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会同城里驻扎着湖南省第五守备区1个连的军阀部队。连长姓卢,横行霸道,县太爷都得听他的话,成了会同县的太上皇。卢连长手下有个周班长,是个中士,人们管他叫周中士。周中士也成了会同城里了不起的人物,还在县城设了公馆。这个连的官兵经常在城里打人骂人,调戏妇女,欺压百姓。会同城街道很窄,乡下人进城做生意,把粮食、蔬菜、水果、茶油等摆在路旁卖。卢连长的部队进出会同城,不顾街上人多路窄,总是排成四路纵队横冲直撞,肆意践踏粮担、菜篮、油罐。老百姓恨透了他们,管他们叫“痞子兵”。

  粟裕和同学们看到痞子兵这样欺侮百姓,心中很气愤,就一起商量怎样惩治这些痞子兵。有一天,高等小学的学生放学回家,正好与卢连长的痞子兵相遇。粟裕一声口哨,几十名同学排成队,手挽手地朝前走,故意撞在痞子兵身上。痞子兵骂:“狗崽子,瞎了眼!”粟裕和同学们针锋相对:“我们操练,你们为什么挡路?”几十张小嘴一齐开火,把痞子兵痛骂一顿。

  一次又一次交锋,双方积仇越来越深。

  有一次,县城城隍庙唱戏,高等小学的师生和卢连长的官兵都站在广场上看戏。痞子兵站在前面。学生们站在后面,个子又矮小,看不到,大家心里很窝火。偏偏有个痞子兵还找了条长凳,站在上面看。

  “拉下来!拉下来!”粟裕和学生们高声喊叫。

  那个痞子兵充耳不闻,仍然大模大样地站在凳子上看戏。

  几个学生冲上去,把那个痞子兵从长凳上拉下来。痞子兵抡起长凳就打。学生还击。广场秩序大乱。这时,有人大声喊叫:“有土匪!土匪来了!”戴白边帽的保安队朝天打了几枪,看戏的人们吓得四处逃散。

  粟裕和同学们乘机返回学校,把校门紧紧关上。痞子兵排长带着一排人追到学校,要闯进去抓人。湘西民风尚武,学校里有军事操练课,学生们常常打着绑腿训练。学生们集合起来,手拿木枪、匕首,守在校门内。卢连长怕事态扩大,阻止那个排长进入学校。那个排长不肯罢休,扬言:“以后见到学生就抓,就打,就杀!”

  有一天,痞子兵抓住一个学生,问:“你是不是高等小学的?”这个学生见势不妙,回答:“不是。”痞子兵把他放了。这个学生回到学校一说,全校顿时紧张起来,所有走读生都不敢回家了。同学们决定罢课抗议。一位姓杨的教员支持学生们的行动,鼓励学生们坚持斗争。他说:“闹出祸来没关系,我在省城里有朋友,可以拉一支队伍来跟他们斗。”学生们用木枪木棒装备起来操练,准备对付痞子兵的袭击。

  学潮越闹越大,会同县县长不得不出面调停。卢连长保证不抓学生,不打学生,不杀学生。学生们答应复课。一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经过这场斗争,粟裕产生了自己搞武装的念头,想到外面去闯一闯,拉一支保护老百姓的好队伍,好好惩治那些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痞子兵。

  由立志做为民除害的剑侠,到想拉一支保护老百姓的好队伍,这是少年粟裕思想上的一次飞跃,为他后来参加革命武装斗争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粟裕的父亲看到粟裕上了几年私塾,又读了几年洋学堂,认为学到的本事够用了,就把管家、记账的责任加在粟裕身上。这样,粟裕除了上街采购、下河担水、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外,还要管理家庭经济账目,每天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买了什么东西,都要详细记账。每月结一次账,送给父亲检查。这些事虽不复杂,但很繁琐,粟裕经常因此不能按时上课、交作业,学习成绩下降,不得不留级。这件事叫粟裕心烦。

  那时粟裕的哥哥已经结婚。父亲不让哥哥管家,引起嫂嫂不满。她常常发火骂人,埋怨粟裕管得不好,吃得不好。这件事也使粟裕不快。

  粟裕的父亲不顾粟裕反对,包办代替,为粟裕定下一门亲事。对方姓吴,年长粟裕两三岁,还是个缠足姑娘。粟裕对父亲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干,心情更为烦躁。

  尽管湘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粟裕少年时代的会同是封闭的。远大的抱负与狭窄的空间、黑暗的社会、封建的枷锁,一次又一次地在粟裕的思想中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粟裕觉得,要想学到一点真本事,将来做一点为民除害的事,必须冲出家庭这个笼子,到外面去闯一闯。

  机会终于来了。

  1923年冬天,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在湘西各县招生。这所学校设在常德。招生的办法是,首先由各县考选预备生,然后到第二师范正式考试,择优录取。会同分到两个预备生名额。粟裕报名参加考试,被录取了。

  粟裕拿着录取通知书对母亲说: “我考上了,要到常德去念书了。”

  母亲梁满妹,慈祥和蔼,通情达理,虽然舍不得儿子远离,但是理解儿子求学上进的急切心情。她迟疑地说:“现在岁月不太平啊!不能出去噢!过一段时间外边太平了,再出去念书也不晚啊。”

  粟裕听母亲这样说,认为她实际上答应了。

  1924年1月8日,17岁的粟裕决心实现到外面闯一闯的愿望,自行离家出走。他步行110多华里,到达沅江码头洪江镇,准备从那里乘船去常德。

  这时,粟裕发现自己没有带足路费,只好写信向家里要。会同的邮差把信从门缝塞进粟裕家里。事有凑巧,这封信被粟家喂养的一头大母猪咬掉一部分。粟裕的父亲拣到咬剩下的信一看,上面只有断断续续几句话,大意是坚决离开家乡到常德读书,如果家里不给路费,“讨米也要走”。

  正在为粟裕出走而焦急的父母亲,看到“讨米也要走”这句话,更加担心了。父亲立即回信,答应他外出读书的要求,答应给他筹集路费,要他回家“从长计议”。

  粟裕接到父亲来信,觉得情意殷切,就由洪江返回会同。但又担心回到家里被父亲扣留,就留在离城10余里的二姑家里,再次写信给父亲,要求把钱送来。

  父亲派粟裕的哥哥多瑞去接弟弟,并转达他的许诺:一定筹足路费,让粟裕外出求学。粟裕才放心地回到家里。

  父亲为粟裕筹集了几十块银元路费,还办了酒席为粟裕送行。席间,父亲很动感情,流下了眼泪。粟裕离家以后,父亲常常想念儿子。有一次,接到粟裕从常德寄来的信和好吃的东西,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吃梨子。醒来后伤心地说:“我梦见梨子(谐音离子)了,再也见不到继业朋了!”三年以后,粟裕的父亲因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离家乡得风寒而死,年仅42岁。

  粟裕离家以后,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声明解除与吴家姑娘的婚约。信上说,自己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回不了家。吴是良家女子,请她另嫁高门。粟裕的姐姐看过这封信,对女儿说:“你舅舅最有良心了,他不愿耽误人家的终身大事。”

  粟裕终于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闯过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关口,走出偏僻的山区,奔向广阔的天地。

  四、半个多月的沅江水路,湖湘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生动一课。

  1924年1月中旬,粟裕第二次到达洪江镇,搭乘沅江航船去常德。

  沅江,是湖南省湘、沅、资、澧四大水系之一,全长1060公里,“上捍云贵,下蔽湖湘”,自古就是连结中原地区与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孔道。从洪江到常德,是得天独厚的风景带: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清澈见底的滔滔江水,鬼斧神工的奇石险滩,构成了秀丽不让阳朔、险峻敢比三峡的自然景观。几千年川流不息的沅江,也是中华各民族交往发展的见证。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例如屈原、马援、诸葛亮、王昌龄、王守仁、石达开、林则徐等等,都在沅江两岸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粟裕登舟出发地洪江镇(今洪江市),古称雄溪,位于沅江与巫水交汇处,是湘西著名的军事、经济重镇。这里“百工毕集,商贾辐辏”,不仅是会同县的商贸中心,而且是沅江上游各县外运和内销商品的集散地。由洪江外运的桐油、杉木,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由沿海各省市运来的工业品,经洪江转销湘黔边境各县。在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军阀混战、讨袁护国战争中,这里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洪江,可以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

  沅江流域土匪猖獗,商船不敢单独行驶,要聚集上百条船一起行动,还要有军队护送。为了等船,粟裕在洪江停留了1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粟裕实地体验了洪江的社会生活。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