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包在纸里的火 | 上页 下页
四四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都市早报》突然在头版发表了一篇《严正声明》。这份声明的发表,向读者挑明了这场报社之间的“暗战”。

  声明中的言辞非常激烈,它在标题中的提问咄咄逼人:《北方某报意欲何为?》

  声明长约1000字,它和一张图片一起占据了半块版篇幅,我摘引部分内容如下:

  “本报成功改版之后,在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之外,也遭到了《北方某报》的恶毒封杀。这种封杀采用了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不齿的手段进行。在此期间,连续有本报零售商遭到了身份可疑者的袭击。他们的报摊被砸烂,许多待售的本报被撕烂后扔在大街上。我们相信,这样的袭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用恐吓零售商的手段来达到扼制本报发行量的增长势头。

  “报社的发展是由读者投票来完成的,绝不是单凭暴力就可以解决的。如果棍棒可以打出发行量和公信力,那么,还要一群有理想的职业新闻人干什么?

  “我们不会相信,一份受到读者欢迎的报纸会被这样的非法手段所打倒。我们也不会因为这样的卑劣手段而放弃我们一直追求的新闻理想,我们决不会放弃对这个城市抱有的希望,也不会放弃我们曾经对读者许下的诺言——坚定不移地向你提供实用性新闻!”

  这份声明还配发了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我所熟悉的一份“大字报”,上面有一句口号:“半年内扼杀《都市早报》!”图片下方,有一行文字说明:“本图片拍摄于《北方某报》17楼公告栏。”

  是谁向《都市早报》提供了这张图片?我感到惊讶。

  只过了两天,答案就揭晓了。田磊告诉我,它的作者名叫陈彬。两天前,他还是本报记者——他在那场“招聘之战”中进入了本报,并且被安排在社会新闻部。但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与《都市早报》签下了聘用合同。他来本报应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些秘密。他得手了,然后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我问田磊。

  田磊扔给我一份当天出版的《都市早报》。在其中一篇报道的署名中,我找到了“陈彬”这两个字。但我仍然不敢相信这样的“间谍”手段会运用于一场报社之间的“战争”中。我猜测,陈彬也许只是完成了一次跳槽,而那张图片是他到《都市早报》应聘时带去的礼物。

  田磊笑了笑:“你会相信的。”

  我还要补充的是,在《都市早报》的这份《严正声明》发表之后,本报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我后来听说,周自恒只是在一次报社中层干部参与的宴席上提起了这件事,并且开了一句玩笑:“看起来他们有点急了,小心狗急跳墙!”

  最终,这场“报社之战”在一个政府官员出面调停后结束了。

  我相信,那个官员是在《都市早报》发表《严正声明》之后才决定出场的,他不能让这样一场报社之间的“暗战”发展为双方在报纸上口诛笔伐的“明争”。

  据说,在那个官员的安排下,两个报社的高层人士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小小的宴会,地点仍然选在了利达大酒店的一间包房里。

  田磊并没有被邀请去参加那次宴会。显然,这一次并不需要酒桌上的勇士。但他后来还是打听到了宴会上的一些细节,并且把他听到的转告给我。

  你大概已经看出来了,田磊具备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喜欢打听并且乐于传播。而我是他的传播对象之一。我有很多消息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在我还是一个记者的时候与田磊有些交情,当我变成接线员之后,他是为数不多的愿意与我保持交情的记者之一。

  田磊说,双方高层尴尬地见面之后,在那个官员提议下,周自恒和《都市早报》总编辑秦国伟都表示同意不再搞“恶性竞争”。

  宴会只持续了20多分钟就结束了。在离开之前,双方高层很客套地逐一握手并且合影留念。

  接下来,周自恒撰写的那份“大字报”从报社各个楼层的公告栏里撤了下来。那条关于“独家新闻”的规定被宣布废止。另外,线索费起价标准从100元下调到了原来的50元。发行部那支24人组成的“小分队”也就此解散了。顺便说一下,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听说过《都市早报》零售报摊被砸的事情。

  一切恢复原状之后,我听说,郭宇——那个在宴会时批评本报的年轻人——离开了《都市早报》。

  田磊打探到的消息是,郭宇在宣布从《都市早报》辞职之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并没有输给平等的对手,而输给了一群流氓。”

  就这样,两个报社之间的这一轮“战争”宣告结束。

  我太投入于向你介绍这场“报社之战”了,差点儿忘了告诉你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在这场“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有一天,《都市早报》上突然登出了一篇报道。它的标题叫《一场蹊跷的“交通事故”》。

  你大概已经猜到了,这篇报道讲的是李树望与胡海生、梁家雄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我所知道的细节,报道里几乎都提供了。比如,李树望横卧在卡车前大声喊道:“你们要想把土拉走,得从我的身上辗过去。”比如,胡海生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大喊:“轧死一个赔1万,轧死10个赔10万,老子有钱,赔得起!”再比如,挨了胡海生一记耳光之后,梁家雄猛地踩下了油门……

  李树望出现在那篇报道的配图上,我看到他蹲在那片“鱼塘”边,目光忧郁。另一张图片上,密布着许多表示目击了一切并且愿意出来作证的人们的签名。其中有些是当地村民,还有一些是当时路过现场的司机。

  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名叫邱志华。他在报道里说,当李树望找到《都市早报》向他讲起事发时的情形时,他有些怀疑,直到那些目击者表示不惧危险愿意出来作证时,他才相信了那一切。

  邱志华还在报道中提及了自己在采访胡海生时遭遇的险境:胡海生的几个随从不仅抢去了他的手机和相机,还把他扣留了整整6个小时,直至报社报警后警察赶到,他才得以脱身。

  这使我想起了萧原的那段经历。我想,在《都市早报》准备刊发这篇报道的时候,一定也收到过某个方面的“招呼”。只是他们抵抗住了压力,并且摆出了一幅继续追踪报道此事的姿态。

  两天以后,《都市早报》登出了一篇有关此事的追踪报道。报道中说,一位主管政法工作的市领导在看过《一场蹊跷的“交通事故”》之后,当即做出批示:“责成市公安局对此事一查到底,从严从快。无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依法办事,绝不姑息。”

  此后,我还在《都市早报》上看到了关于此事的又一个新进展:胡海生被刑事拘留后,在警察的攻势之下,他承认了自己指使梁家雄开车轧过李树望的身体。胡海生还交代,他曾经给一个他所熟悉的政府官员行贿,央求对方给警方和报社施加一些压力。对方收了钱,后来也办了事。

  警方随即将此案移交检察院,后者准备以故意伤害罪将胡海生和梁家雄提起公诉。那个政府官员则被市纪检委“双规”。

  又过了几个月,我听说胡海生和梁家雄被投进了监狱。紧接着,那个政府官员又因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有些事情,老天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这就是那个结局。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