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盐碱大王李烛尘 | 上页 下页 |
三二 |
|
李烛尘爱才又善于育才、用才。“永久黄”团体无论经济困难到了何种地步,所办的小学、文化补习班和技术补习班,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如此,每年都还要选派一两个人到外国进修,尽管这笔开支不小。 为了使“永久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四处搜罗人才,曾多次到京津各大学工学院求贤,聘请品学兼优,学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到“永久黄”来当技术员。这些聘来的大学生稍加锻炼,都成为了车间、工厂的技术骨干。后来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顾问的于延辉先生回忆当年“久大精盐公司”的情景时曾激动地说,那时的“久大丫充满生机,催人上进,是培养人才、锻炼青年的熔炉。这些知识渊博、富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科技专家,都是“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说到名利淡如水,有一则很感人的事。那是抗战初期的1938年,芜湖沦陷,当时久大精盐公司在芜湖的负责人鲍雁宾先生冒着战火硝烟,亲携库存余款10余万元,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将钱送往四川的总公司。一斑窥豹,可见该公司员工素质。 在爱才方面,范旭东是一代先师。早年他就提出过:“我们必须引进多数奋发有为的新人物,以为新陈代谢的准备。”用人之道,以德为本,李烛尘的创业史中,清廉、俭朴、律己成为了他们的厂训,所以后人曾这样来形容他们:“滚在钱中不识钱”。 强将手下无弱兵,人所共知的冀鲁制盐能人“八大将”,就是李烛尘先生统筹内迁时,弃家运送器材,言传身教,带出来的一批新的生产业务骨干。“永久黄”团体的部门负责人均来自各机构,八方汇拢,各有专长,埋头苦干,又在新条件下创新,且为引进的一批当地青年亦工亦学的良师益友。这些都是李烛尘先生爱才求贤的思想在实际中的反映,同时这些爱才求贤举动也被设身处地的新闻界人士称之为“酸甜苦辣俱尝遍,一味艰难只是盐”的公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烛尘先生常说:“事业的基础是人才。有了人才,一切事情好办,没有人才一事无成。”李烛尘和范旭东他们出类拔萃的地方,在于他们具有“人才学”的思想。他们的人才思想,体现在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954年春,李烛尘和一位老朋友聂和庭在天津市工商联的办公室里谈到人才问题时,讲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令在场的人记忆犹新。李烛尘先生说,一部《三国志》曹操一生只称许刘备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事实上刘备闯荡大半生,在没有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前,是穷困潦倒,无立锥之地,无可用之人,关羽张飞虽勇冠三军,因无谋策韬略之人才,亦无济于事。自队有了诸葛亮,《隆中对》确立了魏、蜀、吴鼎足的战略思想,刘备才拥有荆盖,建立了蜀汉政权,这是人才学的范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百里奚居虞而虞之,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其实,这就是知人善任的问题。 李烛尘坚信,事业的基础在于人才,他先后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著名大学相约,每年在各校的毕业生中遴选精干人才进厂,先安排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学习,使他们熟悉永久事业的全貌与实质,同时又在多方面考察各人的实际才学与能力,然后具体分配使用。 李烛尘在注重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亲自操持举办职工文化补习班,开办了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并常常利用工作之余亲自为职工讲课。为了减轻职工经济负担,补习班和职工子弟小学都免费教学。 有一个关于李烛尘用人的故事。 一个叫王绵五的湖南浏阳人,大革命时期曾任革命根据地江西铜鼓、修水两县税务局长,颇受毛泽东的器重。“马日事变”后,他的妻室儿女全部被国民党捕杀,王绵五只身逃到天津,为李烛尘收留使用,改名王子百。那时,范旭东和李烛尘正创建水利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国首创制碱工业。制碱必需的原料石灰石,是从唐山开采运送到塘沽永利制碱厂使用的。 由于永利制碱公司生产的纯碱质量好,利润高,极为国内外人士注目。冀东地区的军阀、官僚、流氓、地痞,多方刁难、勒索及阻止在唐山采石,致使永利制碱公司的生产受到很大威胁,甚至完全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李烛尘起用了王子百,终于使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得以解决。 王子百早年参加过赤卫队,很讲义气,办事忠诚。他受命到唐山后,做了很多与各方调和、折衷说理工作,无奈地方恶势力太大,根本不听这一套,看来问题非人情说理所能解决。王子百迫不得已,在得到李烛尘的支持后,在唐山依照“青红帮”的办法,“开山收徒”,成立帮会组织;并组织自己的武装,有“敢死队”40人,每人发枪一支,目的当然是保卫矿山正常开采及运输,用以对付那些军阀、流氓、恶霸。这样的办法收到了实效,矿石得到顺利开采,为永利制碱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永利得以立足,制碱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开山收徒”、“自立武装”是针对当时国家混乱,军阀、流氓、恶霸专横跋扈的特殊情况,采取的一种“以暴制暴”的极端措施,实属无可奈何。王子百当时那种行侠仗义之举,曾震动一时,妇孺皆知“唐山王”,使冀东军阀亦对他束手无策。 王子百还有一段有趣的事。那是1937年,由于李烛尘所在的永利公司总管理处设在法租界内,也由于李烛尘是一位知名人士,日方对他的不合作态度,非常恼怒”,但还不敢加以迫害。可李烛尘的行动却在日方的多种监视之下。李烛尘心里非常明白,他想该如何脱离这种境地呢!他找到了王子百。当时,李烛尘决定离开天津南下,他找到王子百,要王子百想办法安排他_南下事宜。 此时,日军已在车站码头等重要关口和繁华地带进行秘密盘查,经常是无事生非,同时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天津各界要人离津。王子百多年与地方势力打交道,各处都有些“拜把”兄弟。他设法搞到几张英国轮船船票,把所经路线安排妥当,又为李烛尘弄到一份假身份证明材料,将李烛尘乔装成一位南方商人。一切办理妥当,王子百亲自掩护李烛尘躲过密探盯梢,悄悄地离开了永利制碱公司的总管理处。一路很顺利。当他们来到码头关卡,临上船时,人家都有些紧张,恰在此时,王子百发现李烛尘随身携带的皮箱上贴有从前用过的题名标签,“李烛尘”三个大字赫然在目。王子百急忙一把撕下,随手丢进了海河。幸亏盘查的日本宪兵未发现。一场虚惊,所有的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这次李烛尘安然登船转向南下,不能不说是王子百的一次大功劳。对于这一点,李烛尘深深感到甩人的重要,用人的特长也尤其重要;同时也对王子百日后更念旧情,主持正义、公道。 1956年肃反运动开展时,永利公司已迁往北京。王子百被人检举是“青红帮头子”、“恶霸”、“反革命分子”等,而被捕入狱。在王子百入狱期间,李烛尘四方呼吁:“王子百是永利制碱公司事业的奠基有功人员之一,他‘开山立堂’招徒与恶势力作斗争,都是我支持的。没有他的辅佐,制碱原料是出不来的,如果逮捕王子百,首先应当逮捕我,如果王子百有罪要判刑,首先要判我的刑。”经人民法院一年多的调查,证明王子百无罪,以“不起诉”处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