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彭德怀传 | 上页 下页
巧布口袋阵(2)


  彭德怀把部队部署于青化砭附近蟠龙川东西两侧及以北地区。第一纵队在川之西山,第二纵队和教导旅在川之东山,北面新四旅在青化砭东北。布成了对沿咸榆公路北进的敌军张开口的口袋阵。待敌后尾通过房家桥后束紧袋口,截断敌之退路,进行两侧夹击。另以独一旅为预备队,并监视安塞、延安方向之敌。为确保初战胜利,彭德怀和习仲勋、张文舟、徐立清及旅以上指挥员到青化砭四周察看地形,在现地分配战斗任务,具体部署了兵力。

  青化砭贬位于延安东北50余里处,在一条40多里长南北走向的蟠龙川中。咸榆公路沿大川而上,穿过青化砭。公路两侧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便于隐蔽的部队出击,是打伏击的理想战场。观看地形后,指挥员们都佩服彭德怀的这个布阵。认为三十一旅只要钻进“口袋”,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亡的命运。但这一带山地都是光秃秃的,不容易隐蔽好,彭德怀一再交代:“一定要注意隐蔽。敌人来了就不顾一切地杀下去!要突然,要猛,一鼓作气把敌人歼灭在这沟槽子的公路上。” 边说边挥手做出围歼的姿势。24日拂晓前,野战军各旅进入伏击阵地。当时陕北高原的山地尚未完全解冻,春寒料峭,冷气袭人。指战员们伏在冰冷的山岭上,紧握钢枪,严密注视着河川,随时准备出击。可是从天明等到下午5时未见敌军踪影。彭德怀命令各部于下午6时后撤出阵地体息。

  指战员们埋伏了一天而敌人没来,预定的歼敌计划未能实现。这下子,议论纷纷。有些人耽心离延安这么近,会不会走漏了消息;有的人沉不住气,怀疑情报的可靠性。有的战士还说:准来?哪有那么准,敌人听你指挥啦!彭德怀了解了这些情绪,说:老根据地的群众是不会去向敌人告密的,情报也是不会错的。敌人是一定会来的。今天伏击不成不要紧,就当成咱们的一次演习。告诉大家要有耐心。他分析道:你们要掌握敌人的心理嘛!胡宗南虽然是个草包,但是他的主力由延安北上安塞之后,需要派兵保障其侧翼安全,这一点军事常识他还是有的,不然他怎么能捞一个陆军上将当呢?何况他有大炮、坦克,有汽车,又想捕捉我主力部队,这陕北唯一的一条公路,他能不走吗?所以说,他一定要来。

  当晚,彭德怀和习仲勋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报告:敌三十一旅24日到达拐赤,停止前进,可能是待补粮食(按:事后得悉,三十一旅在川口宿营补给)。我们明日仍按原计划部署待伏三十一旅。同时电令各纵旅首长:“明日我军仍以伏击态势,按24日部署坚决执行伏击。必须耐心认真布置,勿因敌一二次不来而松懈战斗准备。”彭德怀再三强调:要严格做好伪装保密工作。3月25日凌晨4点左右,寒星闪烁,群山灰蒙。西北野战兵团主力进入原地区设伏。上午6时许,胡军第三十一旅由川口、拐赤沿公路向青化砭前进,其空中侦察和地面的火力搜索,都没有发现野战兵团的伏击部队。于是大模大样朝前走,机枪、小炮裹着枪衣、炮衣,还捆在驮子上。10时左右,其先头部队进至青化砭附近,后卫过了房家桥,整个行军纵队完全进入彭德怀布下的伏击圈内。在信号枪发过后,西北野战兵团按预定部署,在石绵羊沟紧紧封住袋口,拦头断尾,东西两侧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猛烈夹击敌人。迅速将敌压至不到7公里长,只有二三百米宽的川沟里。敌军首尾不能相顾,兵力尚未展开就完全丧失指挥,顷刻间乱作一团。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三十一旅直属队及九十二团2900余人全部被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整个战斗打得非常快速,干脆利索,子弹消耗少,缴获多,当时被新华社称为“模范战例之一”。

  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兴奋地说:“敌人气势汹汹,可是在眼前这小小的战场上,我们以绝对优势兵力压倒了它。在具体战斗中,就得杀鸡用牛刀!”

  彭德怀高度赞扬边区群众的作用,说:“古人写信,信封上写‘如瓶’两个字。边区群众对敌人真是守口如瓶,不是自己人就不给你说真话。青化砭这一仗,要不是在陕北,是很难打的。”青化砭之战是西北野战兵团撤离延安后,彭德怀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彻底干净歼灭敌人的第一仗,既打击了胡宗南军的嚣张气焰,又振奋了西北野战兵团的斗志,提高了边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