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周恩来传 | 上页 下页
二一


  在胜利地进行抗美援朝的同时,国内完成了土地改革、剿灭土匪、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稳定物价、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等重大任务。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六日,周恩来指出当年度财政总概算的实施方针,就是既要照顾到国防建设的紧急需要,又要保证物价继续稳定,使前方的胜利和后方的稳定结合起来。后来,他把这一思想发展成为“既要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要保证国内物价的稳定,同时还要照顾国家的重点建设”。把“战争胜利、物价稳定、进行建设”作为一九五二年的要求。毛泽东概括成为“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后,周恩来指出:关键在“稳”。一九五〇年市场物价稳定,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一九五二年工农业总产值八百二十七亿二千万元,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七点五,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三六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其中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一百四十五,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八点五。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产量为一百三十四万九千吨,粮食产量为三千零八十八亿斤,棉花产量为二千六百零七万担。这一年,国家财政收入为一百八十三亿七千万元,支出为一百七十六亿元。职工平均工资比之一九四九年增长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农民的收入也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了。重要的工业企业银行、铁路等国民经济的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起着主导的作用。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基本上消灭了;平息了匪患,消灭武装匪徒二百四十多万人,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全国修复和新建铁路通车线路二万四千多公里,公路十二万七千公里。土地改革除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彻底推翻了长期统治和压迫中国农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工农联盟,为进一步建设创造了条件。

  【九、意气风发的十年】

  人民的总理周恩来,是全国人民的总管家。从内政到外交、内政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他无所不管,而且处理每一项工作都十分认真细致,井然有序。从建国到一九五六年,周恩来意气风发,才华四溢,为共和国工作的各个方面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在内政方面,他处理的许多工作中,最繁重的是经济。

  周恩来常说,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外交的目的是什么呢?内政又为了什么呢?外交就是要争取造就一个和平、稳定、内外交流、互通有无的国际环境,内政是要建立和开创一个团结稳定、民主和谐的局面,而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把我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早在一九五〇年的时候,我国就聘请了苏联计划统计专家来帮助进行研究和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二年八月,周恩来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草案)》。这个草案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经济概况,五年建设方针,五年建设的主要指标和项目,长期建设的准备工作,请苏联援助等事项。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是中国长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

  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五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去莫斯科。代表团成员有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等。这次去苏联商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我国的“一五”建设计划问题。二十日,代表团到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愿意尽力在工业资源勘探、设计、工业设备、技术资料和派人到苏联留学、实习等方面,给中国帮助,他指定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维辛斯基、库米金组成苏联政府代表团,同周恩来等商谈。九月三日,斯大林约见中国政府代表团,继续谈中国的五年建设计划和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他说,中国三年恢复时期的工作,给他们印象很好。制订五年计划,要有后备力量。由于中方原来提出的“一五”时期工业增长速度每年平均是百分之十八,斯大林建议“可降到百分之十五”。他表示愿意为中国实现五年建设计划提供所需要的设备、贷款等援助,同时派专家来帮助中国建设。斯大林的谈话,为苏联援助中国经济建设定了基调。周恩来、陈云先期回国,具体援建项目,由李富春领导,继续同苏方面谈。这次商定,苏联援助中国九十个建设项目,加上在此以前苏方答应援建的五十一个项目,共为一百四十一个项目。后来,援助项目扩大为一百五十六项。

  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决定,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这一百五十六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六百九十四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

  这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作报告说:“我国经济恢复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已经到来,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就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了。”一九五三年二月四日,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分析了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号召全国人民投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他说,现在,我国除台湾外已经统一,官僚资本的企业已经彻底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在工业和批发商业方面国营经济已占优势和领导地位,全国银行已由国家统一管理;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经济在国家领导扶助下已开始改造,全国工农业生产不仅全部恢复,而且一般已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交通运输、国内贸易发展较快;国家财政收入已经平衡,全国物价已经稳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一切,为我国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