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敲几下挂着总编室牌子的办公室,过了好久才传出“进来”的声响,推门时杨阳还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唐突,说不定人家正忙其它的事情,进去了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多余,因为他一眼看到在硕大的办公桌后,一张报纸遮掩住后面的脸,只露出不长头发的贼亮的大脑门。杨阳轻声自报了家门,总编听到后马上像触电般地起立,连忙自我介绍他姓刘。客套几句后,杨阳直截了当地谈起自己的收购计划。刘总编一听,晃着光亮的大脑门,仿佛是走了漫长一夜终于看到了黎明前曙光的人,拍着桌子连声叫好,他情绪激动地说:“我们这份报纸早该停刊改换门庭了,由你来做,大家就看到了希望。”这话叫杨阳听起来很不舒服。这是啥人啊,怎么说报纸也是你苦心经营起来的,自己的孩子再怎么丑总不应该嫌弃呀!唉,这年头!他轻叹了口气,不住地打量起刘总编来。此人大概有五十多岁,看貌相老实憨厚,性子温和,本不应该是一提报纸便满腹牢骚的人。
“杨站长,你是不知道啊,我们报纸那是扫帚顶门顶不住——头头太多了。局里、台里、新闻中心,还有社委会各位成员,每期报纸的小样一出,要经过四五级审核,七嘴八舌的,行政干扰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实现我的办报理念。”刘总编委屈地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停顿了一会儿,摘下眼镜揩了,说:“真恨不得你杨站长马上把报纸收购了,我也好趁着年轻还能跟你大干一场,大展鸿图实现抱负,怎么样,到时候你要我吗?”
杨阳本想不置可否,可面对他殷殷期盼的眼神,想到还有事情需要他帮忙,便痛快地说:“那还用说吗?就怕到时候我的小庙养不起你这个大和尚啊!”两人打了一阵哈哈后,刘总编告诉他,这事需要在广电局党组会上最后敲定。
杨阳想考验刘总编的诚心,便提出请他带自己去找广电局长,顺便也把想法告诉局长。刘总编一听脸色马上变得苍白起来,哼哼哈哈地连说:“我的大站长,还请你理解我的难处啊!我是本系统的职工,这样到局长那里反映自己报纸的问题,是不是有吃里扒外之嫌,去了恐怕不妥吧?”
杨阳冷冷地笑着,直骂又是一只老狐狸,这些人正事干不了,搞阴谋诡计倒都是天才,这样想着,嘴上还是说刘总你想得周全,我充分理解、理解。出了门,便独自乘坐电梯下到四楼去找局长。已在海山地盘上混了几年了,大小的门槛杨阳都迈过,广电局长虽然不像电视台台长那样熟悉,但和他也算半生不熟的相识。果然,局长见他显得很是客气,又是让座,又是拿出新买的“观音王”沏上,还专门从柜子里取出一条“软中华”高级香烟招待他。杨阳寒暄了一会儿却不知从何处说起,局长倒先言归正传,说:“杨站长你是大忙人,一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有事就说,能办到的一定照办。”
杨阳便正色说了前来的目的,谁知局长好像早已知道什么似的,笑吟吟地一口回绝,说:“这可不好办啊,我们这是专业报纸,主要刊登广播电视节目的,你即使收购过去也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的。你刚才说我们的报纸现在办的不怎么样,我承认这是事实,可再不怎么样,我们这么大的系统要养活一份报纸还是有能力的,你说是不是?所以,你的想法不错,但我这里真的不好办,不好办呐!我建议你还是到其它的系统看看,市经济工业局的《海山经济报》我看倒是和你的设想离得很近。呵呵,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