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
九四 |
|
驻守黄桥的蒋军第一六〇旅5个连此时已孤立无援。粟裕命令第五旅乘胜扩大战果,夺取黄桥。第五旅一夜急行军到达指定位置,将黄桥团团包围,军事压力、政治攻势并举。敌人突围无望,于8月31日全部缴械投降。黄桥再次回到人民手中。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歼灭蒋军两个半旅1.7万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敌数字的新纪录。 新四军原新二师副师长成钧率领第五旅参加了这次作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和第五旅的几个领导同志巡视周围的地形,展望那纵横交错的水沟、稻田和芦苇荡,我们几个人当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深感华中野战军首长‘攻黄救邵’的作战部署十分英明、正确。”(《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441页。) 在如黄路战斗进行过程中,粟裕同时密切注视着邵伯保卫战的态势。 在半年前的高邮邵伯战役中,粟裕曾经亲临前线指挥。苏中战役前夕,他又视察第十纵队的阵地,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就在那次视察中,粟裕对邵伯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方针作了详尽指示,强调指出了防守乔墅的重要性。乔墅位于邵伯以东5公里。蒋军前两次进攻邵伯,都是正面攻击,未能得手。这一次可能同时进攻乔墅,以迂回邵伯。他要第十纵队充分考虑这种可能性。 视察结束时,他明确提出保卫邵伯的作战方针,对第十纵队指挥员说:“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的部队,总共只有六个团的兵力,第八十二团、第八十四团是才上升的地方武装,火器配备尚待加强,只有第八十七团、第八十九团和第二军分区的第四团,战斗力比较强。除担任正面防御的部队以外,你们顶多只有三个团的机动兵力。进攻邵伯的敌人是黄百韬的整编第二十五师,下辖第四十旅和第一〇八旅。以你们三个团的机动兵力,要歼灭来犯之敌是困难的。因此,应当采取各团轮番守备的方式,依靠阵地,作短促的反突击以击退敌人。这样才能坚守邵伯。”(《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杜,1986年9月,第1版,第432—433页。) 果如粟裕所料,黄百韬这次进攻邵伯兵分三路,而以战斗力较强的第四十旅进行乔墅,迂回邵伯,在飞机、炮艇配合下,向邵伯、乔墅、丁沟三地猛烈进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两个团,按照预定作战方针,适应水网地带正面狭窄的地形特点,采取各团轮番守备的战法,顽强防守,英勇反击,坚持4天4夜。一直打到8月26日黄昏,阵地岿然不动,毙伤蒋军2000多人。黄百韬得知九十九旅已在如黄路上被消灭,他的侧后受到严重威胁,再打下去凶多吉少,急忙撤回扬州。邵伯保卫战胜利结束。 中央军委8月15日要求苏中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华中野战军从8月21日到31日连打3仗,三战三胜,其中如黄路一仗就歼敌两个半旅,提前半个月超额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予的任务。 苏中战役,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华中野战军以3万多人对付国民党军12万余人,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记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苏中战役也是两种战略思想的较量。在战争初期,华中野战军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杜,1993年12月,第1版,第176页。)。蒋介石也有一句名言:“无都市即无政治基础,无交通就无政治动脉”(《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778页。)。他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攻城略地,然后消灭解放军。苏中战役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对蒋介石战略思想的胜利,证明粟裕提出的内线作战方针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是正确的。粟裕的对手李默庵回忆苏中战役,认为“毛泽东的战略很高明”,“特别是粟裕卓越的战斗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他说:“粟裕集中兵力打我一点,而且有时是集中五六倍的优势。这样,我的部队就吃不消了。这样的打法确实很厉害。” 作为苏中战役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粟裕受到了苏中军民的热烈拥护和颂扬。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这是苏中地区广泛流传的民谣。几十年来,这首民谣被改编为歌曲、鼓词、故事,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不息。 六、苏中战役经验的科学总结。歼敌数字以外的意义。 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南线战略试战,具有战略侦察性质。初战胜利,不仅解决了对美械装备的蒋军打不打得胜的问题,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树立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心,而且初步探索出解放战争、特别是战争初期的一些特殊规律,在实践中形成了内线作战的正确战略方针,创造了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经验。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发给全军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推广华中野战军的经验。 中央军委指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38页。) 我粟谭军从午元(7月13日)至未感(8月27日)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注:当时中央军委尚未接到第七次作战报告),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敢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依照输,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苏中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朱德和彭德怀等在刘少奇住所聚会,热烈庆祝这一胜利。刘少奇是新四军原任政委,回到延安后仍负责指挥华中方面的工作。朱德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延安总部发言人8月29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7月13日至8月27日七战七捷”,“这一事件对于今后的战局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保卫战胜利,已奠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9月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定陶战役胜利以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蒋军必败》的社论,进一步指出,中原突围、苏中战役、定陶战役“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 8月31日,即苏中战役结束的当天,粟裕在华中野战军排以上千部会议上作题为《四十五天自卫战的简述》的报告,着重从战略指导上系统总结了苏中战役的经验。 他指出,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在政治上来说,我们是自卫,是为了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得到解放区人民全力的支持,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主人士、广大人民的同情拥护,特别是有党中央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针对“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了,在战略上是失败了”的错误说法,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撤出如皋、海安是否战略上的失败”问题。他说,“表面上看,我们撤出海安,是违反了‘在所必争’的原则,其实不然。如果机械地教条主义地执行这一原则,当然是违反了;如果用辩证的眼光,客观地针对当时当面的具体情况,就会了解到在当时海安是需要撤出的。革命的战略指导原则要求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地,但更要保存有生力量,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大家知道,如果我们死守海安,敌人以七个师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的正面向海安进攻,即或我们能守住海安但不能歼灭敌人,而在海安一点拼消耗,把有生力量消耗了,那么海安仍旧要放弃的。那样,就与我们主动撤出大不相同,正中敌人的毒计。海安撤出后,不但我们的有生力量保存了,而且转入了主动,待机作战,对我们是有利的”。他强调指出:“我们对进攻苏中的敌人作战,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胜利,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形势,除了上述政治军事原因之外,主要是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要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者丧失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 这个报告,与他在9月25日所作的《苏中战役总结》,特别是其中的理论部分,内容基本相同。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