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
一〇八 |
|
我刚到南宫不久,就会见段海洲,商谈收编青年义勇军团的问题。他是个地主出身的大学生,满斯文的,国民党员。在冀南拉起一支六千多人的队伍,骨干多系旧军人和土匪,不完全听他的话。慑于八路军的声威,为保存实力,他一再表示愿意接受改编,与我军共同抗战。我们对他的要求,表示赞赏。我说:部队是你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收编时不给你拆散,保持原有的干部和编制。为了统一序列,名字改一改,叫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吧!他回去后,就把队伍拉到南宫以西的苏村整顿,宣布改编,他当司令员,由我们派去的李聚奎同志任政治委员,徐深吉同志任副司令员。后来,那些旧军官和土匪,过不惯我们的艰苦生活,不愿受八路军纪律的约束,陆续拉着队伍溜走。反摩擦时,段海洲见国民党要收拾共产党,也吓跑了。剩下的一千多人,加入我军。 另一个是赵辉楼,宁晋县人,旧军官出身,办过学校,有爱国思想。他领导的抗日自卫军共三千多人,在孙继先、胥光义挺进支队进入冀南时,即初步接受改编,活动在束鹿、宁晋、藁城及石家庄一带。我们到冀南后,他派政治部主任赵月舫来南宫谈判,要求正式改编。我和宋任穷等同志接见了他,谈得很顺利。赵月舫是共产党员,和赵辉楼关系甚好,办事干练,能全权代表赵部处理问题。双方商定,将赵部编为三个团,受一二九师领导,定名为“八路军冀豫抗日游击支队”,暂仍在原地区活动。经师部批准,该支队由赵辉楼任司令员,赵月舫任政治委员。不久,与汪乃贵支队合并,组成东进八支队,成为八路军的一支劲旅,在抗日和反顽斗争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赵辉楼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杂色武装中的顽固派,则坚决予以打击,枣强县有个杨玉昆,自称忠艾救国军,与日本人勾结,相当反动。我带七六九团去把他抓起来,送往太行山去了。 我们正式改编段海洲、赵辉楼的队伍,打击杨玉昆,有力推动了冀南杂色武装的收编、改造工作。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二十余县的大小数十股武装加入我军,部队扩展到一万八千五百余人,拥有一万一千五百多条枪,分编为十八个团及支队。 杂色武装蜂起的局面,是在日寇深入我国领土,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些分散在敌后广大乡村间的武装力量,除极少数为坏人操纵外,大都程度不同地具有某些抗日要求,实际上代表着农民群众抗战图存的自发愿望。只要我们高举抗日旗帜,抛弃关门主义,大胆而积极地进行争取、收编、改造,溶化工作,就有可能把相当一部分武装争取过来,变成真正抗日的力量。杂色武装是在分散的农村自然经济环境中产生的。他们与旧社会、旧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来看,均明显带有分散性、落后性、封建性的特点。收编他们,既要讲条件,又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还必须特别注意保持八路军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免被旧式武装力量影响和侵蚀。 五是联合范筑先。范筑先当时任国民党山东省第六专区督察专员兼聊城县长、保安司令,鲁西北的著名爱国人士,曾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过师长。他的大本营在聊城。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即派张霖之同志与他联系,建立了统一战线关系,先后派去张维翰、张郁光,张承先、齐燕铭、袁仲贤、任仲夷、朱穆之等数十名共产党员,在该部工作。联合范筑先,把冀南与鲁西北的抗日力量连成一片,是我们挺进冀南的任务之一。六月上旬,我们接到鲁南特委的来信,说范先生要来冀南,和我们商讨抗战大计。中旬,我们在威县迎接了他,陪他来的有朱穆之等人。我们特地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我在会上致词说:“范司令是山东的抗战老人,他曾坚决拒绝了韩复榘叫他退到黄河南的命令,团结了鲁西北的广大民众,组织了抗日武装,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范司令这样的年纪,为了保卫民族的生存,不辞劳苦与敌人艰苦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后我们两个抗日根据地,要亲密的团结,加强联防,合力打击共同的敌人。”范老先生精神矍铄,心情激动。他在致答词时说:“我们过去是孤军作战,现在来了八路军,有了依靠,今后不再孤军奋斗了。我们要亲密配合,共同作战,保卫神圣国土。”欢迎大会上,上,万群众高呼口号,气氛热烈而感人。 次日,我和宋任穷、陈再道、刘志坚等同志与范老先生正式会晤,开诚布公,交换意见。双方达成了互通情报,八路军帮助范部培训干部,冀南归八路军驻防和鲁西北归范部驻防,以及互不收编对方防区的杂色武装等协议。范老先生兴致勃勃,与我剪烛夜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坚持鲁西北抗战很有信心,讲了些对付日寇的办法,还说他们那里有山,城里顶不住了可以上山。他不懂游击战,我讲了些这方面的战术和发动群众的问题,供他参考。 六是建立政权。根据地发展很快,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必须紧紧跟上。可是,我们的干部有限,派不出那么多人去。怎么办?就采取“放县长”的办法。省委专门办了个县长训练班,培养县长。部队每收编一股武装,接管一座县城,就派去一名县长主事。开个群众大会,请些有名望的人土参加,会上宣布八路军派某某人为县长,请大家举手表决。群众对八路军有好感,容易通过,县政权就是我们的了。七月间,邓小平同志来到冀南,加快了政权建设的步伐,提出了建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方案,付诸实行。八月十四日,公署正式成立,杨秀峰当选为主任,宋任穷当选为副主任,公布了施政纲领,下设六个专署,辖五十一个县政权机构。一些爱国进步人士都担任一定职务,影响很大。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成立,标志着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杨秀峰那时叫杨秀林,是个大知识分子,当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一九三〇年在法国留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后以国民党政训处长的名义,组织冀西游击队,建立了我党在冀西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他在冀南丁作期间,同省委和部队配合很好。这个同志党性强,谦虚谨慎,诚恳朴实,工作细致深入,对干部和群众特别温和,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教授”。他对冀南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上述一系列军事、政治活动,冀南根据地出现了大好局面。截至九月底,我军和地方武装相配合,解放临清、高唐、临漳、内黄、清丰、滑县等二十多个县城,消灭日伪军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五千余人,收编数十股杂色武装和二十余县的民团、保安队,建立了五十一个县的政权,控制了西起平汉线、东至运河,南起豫北,北至滹沱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人口逾八百万。 §会见卡尔逊 一九三八年七、八月间,美国参赞伊·福·卡尔逊来南宫采访。恰好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检查和指导工作,我们一起会见了他。一九四〇年他在纽约出版了《中国的双星》,其中有一章是专门记述这次会见的,比较详细、生动地介绍了谈话内容和他的感想。现转录如下: 在南宫会见徐向前和邓小平 经过五天的艰苦路程之后我们到达南宫。非常幸运,我又见到徐向前将军。他还象我在辽县看见他时的那样和蔼和满面笑容,但是也瘦了一些,而且看起来他很疲倦。 南宫是一个水果之乡。当在这里逗留的两天之中,我们谈话时,小鬼们便拿来桃、梨和苹果。朱德的总政治部副主任(按:实为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当时正在这里视察,他也跟我们谈了话。 这里有一种冀中所缺乏的沉着和自信。我试图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感到这种不同在于领导人是沉着而自信的。这些八路军的人是满怀自信心的。他们在为生存而战争的漫长年月里,深入而全面地考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问题,他们的主张是肯定的和明确的。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军事战略和自己运用这个战略的能力,也具有无限的信心。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