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沈从文传 | 上页 下页
逃离北平(2)


  几个人正漫无目的走着,有人跑来告诉他们: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得知他们到了济南,已代他们联系了济南一家最好的旅馆。

  在济南等了两天,沈从文一行又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半路上,朱自清的儿子告别众人,和几个青年一道,下车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去了。没有悲壮的告别,没有虚饰的豪言,望着这些年轻人远去的背影,沈从文感到一阵激动。他们勇赴国难的行动,连同他们对民族翻身所抱的坚固的信念,一齐深印在沈从文的脑海里。

  到了南京,因战局紧张,南京城正准备疏散,各处找不到一个熟人,大家只好住进沧州饭店。当天半夜,日军出动100架飞机,轮番轰炸南京北极阁。沈从文随大家一起爬上饭店屋顶,只见北极阁方向一片熊熊大火,耳边不断传来猛烈的爆炸声。面对眼前的战争景观,沈从文心里反倒是一片稀有的平静——没有惊慌,没有害怕,甚至无所思无所想。后来他才得知,胡适、傅斯年和何应钦等人,当时正在英、法驻南京大使馆商谈援华军火物资有关事宜,差点被日军炮弹炸死。

  过了两天,各大学来南京的教育界人士开会,并作出决定,转移湖南衡阳组办临时大学。同来的朋友劝沈从文一起同去武汉。

  到南京后的第三天,沈从文和一些熟人、朋友来到码头,准备乘一艘英国商船去武汉。

  码头上,人们正纷纷抢着上船,瞩目处一片混乱。沈从文既买不到船票,又无力参加争抢,正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才好时,亏得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林同济,奋力将沈从文推上跳板。上船后,林同济拉着沈从文,找到船长说:“他就是沈从文,中国最大的作家。没买到船票,请多包涵!”

  这船长平时读了点文学作品,对沈从文的名字并不陌生。听了林同济的介绍,非但没有对沈从文无票上船提出责问,反让他免票乘船,还在特等舱给他安排了一个铺位。

  四天后,船到武汉。沈从文与准备继续南下的北大、清华、南开等校的熟人朋友分手告别,暂留武汉,借武汉大学图书馆工作。

  又有20多架日机轰炸汉阳。炸弹不断爆裂的巨响,隔江一片大火……

  不久,萧乾、杨振声相继赶到武汉,以30块钱一月的租金,住进东湖边大革命期间军长耿丹住过的那栋房子。继续《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

  转眼又到年底。这时,南京已经沦陷,国民党的军队主力从南京退向武汉。战火正沿长江向上延烧,武汉的争夺战已成必然之势。战局的发展使沈从文等人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去向。这期间,沈从文得熟人相告,延安共产党方面,拟邀请10位作家去延安,愿意提供写作的方便。沈从文被列入邀请者之列。另外还有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萧乾等人,沈从文很想去长沙八路军办事处了解一下有关具体情况。加上这时梁思成夫妇、金岳霖正住在长沙圣经学院,沈从文早就想去探望他们。两件事凑在一起,促成了沈从文的长沙之行。

  这天,长沙下起了鹅毛大雪。沈从文和曹禺、萧乾、孙伏园几人一道,从圣经学院去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拜访徐特立。

  在八路军办事处的一个小阁楼里,徐特立这位诚朴、宽厚的长者和老资格的革命家,热情地接待了沈从文一行。沈从文等人说明来意,以及去延安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徐特立向他们介绍了延安方面的大略情形后说:“欢迎大家去延安,那里可以自由写作。如果有固定工作或别的原因,去不了的,就留在后方作团结工作,这也很重要。因为战争不像三两年就能结束,后方团结合作,还值得大大努力。后方得到安定,才能持久抗战。”

  正谈着,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一脸严肃地对沈从文等人说:

  “现在是什么时候?——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你们这些人,却还在顾虑这顾虑那,只想在后方苟且偷安,醉生梦死!”

  从八路军办事处出来,萧乾告诉沈从文,这人就是两年前出《大公报》记者身份,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旅行考察,后来在《大公报》上连载发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考察报告的范长江。

  这次与徐特立的会面,给沈从文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踏雪归来,沈从文深感做为中华民族一份子,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安定后方,团结合作,这是民族抗战的又一条防线!自己虽然已无法重返行伍,在前线与敌人作战,却应该也能运用手中一支笔,为民族的翻身效力!

  这次长沙之行,沈从文还见到了临时大学的一批熟人、朋友,他们正准备向西南转移。与大家商量的结果,沈从文作出了去昆明的决定。在返回武汉,对遗留工作略作交待处理后,沈从文等人再次来到长沙。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