了。这是当年他贩卖绿豆和日本人第一次洽谈生意时,从实践中体会到这话的真谛,所以至今铭刻在心。那次,叫仓桥清一的鬼子是初次来海山,出于对老外的崇拜和尊敬,更重要的是为了做成生意,杨阳他们求爷爷告奶奶的,通过请人送礼后才从保险公司里借出一辆后面双开门的“丰田”吉普车到机场迎接仓桥清一。谁知,这家伙见车后却死活不上。莫名其妙的他们只好开出经常跑农村收购粮食时的国产212吉普车,鬼子嘀咕着脸色却好看起来,上了车。到仓库里看货时,仓桥清一的脸色一直不是正常的颜色,显得有几分阴冷。看来这家伙也不是外行,在大明绿豆里仅仅掺杂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毛绿豆,竟然叫鬼子察觉到了。鬼子不停地嘟囔,轻声喊叫什么“巴嘎”、“巴嘎”的,听起来像电影里鬼子对我边区老百姓喊的一样,只是凶巴巴的程度差了点,表情看起来还是在骂人。大家看完了货,来不及详谈便到了吃饭的时间,一行人到了海山最高档的饭店,菜上了满当当的一桌子,可鬼子的情绪就是上不来,真是敬酒不吃,罚酒更不理识,搞得大家很是狼狈,酒场的气氛自然沉闷。鬼子扭过身子向翻译嘟哝几句后,翻译说仓桥先生身体不舒服,请大家原谅。还算礼貌,鬼子并没当场退席。可杨阳听到这话心里很是生气,盘算说你个小鬼子有啥了不起,老子们给你好车你不给面子坐,在最好的酒店请你吃,又扫大家的兴,于是乎大伙撇开鬼子,径自大吃大喝起来。喝了一阵子杨阳有些高了,就提议咱们玩捉鬼子的酒令,有人觉得不妥,毕竟当面坐着仓桥鬼子呀。杨阳却说当着鬼子的面玩捉鬼子那才刺激呢,何况他又不懂我们说啥。捉鬼子,是海山自创的一个酒令,眼下正在流行,即把骰子放在杯中摇动,点数摇出后,按大家坐的顺序数到谁跟前谁就喝酒,鉴于鬼子不喝便把他作为“地雷”,谁摇到“地雷鬼子”,那摇骰子者就等于踩着了“地雷”而要罚酒了。见此状,翻译窘迫得满脸通红,看着大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呜哩哇啦不停地向鬼子说着什么。大家也不理会继续吆五喝六,正在兴头上,闷声坐着的鬼子突然拍拍桌子,竟然用中国话说:“你们海山人不友好,我们的生意没法子再做。”大家一愣,十分尴尬,没想到鬼子竟然懂中国话,这当面“掺水”的事情真做得很丢人,大家伙便连连向仓桥先生道歉。这鬼子却是小娃娃的鸡巴,越拨拉越来劲,腮帮子鼓起两个大包,“巴嘎,巴嘎”的乱叫,又扬言要到市政府上访市长反映问题。年轻好胜的杨阳本来就窝着一肚子气,见这鬼子给鼻子上脸是无法无天了,便说去你妈的,不跟你做生意老子还能饿死。他话音未落,手里的一满杯酒顺便泼到了鬼子的脸上,刚才鼓起的两个肉包马上被泼散了。鬼子和全场的人都愣了神,良久,看见鬼子想站起身子,杨阳以为他要打架,记起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古训,便迅速将桌上一个热腾腾的“锅载银鳕鱼”连火端起,谁知鬼子却拍打着他的肩膀,“我为历史上伤害过你们的日本而道歉,”说着还深深地弯腰鞠躬,“今天的我们是朋友,中日永远友好不再战。”他拿起筷子,说:“请大家米西、米西,吃饭,吃饭。”大家呆若木鸡,难道一杯酒把仓桥清一给泼醒了。恢复了正常的情绪,仓桥清一告诉大家,自己从小长在美国,中国刚改革开放便到了北京,所以还算是个中国通。今天一到海山他感觉到很不愉快,因为你们不友好,竟然用拉囚犯的车来迎接你们的客户。杨阳告诉他这车目前是海山最好的,他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借到的。仓桥告诉大家,双开门丰田车是专门用作拉囚犯的,我到你们这里可是来做生意的,可不想做外国的囚犯。闻此言,大家笑痛了肚子,笑声中向仓桥先生道歉说,他们在豆子里面做了手脚,掺杂了毛绿豆。仓桥也嘿嘿笑着,希望大家做诚实的遵守商业道德的生意人。后来,他们的生意合作得非常愉快,仓桥先生成为海山小杂粮出口日本的主要纽带和桥梁了。当杨阳把这件事情说给父亲时,老人反复念叨的是毛主席语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不打它它就不倒”。 要打倒广电局长,必须找到突破口,也就是新闻上说的由头。杨阳找来几年的《海山广播电视报》认真阅读,马上找出了里面的问题,报纸用的稿子全部是侵权的,五花八门的转载稿子都不署出处,好多照片出自图片库,而这些图片是专业图片库花钱买的版权,有偿供媒体使用的。当然,这样的官司真的打起来在全国造成影响的话,报纸说不定也被吊销了,这不是他的初衷。他需要的是既不造成全国性的影响,又足使广电局把报纸当作一个讨厌的包袱甩掉的事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在生活版上连续几期刊登了同一对新人的大幅结婚照,这些照片画面讲究,光线十分到位,特别是俊男靓女美丽的神态,更是勾人魂魄。这幅照片在婚纱影楼的橱窗里他曾看到过,印象很深,他清楚地记得,每幅照片下面都标明“版权归画面主人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的告示。海山城不大,杨阳叫记者站的手下拿着照片打问,马上在一个小食堂里找到了主人公。此时的男人头发蓬乱,正忙着炒菜,而女的也满脸油光光的,既做老板娘,又当服务员。仅一年多的时间,照片上的风光荡然无存。杨阳点了一桌子饭菜,见他们出手宽绰,小夫妻俩把他们当作上帝忙前跑后地伺候,而且是有问必答。吃到后面,杨阳已经了解到大概,这小夫妻俩是海山罐头厂的工人,去年临结婚时厂子刚刚破产,每人分到两三万块钱。两人当时想,结婚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情,万万不能草率处之,所以花费了一万多元拍摄了最贵的婚纱照,照片出来后效果十分好,影楼也说是几年来最好的一组照片。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放进了影楼的橱窗里,不过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结婚真的很费钱。”女子有点羞涩地说,一场婚礼后,家里给的房子、摩托车不算,他们早将分到的钱海花得所剩无几。然而度完蜜月还要过岁月,为了生存便举债开了这个小食堂。至于报纸上登他们照片的事情,事先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后来有人拿着报纸到食堂里吃饭时,他们才看见的。“怎么了,这不是好事情吗?”女子闪烁着那对既大又亮的毛眼眼,不解地问。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