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传 | 上页 下页 |
九五 |
|
徐向前“哼”了一声。说:“到处天罗地网,走不了哇!”说完,即吩咐把梁培璜的家属找上,让他们团聚。这时,这个“保卫临汾总指挥部”的总指挥,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另外的3个副总指挥,娄福生遁入西山,昼伏夜行,最后化装成商人逃回太原;三十旅副旅长谢锡昌,六十六师师长徐其昌,逃出城十来天后,都俯首就擒。 19日,军委复电徐向前,庆贺攻克临汾的胜利,同意部队休整半月和关于下一战役的计划。复电说:“你这次以新成立之兵团,取得攻临汾经验,将为继续消灭阎锡山敌据点开展胜利道路,望于休整中总结此次战役经验电告。” 部队入城之后,徐向前率领参谋人员来到战地,从外壕内到城墙表里、上下,对各处敌人工事的火力配系,亲自一一察看。他特别到五攻没有拿下的地方细看了一番。 在坑道轰开的突破口现场,徐向前和各部队的领导干部,登上城头席地而坐。他说:“我们在临汾这一仗是伤亡大、胜利大、锻炼大!”“我们用鲜血换来的攻坚经验很宝贵。虽然又有新的作战任务在等着我们,但是一定要利用这个间隙时间,好好总结,积累起来。以后还有更坚固的城市等我们去攻打。” 告别临汾之前的最后几天,徐向前写下了《临汾战役经过和主要经验》、《临汾敌之防御配系及工事构筑的实际情形》和《临汾战役战术总结》等长篇文字报告。在接见新华社晋南前线记者时,他说:“此次临汾作战所以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主要是由于人民的支援。如广大民兵、民工直接参加战勤工作,后方的供应始终保证了部队的顺利进行作战。如要论功行赏,那第一功就该归之于后方的支援。” 6月4日,徐向前抵洪洞参加八纵召开的庆功大会。在会上宣读了中央给临汾前线全体指战员的贺电,根据各部队民主评定,将一面“光荣的临汾旅”旗帜授予战功最显著的八纵二十三旅。 攻打临汾的经验,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毛主席在6月1日给东北野战军领导的电报中说:“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两万人,费去七十二天时间,付出一万五千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约七万人)都取得攻坚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461—462页。) 临汾既下,晋南全境解放,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绥、西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阎锡山的统治区域缩小,处境更加孤立。徐向前和他指挥的部队北上晋中,与敌决战的日子就在眼前。彻底打倒“土皇帝”阎锡山,解放山西全省已为期不远。 ※第十九章 横扫晋中 §成竹在胸的计划 194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大区的领导,任命刘少奇为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为第二书记兼华北军区政委,聂荣臻为第三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滕代远、肖克分别为军区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员。17日,成立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徐向前兼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央赋予徐向前一兵团的任务是:发起晋中战役,固定在晋中打阎锡山,直至攻克太原。根据这一决定,华北局和华北军区明确规定一兵团的当前任务是:保卫晋中麦收,削弱阎军力量,相机在运动中歼敌一至两个师。 初夏的小麦田,黄灿灿的麦穗在阳光下闪烁。盘踞在晋中平原十几座县城里的阎军,驻军司令部又挂起了“军食司令部”的牌子,这是一年一度发出的即将开始抢麦的信号。往年,一到这时候,晋中的群众,满腹愁肠,小孩子唱出歌谣:“麦子麦子不要黄,黄了不够交公粮!”今年,童谣换成了“麦子麦子慢慢长,解放军来了你再黄!”徐向前所指挥的解放军解放临汾,活捉梁培璜,歼灭两万五千多阎军的喜讯,已经在晋中平原上传开了。人们心中升起了希望。 中共中央和华北局关于一兵团任务的决定,正是徐向前成竹在胸的计划,还在进行扫清临汾城外围据点的作战时,3月22日,徐向前在东堡头村就给军区领导写信,提出:“打下临汾后,第二步行动计划,则拟向晋中作战……兵力可集中八纵、十三纵,太岳八个团,晋绥吕梁八、九个团,兵力约在六万上下,打阎军与开展晋中局面,当较有把握。”临汾战役结束后,5月25日,徐向前向军委和华北军区提出,为了准备晋中战役,须组织统一的后方指挥部,作出动员民力的计划,成立新的野战纵队的建议,并就组成太原军区提出了具体意见。 5月31日,徐向前在给中央、华北局的报告中说:“此次晋中作战时间较长,且均在新区作战,除在军事上予阎匪以歼灭性打击外,更主要在政治经济上给阎匪之反动统治机构以彻底摧毁,以保卫壮丁,保卫粮食,发动群众,创造今后攻取太原之条件。”为此,他建议,抽调足够数量的干部,随着军事的发展进入新区工作,并建议对党、政、军人员进行新区政策教育,强调“无论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均应统一步骤,特别在政策上务求一致”。 中央同意和采纳了徐向前的意见,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其中包括决定立即组成太原军区,受华北局领导,调罗贵波任中共太原区党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在晋中作战期间,由徐向前、周士第负责指导太原区的党、政、军、民工作,并直接指挥太原军区及其所属的地方部队。 人民解放军攻克临汾之后,阎锡山慌了手脚,急忙召集高级将领布防“保卫”晋中,“固守”太原。阎锡山的作战方针是:固守点线,以攻为守,以一部兵力据守晋中各县城乡据点,控制晋中平原通往山区隘口要地;以其主力机动于铁路、公路沿线,摆出一副与人民解放军周旋决战的态势。他认为,依照这种布防,可以“永保晋中,万无一失”;退一步说,一旦晋中不保,太原城里有兵有粮,城池坚固,且可求得美蒋军援。他认为徐向前指挥的“游击队”用挖地道的土办法能打下临汾,绝对攻不破太原。阎锡山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美军在我国登陆,形势更加有利。太原是军工基地,枪炮弹药都能制造,城防工事是全国最坚固的。还有晋中十四个县和一支坚强的野战部队,以及地方保安部队,太原固若金汤,共军攻占绝对不可能。共军在临汾伤亡两万多,大大损了元气;不可能很快恢复。我们不仅要永保晋中万无一失,而且要‘以城复省,以省复国’”。“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跑万有,一跑万胜’,我们要按这个‘十六字诀’打‘运动战’。战机好,就从太原出去打,看见形势不好,就跑回太原来,寻找战机,再出城消灭共军。”(郑东:《从晋中战役到解放太原》,《山西文史资料》第十四辑第71-72页。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3年7月出版。)就在这个会上,阎锡山起用高倬之为“闪击兵团”司令,又拨出18列火车给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作为野战军进出太原之用。 对于阎军的动向,徐向前早就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胸中酝酿了相应的对策。他在兵团召开讨论战役计划的会议上说:阎锡山的“十六字诀”纯属无稽之谈,它实际上是“一事无备,东风不吹”。但是,我们对他的“一跑万有”的“跑”字,要十分注意。不要以为他出动那么多部队布防晋中,是要与我军决战。其实他最怕损失兵力。他出动的野战军,名为打仗,实际上是时刻准备“跑”。我们的正确方针是抓住战机,不使敌人轻易跑掉。阎锡山的地盘已越来越小,到目前只剩下被解放区四面包围的晋中这片柳叶形的孤岛,大同已成为悬在北方的孤城。阎锡山与外界的联系,只能依赖不牢靠的空中通道。虽然太原有军火工厂,弹药还可维持,但是粮食全部要由晋中各地供给。这是他不可能集中兵力固守太原,而不得不找上门来挨打的根本原因。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将它的主力而不是小股,诱引出巢,给以出其不意的攻击。徐向前基于这样的分析,提出要超额完成华北局和军区交给的任务,争取消灭阎锡山四至六个师的计划。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