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七九


  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的10月29日电报,同时答复粟裕两份电报,采纳了他的建议。

  中共中央的复电说:“粟裕酉感两电均悉。其提议是有理由的”。“各师建制应尽可能不分割。请华中局考虑四旅调山东归罗(炳辉)(国清)纵队,二旅王必成(注:指王必成任司令员的第一纵队。这里沿用新四军第一师番号,那时王必成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留华中野战军”(《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378页。)

  11月10日,华中野战军正式组成,下辖4个纵队,包括由原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扩编的第六纵队,由苏中部队组建的第七纵队,由原苏浙军区第三纵队扩编的第八纵队,由新四军第二师、第四师各一部组建的第九纵队。这些部队,编制不统一,兵员不充实,装备不齐全,除参加过天目山战役的部队以外,大部缺乏大兵团作战的思想准备和战略战术训练。

  因此,在野战军初步组建起来以后,粟裕就按照大兵团作战的要求,抓紧进行部队的整编和训练,实行统一编制、统一制度、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充实战斗部队,组织各级于部学习大兵团作战的战略战术和天目山战役的经验,实行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与此同时,粟裕还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抓紧进行地方部队和民兵的建设,重新建立了8个军分区,调整和加强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加强了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武器装备和军政训练。做到了县有独立团,区有大队,乡有中队,村有民兵基干队,使他们不仅可以完成守卫地方、配合野战军作战的任务,而且能够逐级上升,成建制地补充野战军,成为野战军源源不断、越打越大的人力源泉。

  粟裕从现代战争的规律和大兵团作战的需要出发,特别重视参谋机关的建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开始探索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参谋机关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军队武器装备日益精良,军队的组成部分也更加复杂,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军队的指挥方式,演进到了现在的组织战斗时代”。“参谋机关是军事的首脑机关,全军的发动机”。在“决定胜负的诸因素中,参谋机关的强弱、对战争指导的正确与错误,是重要因素之一”(《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42、86页。)

  在他的主持下,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都建立了参谋处,下设作战训练、侦察、通信、机要、管理各科,并且组建了一个专管技术侦察的情报处,抽调得力下部担任处长、科长和参谋。他亲自组织参谋机关的干部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参谋处与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等部门的分工协作。还把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和苏中公学改建为雪枫大学,亲自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在粟裕的组织指导下,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组建“强大的华中野战军”任务,并且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战略战术上实现了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四、探索解放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力主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开辟自卫作战战场。

  在华中野战军组建过程中,粟裕及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未来战争规律的探索,以及作战方向的选择和战场准备上。

  1945年10月22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新四军领导人的电报,对山东、华中的作战问题作了原则的指示,指出我军。必须将占领地段向南北扩展,创造出有利于打运动战的战场”。后来又反复强调,“为准备战胜必然要来的大举进攻,除集中与整训部队外,必须创造更广阔的战场”,“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

  1945年11月9日至16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半年剿共计划”,确定了“先安关内,再图关外”的战略步骤。蒋介石和他的参谋总长陈诚扬言“两个月内消灭苏北共军”。

  会后,蒋介石增调重兵于华东地区:北线,有13个军集结于徐州地区,企图北攻山东,南攻两淮,打通津浦线;南线,沿江摆开5个军的兵力,并已进占江北的扬州,泰州、泰兴、靖江、南通一线,企图沿运河北进,把华中解放区分割为两块,然后全线向北推进,与徐州南下部队会攻两淮。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华中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面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危险,华中解放区处于内战前线的战略地位,粟裕深感重任在肩,推动他努力探索即将开始的这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思考应该采取的对策。

  他是站在特有的基点上进行这种思考的。在领导苏中区和苏浙区抗日斗争中,他的指导思想就是“把现阶段的抗战任务和将来的实现民主革命总任务联系起来”,“通过抗日游击战争积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为抗日反攻作准备,也为抗战胜利以后打败反动武装的进攻、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作准备”(《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页。)。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在抗日战争末期的天目山战役中,提前实现了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对付蒋介石的全面内战作了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的准备。

  对于即将开始的全面内战,粟裕把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与华中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与准备对付全面内战结合起来,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探索。他认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内战,既不同于八年抗战,也不同于十年内战,敌我双方虽然是老对手,但是情况发生了新变化,由此产生了战争的新特点和新规律。

  这场战争的性质,如党的“七大”所指出的,将是中国两种命运决定胜败的斗争。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是违反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我们进行的自卫战争是得到全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常起作用因素,我们在政治上占有优势。我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也有很大的发展。解放区拥有1.3亿人口,相当于中央苏区人口总数的52倍;占有城市506座,相当于中央苏区城市总数的24倍。野战军和地方军发展到了127万人,民兵220万人,武器装备也有所改善。特别是各个解放区(除中原军区外)连成了一片,打破了敌人对我根据地四面包围的战略态势,使我军在战争初期就有一个空前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但是,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仍然存在。蒋介石掌握着全国性政权,占有四分之三的国土、四分之三的城市和百分之六十二的铁路。他的军事实力发展到430万人,并且接收了100万日军的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此外,还得到美国军事上财政上的巨大援助。敌人在战略上数量上技术上占有很大优势。

  粟裕判断,这场战争的主要形式将不再是局部地区“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反复,而势必成为敌我双方在全国范围的持久较量。这个战争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要求我们,在战争指导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充分利用解放区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以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基本作战指导思想,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在力量对比上逐步实现由劣势到优势的转化,积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进而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直到打出一个新中国。

  粟裕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华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可能是蒋介石最先进攻之地。为了完成中共中央给予的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除了加紧进行根据地和武装力量的建设以外,还必须对未来作战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足够的兵力,开辟有利于打运动战的广阔战场。

  粟裕从战略全局及其发展趋势考虑,认为必须在华中地区南北两线各组织一个战役:在南线,组织高邮邵伯战役,攻克并控制高邮、邵伯、泰州一线,打破蒋军沿运河北进分割华中解放区的企图,解除南线蒋军对两淮的威胁,改善苏中与淮南的战略态势,创造未来自卫反击作战的战场;在北线,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破坏并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铁路线,使华中与山东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创造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作战的广阔战场。

  1945年12月3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小平、谭震林、曾山联名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并陈毅、黎玉、张云逸、饶漱石,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提出:“我为打破顽军分割华中根据地企图,以便以后之坚持及主力之机动,建议即集中野战军三个纵队,攻占高邮与歼灭可能来援之顽二十五军”(《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78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