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盐碱大王李烛尘 | 上页 下页


  张羽一根一根地抽出干柴,一根一根地抛向大海。大海开了锅,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张羽不停地煮呀,煮呀。他的身上烤出了汗,他的手上烧出了泡,他的脸熏黑了,他的头发燎焦了。一连煮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海煮干了。海底只剩下白花花的盐地和黄灿灿的宫殿。

  张羽大声喊道:“龙王,海煮干了,快还我龙女!”

  龙王只好乖乖地放出了龙女。龙女兴高采烈地跑到张羽身边。

  两人终于结成了幸福的夫妻。

  ……

  今天,雄心勃勃的李烛尘也是前来煮海的。不过他的目的不是煮服龙王、煮回龙女;他是要煮出中国的精盐,煮出一个中华民族的化工王国。眼前的大海寄寓着他灼热的理想,奔腾着他毕生的事业,跳跃着他闪光的生命。李烛尘多想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呐喊:“大海呀!我们,新的一代煮海人来了!”

  是的,李烛尘已经在心底呐喊了,和他的知己、他的同志、他的总经理范旭东一起,在心底发出了他们共同的呐喊。

  * * *

  1918年7月,李烛尘乘着一条邮轮,从日本回到了北平。离开祖国已经6年了,他要重新熟悉国家的情况,他要寻找一个可以大展“实业救国”宏图的工作。

  朋友们纷纷前来探望。一位在上海美孚公司工作的朋友特地写信来,约他去当买办。李烛尘拒绝了。他觉得中国缺的不是为外国人谋事的买办,而是为中国人办事的实干家。

  盐务总署的景韬白介绍他认识了范旭东。李烛尘开始和范旭东通信联络。

  范旭东是湖南湘阴人,比李烛尘小1岁,也曾留学日本。他痛感祖国工业落后,遭受列强欺侮,于是下决心开拓民族工业的领域,以工业的振兴来实现强国富民之梦。

  1914年,范旭东筹集了5万银元,在塘沽购买了16亩滩地,支起了煮盐的大锅,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公司。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又联络了一大批专家、同仁,制造碱、酸,成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2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单独接见了任民建中央副主委的李烛尘。毛泽东对李烛尘说:有几位先驱不能忘。毛泽东点了4位不能忘记的先驱的名字,其中就有范旭东。

  在李烛尘从日本学成回国的时候,范旭东正在塘沽的小盐厂上,开始向日后的化学工业王国艰难地挺进。人才为百业之本,人才兴,百业兴。范旭东也正在为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不辞辛苦地奔走游说。

  8月底的一天下午,中国化学工业的两位开创者见面了。

  李烛尘应约来到天津,走进范旭东的居处。范旭东从屋里迎出来,两双陌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四目相对,相互凝视着。是的,他们已经互相期待了很久很久,他们都在寻找事业的良友,人生的知音。

  范旭东亲手沏上一杯清茶,送到李烛尘面前,说:“李先生,咱们虽然是头次见面,但神交已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咱们也用不着客套了。索性直说吧,李先生对投身化学工业一事,思虑得如何了?”

  李烛尘接过热茶:“烛尘离乡远走日本学化学,当然想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所作为。只是久居异国,对国内化学工业情况不甚了了。”

  范旭东在太师椅上坐下:“说起化学工业,首先要说盐。冶铁、煮盐和铸钱,自古以来就是三大事业。远古时期,为豪强大姓所专擅。自秦朝开始,盐铁官营。汉武帝时,还发生过一场关于盐铁官营还是私营的大辩论,结果是官营派获胜,商贾经营的盐铁业被政府夺取。从那时候起,盐铁官营成为定制。近代以来,这种体制抑制了生产发展。佯务运动中,张之洞首先引进洋设备,开矿山,炼钢铁,而煮盐业,除了政府干预之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世代相袭的盐商、盐霸。他们煮的盐,仍然是粗盐。先不要说盐是化学工业的一种基础原料,就说百姓日用吧。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百姓不可一日离开的东西。而眼下的旧式煮盐法,一是产量低,二是质量差。我们用新法煮精盐,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吃上好盐。现在还有多少人由于吃不上盐,吃不上好盐而受苦生病呀!”

  李烛尘为范旭东的见识所折服。范旭东的一番话,不仅勾勒了中国盐业沿革的线条,而且点明了发展精盐事业的初衷。李烛尘的思绪随着范旭东的言谈流向了湘西故乡。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家乡人吃盐的情景——用一根绳拴一块黑乎乎的盐块,煮菜汤时轻轻地在锅里涮一下就匆匆提出,吃饭时几乎尝不到咸味。于是,家乡一些青壮年会白发苍苍,眼球突出,脖子肿得和头一般粗。那是缺盐吃和盐里缺碘带来的常见病。他的眼前又闪动着家乡人因盐遭打的惨状——几位青年农民外出贩盐回家,被盐局捉住,拴在柱上,打得皮开肉绽,背篓里的盐撒在地上,一粒一粒的,竟像是青年汉子掉下的泪珠……

  想到这些,李烛尘说:“炼精盐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业,范先生艰苦创业,实为百姓福音。”

  范旭东动情地说:“旭东晒盐、煮盐,实在是一为百姓,二为国家。烛尘先生知道,盐是制碱的原料,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制碱业,我们要去填补这个空白。我们现在要让中国人吃上中国人造的精盐,将来要让中国人用上中国人造的碱。因此,我们要以盐为基础,不久以后再建碱厂。”

  范旭东的设想引起了李烛尘的兴趣。他兴奋地站起来说:“世界各国制碱,用的最多的是罗卜郎法。那是1771年法国人罗卜郎发明的。罗卜郎法制出的产品,除了碱以外,还有硫酸、盐酸和漂白粉。有了硫酸就可以制硝酸,有了纯碱就可以制烧碱。那么,制火药、制人造丝、制玻璃、制纸、精油、漂染……等一系列工业,都可以由一个工厂而孕育诞生了!旭东先生是要建立_个化学王国吧!”

  范旭东高兴地立起身,双手拍了一掌:“知我者,烛尘兄也。旭东之所以不辞辛苦,置身盐业,确非恃精盐赢利而自肥,实在是以煮海为发端,建设我们中国的化学工业。碱和酸是化学工业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自己的化学工业就会飞起来了。”

  说话间,青年男佣送上了酒菜。范旭东、李烛尘重新坐定。两人边喝酒边叙谈起来。

  “工业创业犹如开国创业,坎坷磨难,何止千千万万!”李烛尘呷了一口酒,说,”眼下各国竞相发展化学工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此时白手起家,可是困难重重呀!”

  李烛尘想起了当年罗卜郎的遭遇。罗卜郎在法国政府获得制碱法专利特许权后,受奥伦公爵的资助在巴黎近郊建设碱厂。1793年,法国革命把公爵送上了断头台,碱厂停顿下来。当时法国也急欲得到碱,政府下令让罗卜郎无偿公开专利,然而却无法提供流动资金建厂。罗卜郎穷困潦倒,以至于不能维持生活而被迫住进了救济院,最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李烛尘想起了在中国市场上称王称霸的外国工厂。英国有一家卜内门公司,19世纪末建起了英国第一家以苏尔维法制碱的大工厂。从1890年开始,它制的碱逐渐占领了中国市场。近年来,日本也挤进了化学工业大国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美货不能供给东方市场,日本人抓住时机,发展碱、酸工业。日本海岸虽长,但海岸多为岩石,极少沙滩,所以不产盐,日本人就大量从外国、尤其从中国输入盐来生产酸、碱。他们不仅解决了本国各种化学工业的需要,还向外国倾销,中国市场几乎完全被它占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