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齐白石 | 上页 下页 |
二 |
|
湘潭齐白石墓左边那块上刻着: 继室宝珠之墓 这苍劲、雄浑的十二个大字,是白石得意门生、当代著名的画家李苦禅老先生书写的。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也成了批判的对象。莫须有的罪名象一盆盆污水泼到了这位早已长眠于地下的老人身上。一些人当着李苦禅的面,把齐白石的塑像砸碎了,那是砸碎他的一颗心啊:苦禅痛心疾首。他最了解他的思师——一个出生于贫苦农民之家、历尽艰难困顿攀上中国画苑艺术高峰的一代宗师高尚的画品与人品,如今一切都颠倒了。 在抄家最紧张的日子里,他让儿子将思师送给自己的几方印章,用废纸伪装好,放在破鸡窝里。其中刻着“死不休”的一方,是他们师生的宝贵信物,记叙着他们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那段难忘的丹青生涯…… 一九二三年四月的一天,一个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的青年学生,踏进了跨车胡同十三号齐白石寓所的门,恳切直率地说:“齐先生,我很喜欢您老人家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能不能收我。我现在还是个穷学生,也没什么见面礼孝敬,等将来我有了工作挣了钱;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 这位青年学生就是李苦禅。他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一个偶然的机缘,启迪了他的绘画艺术的灵性,从此,他便象着了迷一样爱上了画画。 二十一岁时,在乡亲们的资助下,这位当初叫李英杰的青年便长途跋涉来到了北平。他人地生疏,孤单一身,幸得老僧的怜爱,在寺观中给了他一席栖身之地,又考取了不收学费的北大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半天干活,半天学习,到北大中文系旁听。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 白天,他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夜间,他是奔跑于北平坑坑洼洼土路上的“洋车夫”。数九寒冬,酷暑盛夏,他用自己的汗水向生活挑战,为艺术苦斗。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宋朝的范仲淹,学着他的办法,每天熬上一锅粥,凉了,一划为三,每餐只用一份。如果能撒上一点虾糖(筛剩下的碎虾皮,价格贱),那就是美味佳肴了。 他的绘画用具,大多是拾取人家扔掉的铅笔头、炭条尾巴。 他硬是这么苦撑着、搏斗着。他在追求着光辉灿烂的绘画艺术。 同学林一卢为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就赠给了他一个名字:“苦禅”。 “苦”,那是不言自明的:“禅”,中国写意图,古代也称文人画、禅宗画,“苦禅”不就是“苦画画的”意思吗!对,李英杰就是一个“苦画画的”。 苦禅一听,高兴地说:“名之固当,名之固当:“于是,李苦禅这名字伴随着他度过了一生。 白石默默地听着眼前这位青年诉说自己的身世,他的经历近似老人年轻时学画的遭遇;他对于艺术如痴如狂的执着追求;他的坚强、正直、纯真的品格,深深地感动了白石,白石答应青年的请求。 苦禅一听,急忙地行起了拜师礼:“学生这给老师叩头啦!” 话音刚落,就在白石跟前下跪。 老人十分兴奋,连忙把他扶了起来,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点头,微笑。 苦禅是北平艺专西画系的学生,跟白石学国画,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白石非常器重这位弟子,不但不收他的学费,有时还留他在家吃饭,还送给他绘画用品。 在白石的精心培育下,苦禅的绘画艺术渐见峥嵘。到一九二五年检阅学生毕业成绩时,校长林风眠见到一幅署名苦禅的国画,很是不错,便问:“我怎么不知道咱们艺专还有位苦和尚?”后来知道这就是李英杰时,便赞叹不已。 师生的友情是深厚的。山东大汉的率直,湖南老人的刚毅,使他俩同样对黑暗势力疾恶如仇,使他们在艺术的切磋之中,锤炼了自己作为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品格。 在苦禅的一幅《竹荷图》上,白石语重心长地题道: 苦禅仁弟有创造之心手,可喜也!美人招忌妒,理势自势耳! 然后,他亲自操刀,治了一方“死不休”的印章送给了弟子,寄寓着他的“丹青不知老之将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怀,勉励苦禅,鞭策自己。 有一次,苦禅根据老师的意图,画了一幅《鱼鹰图》。画面上是一片夕阳余晖闪烁的湖水,水中,落落黑石上栖满了鱼鹰。 画送到了白石那儿。老人一见,十分高兴,欣然命笔题词: 看见赣水石上鸟, 却比君家画里多, 留写眼前好光景, 蓬窗烧烛过狂波。 苦禅仁弟画此,与余不谋而合,因感往事,记甘人 宇。白石山翁。 接着,又另外题道; 余门人弟子数百人,人也学吾手,英也夺吾心,英 也过吾,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里无鬼 神矣! 白石对于苦禅的绘画艺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这难以忘怀的情谊,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始终没有磨灭。即使在象“文化大革命”那样险恶、艰难的逆境中,苦禅仍然默默地思念着白石,他坚信历史总会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天。而这一天,他终于盼来了。 十年浩劫中,白石的墓地遭到了破坏,墓碑不知散落到何处。为了永远缅怀当代这位艺术大师,纪念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决定重修齐白石墓地。 经齐家后代倡议,请李苦禅重新书写碑文。因为只有他,才是当之无愧的。李苦禅自己,更是无比兴奋。他想起了拜师时说过的话,这是再好不过的对思师的孝敬。于是,他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利用他精神最好的上午半天时间,精心地一连写了二十多幅,然后经过仔细的对比,从中选定了两件,刻于碑上。 他默默地站在墓前,微风轻轻地拂着他的几丝银发。他的右边是新凤霞,左边是美术界的其他同仁。 仪式是简朴、庄重的。大家排成两排,向着墓碑,深深地三鞠躬,然后,沿着墓地,走了一周。 祭奠的仪式,吸引着周围的群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越聚越多,沿着郁郁葱葱的柏树栏杆,紧紧地围成了一圈。他们默默无语,悄悄地听着圈内祭奠人的低声细语,好象要从中了解这位长眠于这里的老人的辉煌的一生。 一个小男孩挤了进来,张望着,带着迷惑的眼神,询问身边一位爷爷:“老爷爷,他们在干什么啊?” “他们在扫墓!”老爷爷低下头,迎着小男孩的目光,笑了笑。 “给谁扫墓?” “大画家齐白石,喏,那石碑上写着。” “是不是画虾画得特别好的齐爷爷?” “正是的!你怎么知道齐爷爷虾画得好,” “我爸爸告诉我的。”小孩顿了一下,又说,“我看过他画的虾,真好。” 老爷爷很感兴趣地问:“你在哪里看过?是书上?” “不,是长长的一卷。”小孩边说这比划着,“我爸爸说这是爷爷一生最珍爱的东西。前几年,爷爷去干校,就把这画交给我爸爸,爸爸包了又包,放在天花板上,去年取了下来,我看了,可爸爸淌着泪,说爷爷死在干校时,还问着这幅画。”说到这里,小孩语气变得低沉、缓慢。 “现在呢?”老爷爷关切地问。“ 小孩高兴地仰起了头:“挂在爸爸的书房里,我天天都看。”小孩又问:“齐爷爷为什么画得这么好,他是怎么练会的?” “你爸爸没有告诉你?” “说了一些。说齐爷爷出身很苦,只念了半年不到的书,完全靠自己苦学,是这样的吗?” 老爷爷赞许地点点头。 围观的人们被这一老一小的对答吸引了过来,在那里静静地听着。 这块曾经是荒凉的旷野,自从老人长眠在这里以后,闪耀出千万缕情丝,牵系着千万颗人心,令人向往,令人怀念!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