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八月长安 > 你好,旧时光 | 上页 下页
二二五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很不负责任的保健课老师,她懒得讲课,有时候就会糊弄我们这群学生,搬把椅子坐到讲台前,跟我们胡扯些她昨天看过的电视剧、电影剧情,哄得班里的同学们如痴如醉。

  可我觉得她的故事讲得逊毙了。

  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把她那裹脚布一样的电视剧讲完了,没话可说,忽然问有没有同学看过有趣的电影或者故事,到讲台前给大家讲一讲。

  我鼓起勇气举了手。

  可我没有讲任何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我张口就胡编了一个通体雪白的会预告死亡的鸟儿与一个患了心梗的老知青的故事。

  那个时候我十一岁,老知青这三个字还是我外公教给我的,而外公就是因为心梗去世的。我甚至不知道知青到底指的是哪一类人。

  那个故事把大家听呆了。我在讲每一句的时候,都不知道下一句会是什么,然而这个行为本身,让我痴迷至今。

  这个世界最迷人的是人本身。人身上永远有故事。

  怎样的人都会有故事。

  我是那个讲故事的人,我却不知道自己将会讲出一个怎样的故事。我在精彩别人之前,先精彩到了自己。

  当台下的同学们齐刷刷地用着迷的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的王。

  然后这个世界的王走下讲台,回到现实中,重新成为一个不快乐的小孩。表面顺从而乖巧,内在早熟又乖张,抗拒自我的生存环境,却又没有能力逃离,甚至连逃跑的念头都不甚清晰。

  讲故事这件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某个饭局。饭桌上,大人们继续吹牛说闲话,说不过了就把各自的孩子再拉出来一较长短。饭店里的电视机一直在放《狮子王》的第三部,我看得入了迷。

  彭彭和丁满一直在寻找他们乌托邦一样的乐园,他们叫它“哈库那玛塔塔”(斯瓦希里语,寓意是无忧无虑的乐土)。我看着一只野猪和一只猫鼬在电视上寻找他们的“哈库那玛塔塔”,圆桌边一群喝多了的大人在吹牛吵闹、道人长短、攀比财富,狭隘的眼界和价值观是我脚下的土地,长出一片遮蔽天空的树荫,所有人都坐在这片树荫下乘凉嬉戏,一点儿也不想看一看远方。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也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咒语。

  在邻居叽叽喳喳念叨谁谁家的姑娘嫁到了局长家买了宝马车“可算有个好着落”的时候,在亲戚们说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赚得多嫁得好守着一方山头做山大王的时候……我一定要记得在心里不停地念这个咒语。它会是我的结界。

  我知道这些有钱有房有车的标准未必不是幸福,那也是某些人的某种好人生。但是我害怕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这些备受推崇的别人的“好人生”,会成为我潜意识的范本。我的翅膀还没长成,我飞不了;但真正令人恐惧的是,当我的翅膀长成,我却忘了自己要起飞。

  所以我需要一个咒语,一个不需要很复杂,更不需要别人理解,但是只要不停地念着,就不会弄丢了自己的咒语。

  我不记得自己为什么会选择“玛丽安”这三个字。我想这并不重要。即使很久之后,这三

  余周周心里有一个从未离开的小女侠。而玛丽安,则是我内心想要成为的人。一开始,它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后来开始有血有肉,随着我的成长,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内涵愈加丰富。

  玛丽安是一个讲故事的小姑娘。

  玛丽安是远方,是自由,是无限的惊喜,是从来不会被框定的未来。

  我其实非常羞于向别人描述这个我根本描述不清楚、却非常轻易就能让你们误读的“玛丽安”,回头看我上面刚刚写下的那几行字,我发现,我对玛丽安这个概念的叙述完全跑偏了。

  但是没有办法,我尽力了。

  它本来就不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而准备的。它是为了让我自己能够理解我自己。

  我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快乐和悲伤、坚持与放弃、每一次抉择,我都会在心里默念这三个字。

  它是我印在心上的标签。

  所以请你让我成为玛丽安。

  我想要成为玛丽安。

  …………

  我站在雪中面对着木牌,从讲台前和酒桌边,从十一岁的课堂上穿越回来,种种措辞和情绪在脑海中碰撞,笔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句话:

  “亲爱的神明:我会成为玛丽安。”

  我会成为玛丽安。

  我不求你帮我。我只希望,当我剥离了一层层包裹着的欲望,你能看到我真正的野心。你是一个小小的地藏菩萨,你一直坐在这里,看见过高楼拔地而起,看见过大厦倒塌倾颓,阅读过无数人的许愿卡,看他们头顶形形色色的渴望在街上来来往往,看他们相聚又分离、得到或失去。

  你见证过太多,我希望你见证我。

  2008年的12月31日就这样过去了。

  2009年的12月,《你好,旧时光》首次出版。

  2009年12月到2012年,它经历了几次加印、再版,也让我经历了官司风波。

  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你会发现,2008年12月31日,那个抬头去看雪花的瞬间,也在2011年被我从记忆里小心地拿出来,放在了《你好,旧时光》的番外篇《蓝水》里面。

  2012年,它再次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你们面前。

  我从来不知道一本书会这样改变我的人生,但又觉得一切是顺理成章的。我的小小玛丽安已经等了我许多年。这许多年中,我曾经被别人的光环晃瞎了眼,妄图去成为一个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背着笔记本电脑今天法兰克福明天纽约证交所的精英女性,却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块料;也曾经因为成人世界的丑恶面目与赤裸裸的不公平气闷得号啕大哭恨不得自己的亲爹是李刚……我做过许多荒唐的事情,走过的弯路纠结成一圈又一圈。

  不管怎么走,玛丽安都在路的尽头等我。

  过程比结果重要——世界上可以有无数人对这句话提出反对,运动员、高考生、谈判代表,以及和死神赛跑的主治医师——然而作为一个作者,我对这句话的热爱超乎你的想象。

  做错事,走错路,爱错人……“错”对我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对一个讲故事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就是结果。

  我曾是那样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一切事情都要留足后路,所以才去学自己并不喜欢的经管,因为好找工作,所以才没有在少年时期破釜沉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没保障”。

  我就这样成了一个“对得很乏味”的人。

  对玛丽安来说,这才是“错得太离谱”。

  上一次再版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后记,那篇后记可以说是送给所有患过幻想症的朋友的。

  但是这一次,请允许我自私地将这篇散乱的后记送给我自己。

  我知道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我并不算天赋异禀,而且也没有足够努力。但是我知道,我已经做到了第一步。

  因为《你好,旧时光》,我有机会重新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热情地去生活、去了解人、去听故事。我从来没有这样自由和爱自己,因为我正在做一件让我快乐的事情。

  我重新站上了小学五年级的那个讲台。

  当然,我的野心不仅这一点点。

  可我相信世界这么大,我的野心再大,它也一定装得下。

  2015版后记:周周,谢谢你

  你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侥幸,我真正的人生,因为你开始。

  2009年夏天我在电脑上敲下“余周周”这三个字,2009年12月她以铅字形式浮现在纸面上,也印在了很多人心里。转眼这已经是六周年新版了,也是我为《你好,旧时光》写的第三次后记。

  在这五六年间,我又出了几本书。《暗恋·橘生淮南》和《最好的我们》的动笔时间与《你好,旧时光》相差无几,却因为出版时间较晚,我有更多的精力与机会一遍遍修缮。平心而论,《你好,旧时光》作为我第一本经由网络连载成书的处女作,文笔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还带有初学者的一些不良写作习气,随着自己的进步,回首时也不免为曾经稚嫩的文字感到不好意思。

  这次再版,我重新读了一遍全文,修缮了一些小的语法错误。假如《你好,旧时光》是我现在的作品,恐怕组织情节、把握节奏、文笔风格……都会大不一样。但我还是忍住了,没有进行更大的改动,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或许青涩,或许粗糙,却充满了彼时彼刻的天真与热情。那时在读大学四年级的我,对这个世界有太过充沛的表达欲。那些每个人都会随着阅历增长与生活磨砺而变淡的表达欲与生命力,都被完整地保护在了这本书里,每一处棱角都发着光。

  我想留住它。

  我对写作的态度,从业余爱好者随便写写,到今天的审慎与敬畏,也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用勤奋与真诚去回馈写作和人生本身给予我的快乐,但无论我未来还会有怎样的进步,写出怎样成熟与完善的作品,《你好,旧时光》都是最初的见证者。

  2012年的后记里,我曾经写过,我从未想过会有一本书这样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5年的末尾,我想告诉余周周:

  我的人生还在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你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侥幸,我真正的人生,因为你开始。

  谢谢你,让我fly free.

  八月长安

  2015年9月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