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 上页 下页 |
八六 |
|
叶剑英同4位代表商谈历时一个星期。接着,毛泽东和周恩来又在西柏坡接见了他们,就和平谈判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毛泽东并请代表团转交给李宗仁一封信。2月底,代表团返回南京,被各界称之为“和平使者完成了使命”。4月1日,中共同南京政府经过3个月的反复联系、商讨的和平谈判,终于在北平举行。谈判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1日至12日,双方代表就各项问题广泛进行商谈,其中主要的是战犯问题和人民解放军渡江问题。中共代表坚持无论和谈成功与否,人民解放军都必须渡过长江。 但在战犯处理、对待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人员以及联合政府组成等问题上,中共代表表示可以照顾到国民党各方的情况,给予宽大处理。在谈判过程中,叶剑英还以北平市长身份,就北方和南方之间恢复通航、通邮及商业联系问题,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交换了意见,欢迎他们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4月13日至15日,谈判进入第二阶段。中共代表团在吸收南京政府代表团提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经过双方会商,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中共代表团宣布4月20日为南京政府最后签字日期。 4月20日,南京政府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样,叶剑英同中共其他几位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命便告结束。 南京国民党政府虽然拒绝和平,但它的下属并不都是铁板一块。叶剑英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争取尚未解放地区的国民党将领弃暗投明。他听说原国民党北平市警备司令周体仁,要求回云南老家,便设宴款待,并请他带信给过去在云南讲武学校的校友、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劝他认清形势,顺应潮流,靠拢人民。卢汉在昆明认真考虑了叶剑英的传话,并设法通过关系,与叶剑英取得联系。1949年冬,在人民解放军大举进军西南的情况下,卢汉决心起义。起义前夕,他派出亲信取道香港到达广州,向叶剑英汇报起义打算。叶剑英立即将情况转报中共中央,中央很快作了具体安排。 12月9日,卢汉率云南国民党地方组织、政、军系统成功地举行了起义,云南人民获得了和平解放。在云南起义前后,叶剑英还派人争取了过去在粤军中的老同事、国民党军第十八兵团中将司令李振,在成都前线起义,加速了国民党军队在成都战役中的失败。 ※第二十五章 解放广东 一、“泉水” 1949年7月,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广东、广西地区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导,决定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8且1日,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华南分局隶属华中局领导。随后,中央和军委又任命叶剑英兼任广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军委还决定,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独立兵团,由第四野战军统一指挥,在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带领下,向广东挺进。叶剑英离开北平之前,毛泽东几次找他谈话,就解放广东、广西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告诉叶剑英,这次南下,先到江西赣州同四兵团、十五兵团负责人及方方等人会合,然后召开会议,着重解决好党、政、军领导机构的组成和各级干部的配备、解放广东的作战步骤、接收及管理广东的各项政策、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团结问题,要求叶剑英和南下的同志,对原华南分局及各级党委在广东工作的成绩要有恰当的估计,要处理好南下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同当地干部之间的关系。 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了南下的准备工作情况。他觉得干部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并风趣地说:“主席,华南解放晚,别处都把干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给我们的干部太少了,好比我们客家话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后剩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么办?” 毛泽东一听笑了。他借叶剑英的比喻,也很风趣地回答:“‘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泉水嘛。”①毛泽东话音刚落。两人开怀大笑起来。叶剑英心里明白,毛泽东讲的“泉水”,是指以方方为主要领导的原华南分局、两广纵队和人民群众,在那里蕴藏着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 毛泽东要求叶剑英自力更生地解决干部问题,同时也指示中央组织部尽力为华南多分配一些干部。中组部从北平、山东、华北军大及一些大学生中,挑选了一大批干部,陆续输送到华南。 ①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2年6月30日。 二、赣州会议定大计 1949年8月9日,叶剑英离开北平南下,经武汉、九江、南昌等地,于9月上旬到达江西南部的赣州。赣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发源于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贡水和章水,在这座城边汇合,成为赣江。此城距广东北部边境约百余公里,是江西至广东的要冲。在叶剑英到达赣州之前,参加解放广东的军队、地方的负责同志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也部陆续到达赣州会师。他们之中有: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负责人陈赓、郭天民、刘志坚;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负责人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两广纵队负责人曾生、雷经天等。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重任在肩,都感到格外亲切和激动。他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广东城乡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始进行紧张的运筹。 军事行动,是摆在众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9月7日,叶剑英首先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敌情,制订广东战役作战方案。根据从各方面获得的情报,广东守敌连同由闽、赣逃粤的国民党军第十二、第四兵团在年,共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余汉谋指挥。其第四、第二十一两兵团共7个军,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企图阻止解放军南进;其第十二兵团的两个军位于潮安、汕头地区,策应粤北作战;另有两个军位于湛江、海南岛,保持其退路。叶剑英和陈赓等人根据敌情,决定:依照军委意图,先消灭北江、东江一带国民党军队,进占曲江、惠阳,创造条件,争取和平解放广州。如果国民党军队在广州顽抗,则坚决以武力消灭之。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各部队必须于9月底以前到达预定地域集结。十五兵团集结于江西南部的南康、信丰地区;四兵团集结于广东北部的南雄、仁化、汝城一线;两广纵队集结于江西省兴国县以南地区。 作战会议根据敌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如果敌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线顽抗,四兵团主力则沿粤汉路向南攻击前进,十五兵团则由集结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区,断敌退路,争取歼灭国民党军4个军的兵力。两广纵队经惠阳向南迂回,并相机占领惠州,视情况必要时以一个军加强之。原华南分局领导的地方武装则积极向潮汕方向佯攻,牵制与迷惑敌人。二是,如果国民党军集中兵力据守广州、虎门等地,四兵团则沿粤汉路南下进至广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团进至广州以东,两广纵队插至广州以南,截断广州、虎门之间的联系,合力聚歼广州之敌。 作战会议之后,叶剑英与陈赓联名将战役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于9月12日由毛泽东复电叶剑英、陈赓:“两兵团第一步集结并休息数日,第二步齐头进至曲江、翁源地区并休息数日,第三步协力夺取广州,除此以外均同意。”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根据军委的指示,立即部署了军队的行动。 关于军队的指挥问题,第四野战军总部在7月下旬曾指示,由四兵团军、政首长指挥两兵团的行动。自叶剑英到来以后,两兵团负责人一致请他统一指挥。叶剑英考虑到自己是分局第一书记,不仅要管军队,还要管地方的事情,难免分散精力,便仍坚持由陈赓统一指挥两兵团和两广纵队的作战行动,并将这一意见上报给中央和华中局,得到批准。至于军队系统和华南分局的关系,各兵团负责人都表示接受华南分局领导。凡属带方针性问题和全盘计划都提交分局讨论,以取得党、政、军、民的一致配合,不再另组前委。 野战部队的行动计划确定以后,叶剑英又同方方一起,制定了广东地方武装配合作战的计划。该计划对潮汕、惠州、西江南北岸、茂名等地的配合作战问题,作了具体布置。叶剑英、方方向广东各区党委强调:“此次华南解放战争,是华南最后彻底解放的一战。各地务必在党、政、军、民中,充分动员,做好参战、支前工作。”① ①叶剑英、方方:《关于解放广东部署给各区党委的指示》,1949年9月15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