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袁隆平传 | 上页 下页
一六


  “李森科在某些方面不仅表现了机械唯物论,有些东西还表现了他的主观唯心论。对于任何学说都需要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高山不弃寸土,大海不厌细流,实事求是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袁隆平聆听着鲍教授的教诲,连连点头称是。鲍教授问他:

  “看来你对遗传学的研究很深人,你为什么要这样深人地研究遗传学呢?”

  “我正在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试图利用杂交优势使水稻种植达到高产。”

  鲍教授赞同地点点头,而后,又意味深长地告诫年轻人说: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然,这是指人性而言;可是,对于白花授粉的水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搞杂交水稻,改变水稻固有的本性,其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年轻人,你要有冲破重重困难的思想准备啊!”

  袁隆平依旧虔诚地点点头。接着,老教授转变话题,说:

  “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进程的事业,也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年轻人,我好羡慕你啊!”

  听了鲍文奎教授的一番教诲,袁隆平深受感动。“学,然后知不足。”他带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告别了老教授,匆忙赶回安江农校,更加坚定、更加专心致志地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返回安江农校的一个黄昏,袁隆平在幽幽浮动的梦境里,看到在白雾蒙蒙、水天相连的地方,飞来一只洁白的鸟儿,鸟儿飞经的天空中,飘落下来一粒粒稻谷,那一粒粒圆润润的稻种,播入了灌满春水的稻田里。

  不久,秧苗出水了,长高了,拔节、抽穗了……那一株株雄性不育系的株苗呈现在眼前了……

  后来,那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是那么惬意,那么惊喜!

  他醒了,原来这是一个梦,是一个非常美、非常美的梦!

  【第八章 他永远的伴侣】

  江南的雨,总是没遮没拦地飘飘洒洒,淅淅沥沥地落在橘子树上,落在苦楝树上。

  雨中的袁隆平,头戴一顶斗笠,斗笠被打出扑扑的响声。破旧的斗笠漏水了,他只好取来田头放着的那把黄油纸伞,张开伞向雨中走去。

  雨天,人们纷纷从田间返回家。可是,袁隆平却打了雨伞急匆匆奔向他的试验田,他要在雨中观察秧苗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他撑着雨伞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望着雨滴一点一点地打在一株株稻棵上,打在正在扬花的稻穗上。

  这时,北面不远处的江面上,快乐的鸭子在江面上游动、潜水,时而仰起脖子吞食着水中的捕获物。他问鸭子:

  “这该是你们最快乐的时光吧!”但鸭子不会说话,只是“嘎,嘎,嘎”地欢叫着,像是对他的回答。

  夕阳西下,鸭子在江水里拍着翅膀,

  “嘎,嘎,嘎”地呼叫着邀伴归窝了……

  小燕子一双双,一对对,擦着江面,在细雨斜风里箭一般地穿梭……

  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生活原本如此美好!

  他以一双双快活的小燕子作为自己的对照物,想到自己却是孑身一人。他周围的同事总是催促他说,若有合适的,就早些成婚吧,都30多岁的人了,工作一天回到宿舍,空荡荡的,冷锅冷灶的,衣服、被子没人帮你缝,脏了没人帮你洗,让人看着觉得怪心疼的。可袁隆平对自己的婚事总是不着急,他说,忙啥? 单身一个人不是很自在吗?

  人各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遭际。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个人的出身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窥视着阶级烙印,所以一个人命运、前途的好坏是与这个人的出身相关联的,婚姻问题也不例外。

  早在1956年,袁隆平曾经被派到黔阳一所中学去代课。因为袁隆平学识渊博,性格随和,有着满肚子的故事和笑话,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看在眼里,爱在心里。可是,后来她听说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曾经在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任科长,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袁隆平本人在反右派斗争中又被定为“中右”,她就再也不敢登袁隆平的门槛了。

  谈到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对袁隆平来说,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学校当局曾号召全体教师“大鸣大放”、

  “引蛇出洞”,但袁隆平却没有参与。用袁隆平的话说,他的兴趣在水稻,虽然他说话直爽,但是终于“滑”过去了。只是被内定为 “中右”。

  在此后的岁月里,袁隆平在谈女朋友时,常常有些自卑,生怕别人说他出身不好,也忌讳别人问他的出身。似乎那个“历史反革命家庭”成了他身上的一块疮疤,一个挥之不掉的短处。他害怕别人触它,揭它。他的婚事就这样被耽搁着。好在他善于在精神世界里开拓,善于避开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而获得至善至纯的精神慰藉。

  就这样,袁隆平安于湘西贫困山区一个普通农校教师的岗位。他善于节制自己的一切欲望,总是把“节制”提升到一个知识分子美德的高度。所以,他无论遇上什么样的逆境,总是安之若素。

  每当夜深人静时,寂静的校园里回荡着悠扬的小夜曲。那优美动听的琴声,出自何人之手?哦!出自那位多才多艺的青年教师袁隆平之手。同学们渐渐地传开了,袁隆平的学生邓哲曾为这优美的旋律动情。

  邓哲才貌出众,曾是安江农校学业成绩很优秀的学生,爱好文艺和体育,还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1959年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黔阳县西路口的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婚姻问题上,曾一度陷入苦恼之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