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
一〇五 |
|
(一)论苏军对筑城地带的突破; (二)加强团的作业; (三)渡黄河指导; (四)渡长江战术注意事项。 这样的次序排印,先印好本文,后印序言。所差者只是我要写的序言,这我在四天后抽空写。” 7月14日,刘伯承又发一函给戴定霖: “望你将军事杂志(载斯大林格勒钳形攻势图者)和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两书给我一看,因求其准确的校对,以免读者误解,必须如此。” 7月27日,刘伯承再发一函: “要图即照你所定四号(字)定作标题那样去印。 序言明天后即可写。 你打算印多少份?除本野(战军)外还可给样本于军委、军(政)大(学)、一、三、四野够了,多则浪费了。” 1949年8月初,刘伯承在百忙中补写了“编译前言”,他在文中记述道: “这两本小册子经由参谋戴定霖同志校字、绘图并由他转载《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举行的合围钳形攻势要图》与收集本野战军渡河与渡江的两个战术指示(《敌前渡河战术指导》、《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指示》)与一个指挥工作指示(《关于中原野战军四个月指挥工作的指示》附于篇末,以便利读者在阵中研究。” 刘伯承在《论苏军对筑城地带的突破》一书中指出:在战争中,进攻手段与防御手段是互相推动着的。防御者对于进攻者的每一战斗动作和方法都要提出自己对抗的动作和方法,因而迫使进攻者不能不另外去选择新的战斗方法而运用新的动作。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现代防御的发展是从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的“重点防御”走向连续堑壕体系的“绵亘正面的防御”。为保障绵亘正面起见,作战军在作战地的纵深内,首先就利用其天然地区和广大居民地准备了防御地带。例如德国军队还在德业普尔防御之时,他就在那后方的伯列仁、西布格、南布格诸河岸,德业斯特尔、维斯列、业马里,甚至在德国东境也都构筑了防御阵地。 一般说来,在作战地构筑防御工事,无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都是梯次配置数列防御地带,这些防御地带前后的距离是15到50公里,并且还在各个居民地构筑防御工事。 刘伯承认为,军队在梯次防御地带的部署,应根据其兵力的大小与战役情况如何而决定之。依在苏德战线上战争的进程来说,大体可以看到防御的趋势,防御者自然以主力配置于基本防御地带,而以兵力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二防御地带,在较重要的方向则集中有快速军队。防御战役就是在基本防御地带上顽强进行之,而有时也在第二防御地带上进行的。在顽强防御之后,即以战役预备队的反突击恢复其绵亘正面的阵地。 刘伯承在编译稿中指出,现代防御手段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地步,主要是由于军队众多、火器进步、陆军快速力的增强和空军的壮大等。这些因素即确定了防御的战斗与战役进行的手段。军队的众多就可以使进攻者在其所能到达的任何方向施行进攻,因而也使防御者不能不构成绵亘的防御正面。火器的进步不仅能大量运用火力的进攻,而且在防御时也能构成连续的火控地带,也就是使防御者能以少数的兵力完成防御任务。陆军快速力的增强与由此而产生的跟踪追击的能力。遂使退却的军队和调到的预备队不能不适时构筑抵抗阵地。至于火力,除有炮兵的猛射远射的威力外,还有空军的壮大迫使防御者不能把军队集结配置,甚至不能把小部队集结配置,于是,堑壕体系就成为步兵最便利的阵地。 编译稿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防御手段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火器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地提高,军队力求摩托化、飞机大批使用与炸药普遍爆破,这些因素的发展,防御战斗的组织和实施不得不发展许多新的手段。为免遭火炮和迫击炮等的歼灭射击起见,德军就把步兵撤到第二道堑壕甚或撤到第二列阵地组织抵抗。这样一来,防御前沿实际上已转到纵深或转到预先构筑的阵地去了。 从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现代火器的威力足以使防御者不能扼守前沿,如果前沿业已被进攻者观察之时,因此,在将来战争中必然会发明足以掩蔽前沿使其不被进攻者观察和射击的各种手段。进攻者推动火器的进步,主要是运用来施行大量的火力突击与增强自行炮兵与坦克所装备的火力。而防御者则加强防坦克的炮兵的质量和数量以抗击之,其战士也装备有各种防坦克的火器和自动枪而强化其单个的火力。这种单个火力的强化,尤其是防坦克火器的强化,在将来的战争中成为不可不估计的因素。 刘伯承在叙述现代防御手段发展的状况时强调了如下几点: “其一、多数地带,多数阵地和多数堑壕; “其二、人工障碍物尤其是爆破之威力与数量的增大; “其三、单个火器特别是防坦克火器之威力与数量的增大; “其四、远射火力的强化及其数量的增多;。 “其五、防御者运用快速军队(坦克与自行炮兵)在防御地带内的机动; “其六、运用快速军队迅速构成防御地区。” 刘伯承的这部编译作品的重点是对筑城地带突破的研究。他在书中对比分析了第一、二两次世界大战突破筑城地带的战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役对坚固阵地的突破很少成功,或者完全不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防守一方能及时调来预备队恢复其抵抗的态势。然而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对筑城地带的突破,却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战例。成功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突破样式。“任何战役的成功,首先确定于进攻者在主要突击方向集中有优势的兵力。如果在突破地段能使防御者不易调兵恢复其抵抗的态势,那就成为很好的突破样式。突破的本身仅只是进攻战役开始的步骤。因此,突破的样式必然是能够保障突破后的进展。在特续的战斗和战役的条件之下,军队兵器与资材的供给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对采取何种突破样式的问题,刘伯承根据苏联军事学者的观点心综合得出了下述结论: “其一、从两个方向施行向心的钳形突击,应成为突破防御地带最有利的样式。 “其二、突破应使用强大兵团,基本上是集团军,在十至十五公里的正面上施行之; “其三、但是在辅助的进攻方向也可以较小的兵力在较窄的正面上施行突破。有时即使在主要的进攻方向,然而受到地形复杂的限制(例如山地,森林和湖沼等地域),也不能不使用若干较小的部队在几个较窄的地段上施行突破。在这样的场合,就必须使各个突破口赶快会合起来而成为一个宽大正面的总的突破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