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
一〇七 |
|
目前只编一个团。团的建设也要有重点,不能把干部、技术人员、火炮、车辆、仪器、器材平均分配到各营,要重点配备一个营,或每营重点搞一个连。只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快一点拿到前方作战。我考虑过,对榴弹炮兵部队的要求有三点:第一要很快编组起来,拿到前方作战,以应战争急需。第二要有过硬的战斗作风。第三要重视掌握技术。为了加快建设榴弹炮团的步伐,并能有过硬的战斗作风,我考虑了一个办法,就是从步兵团中,每连调一个打过仗的,军政素质好的,有点文化的班长,来当炮手。以他们作主体,再补充部分地方军升级上来的战士,争取团结教育改造一部分炮兵俘虏,并且把各个纵队的炮兵牵引车统统调给你们。这样,很快就可以建成一支能打仗的炮兵部队。 粟裕还指出,从长远来看,还必须抓紧技术干部的培养,以准备打更大的歼灭战,缴获更多的火炮,迎接特种兵的更大发展。华野前委决定,以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为基础,组建特科学校,归特种兵纵队来管。 粟裕最后说,概括起来,你们有两个重点,当前的和长远的,但有轻重缓急。当前的重点是美式榴弹炮团的建设,集中最主要的力量赶急火,把榴弹炮兵突击出一部分,拿到前方去打仗。训练不足不要紧,陈司令讲过“以战教战”。另外一个重点是特科学校的建设,培养技术千部,这是长远的基本建设。 陈锐霆后来回忆说:“粟裕同志这次谈话,事实上为初建的特纵制定了建设发展的纲领。从这次谈话中,使我更加体会到,粟裕同志是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领导者,是一位相当老练成熟的领导者。”他们按照粟裕指示的方针和重点,抓特种兵纵队和特科学校的建设,很快就抓出了成效,既满足了当前作战的需要,又培养了特种兵发展需要的技术干部。两个月后,榴弹炮团就参加了蒙阴战役的主攻作战。两年以后,炮兵部队就由1个团发展为6个团。陈锐霆说:“炮兵成倍地发展,并没有感到干部不足的困难,主要得力于华野前委和粟裕同志的远见卓识、正确领导。”(《一代名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07—210页。) 在组织部队休整的同时,陈、粟等还在中共中央华东局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机关一起,统一部署地方支援前线的工作,筹集大量粮草、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于临沂地区,进一步部署了苏北、苏中和淮北、淮南的敌后军事斗争。 这次休整,虽然时间不长,但为以后的胜利作战打下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基础,使华东野战军顺利地进入了建军作战的新阶段。 二、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沂蒙山区首创莱芜大捷。 陈毅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1947年初,全国战局继续以华东战场为中心展开,主战场转入山东解放区境内。 面临和平攻势破产、军事进攻惨败的国民党反动派,采取集中重兵于主要战场的战略部署,企图与人民解放军作孤注一掷的较量。蒋介石主持制定了一个“鲁南会战”计划,调集15个整编师(军)59个整编旅(师)31万人于华东战场,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临沂地区。其中单是用于南北两线突击集团的兵力,就有11个整编师(军)29个整编旅(师),包括“五大主力”之中的两个整编师。集中兵力之多,作战规模之大,是蒋介石发动内战以来空前的一次。为了实现“15天澄清鲁南局势”的企图,蒋介石特派他的参谋总长、“第一员大将”陈诚坐镇徐州指挥,下令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亲自率领空军对鲁南地区实行“战略轰炸”。陈诚叫嚣:“党国前途,剿匪成败,全赖于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时发出了“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号召。2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这一指示指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全国范围的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全党要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军事形势已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我军已歼灭进攻解放区的蒋介石军队的四分之一强,开始在几个战场上夺取了主动权。中共中央强调:“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蒋军四十至五十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215页。)1月31日和2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华东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连续打数个大歼灭战,准备在1个半月到2个月内歼敌10个旅左右,彻底粉碎蒋军向鲁南的进攻。(《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49—651页。) 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表明,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迫在眉睫。 1月31日,鲁南战役结束刚刚10天,国民党军队就发起了新的进攻。按照蒋介石的“鲁南会战”计划,集结于南北两线的蒋军组成两个突击集团。南线的欧震集团8个整编师(军)20个整编旅(师)为主要突击集团,从陇海路向北攻。北线李仙洲指挥的3个军9个师为辅助突击集团,从胶济线向南攻。两个突击集团南北对进,企图夹击集结于临沂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此外,还把原在冀南,豫北的王敬久集团1个军加3个整编师调到鲁西南地区,企图隔断华东野战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联系,并伺机加入鲁南、鲁中作战。国民党军队吸取过去作战被各个歼灭的教训,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在兵力部署上,采取“烂葡萄里夹硬核桃”战术,在南线主要突击集团3路部队中,每路安排1个精锐主力部队作骨干,左路夹“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中路夹“五大主力”的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右路夹战斗力也相当强的整编第二十五师。陈诚依恃其兵力上的优势,扬言:“即使全是豆腐渣,也能撑死共军!” 时刻注视敌军动向的陈毅和粟裕,早在1月26日就得知敌人有“集结更大优势兵力与我在鲁南决战”的企图,决定集中50个团的兵力,粉碎敌人的新攻势。如何打法?则经历了一个由“南征”改为“北战”的战役决策过程。 2月1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制定了一个先打南线之敌,诱敌北进到临沂外围,予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案。决定由第三纵队正面抗击中路之敌,诱使左右两路敌军急进突出,相机歼灭其中易于歼灭的一路,然后各个击破其余两路。但是敌人不中我计,坚持其稳打稳扎、齐头并进的战法,左右两路不仅没有突出冒进,反而就地构筑工事,且有向中路靠拢之势。此时,南线敌军重兵密集,难以分割歼灭;而北线敌军乘势南下,2月4日进占莱芜,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 面对这种形势,如何错乱敌人的部署,创造有利的战机,成为决定战役胜败的关键问题。 中央军委2月4日来电指示:“不管邱(清泉)军到鲁与否,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655页。) 粟裕认为,中央军委作出必要时放弃临沂的指示,不仅给华野作战以更大的回旋余地,而且对如何击败敌人逼我在临沂地区决战的企图以很大启示。他分析战场态势,认为南线之敌在兵力、装备和物力等条件上占有优势,而且行动谨慎,不易各个击破。我军在不能给敌军以大量消耗和实施分割包围的情况下,不宜过早地与敌人决战。而北线之敌兵力比较少,战斗力相对不强,蒋介石嫡系和桂系军队之间矛盾较多,而且孤军深入,已形成对我后方的威胁。敌人在战略指导上拘泥于“攻其必争之地”的教条,认为临沂为我山东解放区首府,我军非在临沂决战不可。如果我军放弃临沂,主力隐蔽北上,歼击北线之敌,既可置南线敌人强大兵团于无用之地,避免不利条件下的决战,又可出其不意地歼灭北线的李仙洲集团,粉碎敌人南北夹击的企图。然后,我军还可乘势进击胶济线,打通鲁中,胶东、渤海地区联系,创造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 这时,陈毅提出了一个“舍南取北”的作战构想。他说:与其在南线待机过久,不如置南线之敌不顾,而以主力转兵北上,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李仙洲集团。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