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战争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一〇〇


  (一)担任主攻的几个纵队,南线之第八纵队由黄镇集、沙土集、龙堌集之线由南向北攻击;北线第三纵队俟南线打响,除以一部箝制整编第五师,切断整编第五师与整编第五十七师之联系外,主力由东北向西南,向徐家垓、耿家庄、新兴集地区攻击前进;第六纵队于战斗开始后,即从第三纵队之右侧向徐家垓、贾屯、任家桥、新兴集地区攻击,以求夹击围歼整编第五十七师于新兴集及其以北地区。

  (二)组任阻击的几个纵队:第四纵队重点置于龙堌集,以求割裂整编第五师与整编第五十七师之联系,阻击整编第五师可能的西援;第十一纵队位于辛集、陈集地区,对整编第六十八师所在之荷泽方向进行警戒;第十纵队并指挥第六纵队之十七师全力控制郓城及其东南、西南之阵地,与第四纵队协同,坚决阻击敌整编第五师。

  (三)担任战役预备队的第一纵队,在战役发起后,由红船口向东南攻击,协助主攻各纵队围歼整编第五十七师,并防止该敌向荷泽方向逃窜。

  这一部署的特点是,我们集中了三个纵队共八个师的兵力,攻歼整编第五十七师,形成了四倍于敌人的优势;同时我们又充分考虑到在敌占区作战,敌军机动便利,易于集中,故我用于阻击、打援、箝制的兵力超过用于主攻的兵力,以确保我军之必胜,并为下一步寻歼整编第五师一部作准备。

  九月七日,敌整编第五十七师积极北犯,与整编第五师之间出现了二十公里的空隙,我们抓住时机,发起攻击。令第一、第三、第六纵队向沙土集、双庙攻击前进,今第四、第八纵队由南向北发起攻击,实施南北夹击。敌整编第五十七师发现我军这一行动,迅速向南撤退,龟缩于沙土集地区。

  沙土集一带,地形平坦开阔,我军广大指战员在无隐蔽的开阔地上英勇奋战,冒着浓密的炮火,勇往直前,土气十分旺盛。当天晚上,我军达成对整编第五十七师的合围。这时我们考虑到有第三、第六、第八三个纵队围歼沙土集之敌已经够用了,乃于九月八日晨,令第一纵队撤出战斗向北转移至刘庄、皇姑庵一带,第四纵队转移至龙堌集地区,一面监视警戒,一面准备下一步攻歼整编第五师一部。

  八日这一天,沙土集之敌组织反扑。经一日之激战,除大王庄、魏庄两点又被敌占领外,沙土集外围之敌被我全部肃清。

  沙土集有一道坚固的围墙和一道外壕,村外为平坦的沙质土地,易守难攻,敌人凭借这一围寨固守待援。

  九月八日夜晚六时,我们对沙土集之敌发起总攻。经过半小时的炮火准备,第三纵队首先从北面突破沙土集围寨,进入村内与敌展开巷战。九日凌晨二时,第八纵队从东南方向突入,第六纵队从西北角突入,三个纵队逐步缩小合围困,敌数次反扑及企图突围,均被我击退。我军一面猛烈进攻,一面展开政治攻势,促敌放下武器。该师中将师长段霖茂率一百余人化装逃跑,出围寨不远,被我俘虏,其余敌人纷纷放下武器。至九日凌晨三时,攻歼敌整编第五十七师之战胜利结束。

  在攻歼整编第五十七师时,郓南阻击战打得十分激烈。我第十纵队及第六纵队之十七师,以野战阵地阻击敌整编第五师、第八十四师及第六十八师的进攻。当整编第五师进攻受挫后,曾一次出动三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装甲汽车的支援下,向我八里河、候庙一线阵地猛攻。我军英勇拼搏,予敌以重大杀伤,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八里河、候庙一线阵地,始终保持在我军手中,保证了战役的胜利进行。在阻击战中,毙伤整编第五师一部,全歼其两个连。敌整编第五十七师被全歼后,整编第五师迅即收缩,向丁里长以南撤退,整编第八十四师则向巨野城撤逃。

  我们原决定在敌整编第五十七师被全歼后,连续作战寻歼整编第五师。但由于在我攻歼整编第五十七师过程中,整编第五师已将工事普遍加固,且该地区地形开阔,又正在雨季,不便我军攻击。原在莱芜之整编第七十五师,此时亦已赶至济宁,正向巨野前进中,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同时,我部队前段体质下降,十分疲劳,不宜再打。我们遂决定胜利结束战役。

  此仗打得干净利索。敌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部及其所辖之两个旅全部被歼,并给援敌以相当的杀伤。计毙伤敌二千余人,生俘敌师长段霖茂以下七千五百余人,缴获榴弹炮、野炮、山炮二十余门,轻重机枪数百挺,尚有大批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我军伤亡仅二千三百余人。战役后,我军人员、武器、弹药都得到了补充。

  沙土集战役,是我军在外线敌人统治区内,在天候、地理不利的条件下,调动敌人,捕捉战机,集中兵力,打的一个歼灭战。从战役指挥的角度来说,它提供我们这样的经验:当战局出现被动时,战争的指导者应冷静、客观地分析敌我形势,充分发展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种种因素,并积极发现、捕捉和创造战机,及时定下决心,采取正确的部署,并坚决果断地予以实施,以迅速克服被动,夺取主动。沙土集战役前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是处理好打和走的关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对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高度概括,同时又是避免被动,保持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运用起来颇不容易,打得赢就打,这还比较好办一些,打不赢就走,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

  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敌强我弱,我军被逼到被动地位,常常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在走的过程中吃了大亏,也不罕见。走,一支小游击队还好办,一个大兵团却不好办。好几个纵队,敌人天天咬住尾巴,被迫打掩护战、撤退战、遭遇战,部队得不到休息,粮食得不到供应,弹药得不到补充,伤病员得不到安置,士气也受影响。我五个纵队进入鲁西南的处境就是这样。当时我们抓住了走和打互相关联着的这一对矛盾,认为要扭转被动,关键是要打好一仗。根据我多年作战实践,在敌人统治区活动,不能只走不打。当然不能盲目的打、硬打。但只有走,没有打这一手,那就走也走不好,走也走不了。

  至于战机问题,要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不利因素,又要看到有利条件,还要去创造有利的条件。一般说来,在敌区作战,敌人前堵后追,四面包围,易于对我实行分进合击。但我们要看到敌人的动作不可能那样整齐,距离的远近也不可能一样。我们可以逐步地把兵力向弱敌方向转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果断地打掉他一路。一路打掉了,敌人就不敢那样轻进了,间隙就大了,我们的自由就多些了。这时指挥员的分析、判断和决心起主导的作用。如果指挥得当,就可以从被动中夺取主动;反之,如指挥失当,不能恢复主动地位,接下去的就可能是失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