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徐向前 | 上页 下页 |
四六 |
|
一场攻心战,在苏家埠四周展开。 红军战士用铁筒喇叭高喊:“白军弟兄们,快投降吧,穷人不打穷人,不要替地主、军阀卖命了……” 俘虏兵拉着嗓子高喊:“我们从合肥来的援兵,都被红军打垮了!总指挥都被红军捉住了!弟兄们呀,别抵抗了!红军不杀人,给好吃的饭……” 奇迹,又非奇迹出现了:5月8日苏家埠敌军指挥部,派人送出信来,说准备投降。王宏坤在《苏家埠四十八天》①一文中记述了敌人最后投降的情景: ①《苏家埠四十八天》,见《星火燎原》第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下午两点多钟,敌旅长带着团以上军官来到我们师部——那座祠堂里,依照官级大小,低头排列在屋檐下。我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围攻苏家埠的部队,接受了敌人的投降,并宣布了四项条件:第一,不准破坏武器;第二,枪支捆扎好以后,按照部队序列,挨次交出;第三,军官全部集合,各连由师爷负责办理缴枪事宜;第四,部队按指定地区集结,不准乱跑,不准抢劫……” “……我们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老百姓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来慰问我们。四十多天以来,这些新区的群众已经和我们相处得很熟了。 “这时候,得到消息说,韩摆渡的敌人,也因为援兵被歼,缴枪了。我们出击皖西的战役,全部胜利结束了!” 四十八个日日夜夜,徐向前和他的战友们,熬红了眼,走肿了脚,不知流了多少血汗。战果辉煌啊!共歼敌三万余人,俘虏敌总指挥一名、旅长五名、团长十二名;缴获步枪一万五千余支,机枪二百五十多挺,山炮四门,迫击炮四十多门,电台五部,其他军用品堆积如山。 红四方面军的战将们,齐集在总部驻的一个祠堂里。徐向前和政治委员陈昌浩,召集大家又在部署新的战役。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等人,先后到来。最活跃的人物,一个是陈昌浩,另一个是陈赓。他们一个爱唱歌,喊几嗓门京戏;一个爱说笑话。把“死人说活、哭者说笑”的陈赓,又在人们中讲着他的新笑话。空前的大胜利,使这些战将们变得像孩子似的天真。一阵说笑过后,大家又严肃起来,绷着脸,瞪大眼,看着地图,听总指挥徐向前讲下一个战役的设想:挥师西进豫南,在潢川、光山地区,再打个大仗。 红军在皖西苏家埠地区作战期间,敌二十路军进驻到潢川,趁机南犯,占领双柳树、仁和集地区,准备继续向前推进。 徐向前决心在那里发起第四次战役。会议讨论很热烈,没有反对的意见。前三个战役的胜利,使人们认识到徐总指挥是可以信赖的。此时,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张国焘又不在现场,大家说话更无多少顾虑了。苏家埠战役的结局,证明张国焘在军事指挥上远不如徐向前英明。 5月下旬,正当红军西进路上,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5月23日给徐向前等红军将领发来一份贺电,祝贺苏家埠战役的伟大胜利。电报中说:“你们的胜利给予全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运动无限的兴奋!” 6月12日,徐向前率红军抵达光山南部。红军行动之快,保守秘密之好,使敌人为之惊恐。敌第二十路军军长张钫还正在梦想南下,他的部队突然陷入了红军分割、包围之中。于是,一场大战又在潢光地区展开。 潢川、光山战役,仅仅五天,从6月12日开始,到16日结束。徐向前指挥红军三个师在光山以北、潢川以南的璞塔集、彭店、双柳树、仁和集等地区,以分割包围、机动作战的战法,歼敌正规部队八个团和反动民团近万人。 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中旬,徐向前组织指挥的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和潢光战役,四战四捷,共歼灭国民党军六万余人。 四大战役的胜利,使蒋介石准备向鄂豫皖红军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彻底破产。红军在作战中发展到四万五千多人。 根据地扩大到四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达三百五十多万,鄂豫皖革命斗争发展到极盛时期。也正是徐向前军事指挥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俗话说人“三十而立”,徐向前这时三十岁刚过半年啊! 〖18.白雀园“大肃反”。徐向前呼叫“刀下留人”,却没能挽救他妻子一命〗 军事上的胜利与失败,不单是武器与勇气的决斗,它包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张国焘被红军近年以来的节节胜利冲昏了头,对形势作了极为错误的估计。他认为“目前已根本消灭‘围剿’”,正是红军“进到消灭敌人包围的时候”。徐向前等军事将领,不同意这种认识,但正确的意见被张国焘等否定了,结果,红军不停地进攻,到处被动,伤亡日益增多。 使红军战斗力损伤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的肃反扩大化。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说:“白雀园‘大肃反’,是鄂豫皖根据地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一页。将近三个月的‘肃反’,肃掉了两千五百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十之六七的团以上干部被逮捕、杀害,极大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大肃反”的直接决策者是张国焘。 张国焘这位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坐在十二人之一的代表席上,和陈独秀并列当选为中央局委员,任组织部主任。1922年1月曾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与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列宁见过面、谈过话。他两次出任中央组织部长,是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第六届政治局委员、常委。1931年从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回国后,就来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么经历不凡的大人物进了大别山,好像半个皇帝驾到,红军指挥员高兴,党和地方政权领导人高兴。大家说,这下根据地和红军要大发展起来了。谁知这位张主席一上任,连烧三把火,把党心烧乱,军心烧散。 第一把火,所谓的“调整组织”,把中共鄂豫皖特委撤销,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军事委员会,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是张国焘。党政军大权在一身,把他认为不行的干部撤换下去。 第二把火。所谓的“反右倾”。他打着反“立三路线残余”的旗号,给一些领导人扣上“右倾”、“反对四中全会”、“反对分局”的帽子,把徐朋人等开除党籍,开会批判了红四军军长曾中生等的“错误”。 第三把火,就是大规模地展开“肃反”运动。从白雀园开始行动,越演越烈。“肃反”的烈火,很快燃遍大别山区,烧到红军各部队。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