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
五三 |
|
10月5日,老爷岭的敌人不得不放弃主峰,向北逃窜。老爷岭立即被我太岳部队占领。与此同时,太行部队在磨盘岭和五(山赞)山也挫败了敌人。彭毓斌见势不妙,决定放弃增援长治计划。为了迷惑我军,他命令大队佯作甫进,辎重后勤和指挥机关却向沁县方向北逃。但我刘邓首长很快识破了敌人的企图,当即命令太岳部队追上并赶在敌人前头,切断了敌人退路,迫使敌人停滞在囗亭以南地区,以便围歼。10月5日黄昏开始,太岳部队二十团冒雨爬山抄小路急进,于当夜10时左右赶到土落村南截住了敌人,他们立即占据有利地形,修筑工事,控制河口,切断公路。6日拂晓,集结在阵地前的两万多逃敌借助密集的炮火发起了连续冲锋,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恶战,但二十团的英雄们一次又一次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敌军的集团冲击一连八次。都未成功。二十团牢牢地固守着阵地,为大部队赢得了时间。6日傍晚,太行、太岳、冀南各路大军分别从左、右和后方围拢上去,将敌装进“口袋”。随后,各部队同时出击,经过激战,两万多敌人除少数逃回沁县外,其余全部被歼,敌副总司令彭毓斌被击毙,炮兵司令胡三余、四十六师师长郭溶、四十九师师长张宏,六十六师师长李佩膺等数十名高级军官就擒。 下一步倒霉的该是史泽波了。 困守长治、渴望援军解围的史泽波,初闻阎军两万援兵南下消息的时候,曾向部属转发过阎锡山从太原发来的所谓“上党必争,长治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灭”的电令、想借此稳定军心,也给自己壮胆。史泽波曾组织“敢死队”拼命突围达17次之多。当援军被我歼灭后,长治之敌成了惊弓之鸟,完全丧失了坚守的信心。为了保存实力,阎锡山又急令史泽波趁我军主力尚未南返之时,赶快撤离长治向西突围,企图横穿我太岳区逃回浮山、翼城。10月8日黄昏,史泽波趁着大雨浓雾,偷偷弃城向西逃窜。然而,敌人的这一步棋,早在刘邓意料之中。为全歼长治之敌,在敌刚刚弃城西逃之际,我军即在打援部队中组成了两支精干部队对其平行追击。这便开始了上党战役的第三阶段,追歼逃敌。 太行纵队的两个团不顾疲劳一路尾追,于10月10日在沁水县的香沟率先追上了敌人的后卫部队,激战1小时后,俘敌700余人,把敌人的尾巴吃掉了。然后追到大庙庄地带,咬住了敌人的主力部队,又在大庙庄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与此同时,远在襄垣的太岳纵队亦接到命令,要他们赶到东峪、西峪一带截住敌人。太岳部队随即从土落村出发,用最快的速度,沿吾元、张店急进。当他们赶到东、西峪时,不料敌人已经过去了,于是部队又兵分三路:二十一团走梁山、二十团和三十八团走山谷、七七二团单独沿张店、将军岭、马壁一线绕大弯子插过去。终于在沁水县的桃川附近堵住了敌的逃路。10月10日,七七二团和敌人在将军岭打响,太岳部队其余3个团也于11日拂晓在佛庙岭投入战斗。此时,在大庙庄和敌人激战的太行纵队也尾随而至,敌人被包围、压缩在桃川一带。 10月12日下午3时,我军发起总攻,只用3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敌军除少数先头部队逃跑外,大部被歼,连史泽波在内的近万名官兵都当了俘虏。至此,历时30余天,共歼敌13个师、3.5万余人的上党战役胜利结束,除沁县外,晋东南地区全部解放。 战后,我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将军接见了史泽波军长,向其交待了党的俘虏政策,并问他“你认为你们这次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败军之将史泽波感慨道:“抗战八年中,贵军在上党地区和日军作战,日本投降后,我们来抢占地盘是不对的,不过没想到失败得这样快,真是天助你们!”陈赓将军回答说“你讲对了!《水浒传》上说梁山泊好汉们‘替天行道’,我们也是‘替天行道’,我们的‘天’,就是人民。我们依靠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军,也依靠人民打败了你们。历史证明,与人民作对,必然要失败!希望你今后能为反对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做些贡献”。这些话深深触动了史泽波的心,我党的俘虏政策也给了他生的希望,后来他领衔联合上党战役被俘的高级将领发通电揭露了蒋阎挑起内战的罪行。 我军在上党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给蒋介石发烧的头脑泼了一桶冷水。这一战,打破了蒋介石、阎锡山企图迅速占领全华北的野心,也打乱了国民党内战的日程,加强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迫使蒋介石在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毛泽东对这次战役的胜利给予了高度评价:“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地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13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就定了,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13个师全部消灭。他们进攻的军队共计3.8万人,我们出动3.1万人。他们的三万八千人被消灭了三万五千,逃掉两千,散掉一千。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胜利了,来谈上党一战,是很轻松的。而当时刘伯承和邓小平可并不轻松。 无论现在和当时,人们都很难想象上党这样一个仗怎么能打胜。因为当时刘邓大军困难重重。可以说根本没有打这种大仗的资格。从这方面说,当时蒋介石以及阎锡山,那样趾高气扬,其势汹汹,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首先,刘邓大军的主力是临时集结起来的,虽然多数是老部队,但是在此前长期的抗日战争中,都是作为骨干团分散在各个军分区作战的,主要是打游击,现在却要马上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还要攻坚,进行许多城市的战斗。其次,编制不充实,特别是装备极差,弹药奇缺。整个参战部队只有6门山炮,新战士大多只有大刀长矛。 事后刘伯承在《上党战役中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中写道:“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连续的城市战斗(村落战),才能消灭之。此种战斗是一种精细而不痛快的技巧战斗,决不能粗枝大叶,用密集队形一冲了事。”最后还特别讲到弹药:“千万节用弹药,不得丝毫浪费,同时要拾缴弹壳,不得散失,这点实行与否,应以之来测验指挥员之政治责任心。” 好几位刘邓部队的老同志曾亲眼看见,在一片河滩上,刘邓和张际春副政委检查一支部队,看战士们携带的弹药:除了手榴弹,最多的只有五颗子弹,有的只有两颗、三颗。 李达将军也写文章说过:一天夜里,他和陈锡联将军陪同刘师长到前沿部队视察。刘师长听到枪声特别稀疏,虽然他十分清楚弹药缺乏,还是怔了一下,问为什么枪声这么稀少。“陈锡联答道:‘现在每个老兵只有五发子弹。我们正想办法抓俘虏,抓到一个阎锡山的兵,可以得到两百多发子弹。他们每个兵都携带有三百发子弹,一百发自己使用,两百发是送到长治去的。’” 刘邓大军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打了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仗。这个大胜利不仅打出了个《双十协定》,而且锻炼了部队,补充了装备。后来刘伯承回忆说:在上党战役决战中的磨盘岭、老爷岭,他亲眼看见战士们就凭刺刀手榴弹打败了敌人。他心里想呼喊“我们的战士多伟大!把上党战役打胜了,这一来子弹也有了,大炮也有了,就积下了下一次邯郸歼灭马法五全军七万人的本钱。”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