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彭德怀传 | 上页 下页
会师(1)


  彭德怀一、七团和军直属队退出平江城后,向东乡龙门转移。沿途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他们把红军看作是自己的救星,是自己的好兄弟。农村的房屋经反动派的反复“清乡”,大部被烧毁,农民仍尽量腾出房屋给红军宿营,说:“不能让自己的军队露宿淋雨。”彭德怀第一次听到农民这样对待和称呼自己的部队,倍感亲切。他由衷地感到,决不能辜负民众的期望,一定要把这支部队保存下来,使其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为在政治上建设红五军,彭德怀等决定部队暂驻龙门,进行整训。首先建立了五军政治部,由党代表滕代远兼主任,张荣生任副主任。然后,从军部到连建立了党代表和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立在连上,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加强和健全了士兵委员会工作。连队和机关一起开展群众工作,大家拎着灰桶刷写标语,拿着宣传筒宣传党的政策。

  起义以前,部队一直驻扎在城镇,到了农村,环境艰苦,常受敌追击要爬山过坳,夜晚行军。有的人愿意革命,就是吃不了苦,起义后看到群众的亲切关怀,看到首长的以身作则,又通过整训提高了觉悟,便逐步习惯了农村生活,逃亡现象大大减少,全军士气高涨。

  红五军退出平江,湖南省主席兼清乡督办鲁涤平、清乡会办何键急电张辉瓒、刘铡、朱耀华说:“现虽收复平城,而残众尚未扑灭,其逃窜于各乡镇者为数尚多”,“暴动事实时有所闻。近向浏东逃窜,企图联络朱毛,再次猖獗”,如在月底予以“彻底肃清者,即给奖金3万元,以示酬庸”,而“剿办不力”者,则“定予从严撤惩,决不宽贷”。在重赏兼督责下,湘军10余个团在平江、浏阳集结,向红五军扑来。

  彭德怀吸取守卫平江的教训,避免同优势敌人硬拼,挥师江西,攻占修水,消灭守军一个营和民团二三百人。在修水建立了临时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坚持9日。南昌当局调一个团及两个步兵营来袭,红五军放弃修水城,经铜鼓退守平江黄金洞。

  这时,中共湖南省委指示红五军避免与敌主力部队作战,设法与井冈山红四军取得联络。彭德怀、滕代远遂率部向浏阳、万载边界进发。

  9月6日,红五军南下至万载时,遭到鲁涤平部两个团的袭击,上井冈山的计划未能实现,在平江、修水、铜鼓边界一带休整。一面派工作队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一面在部队中进行整顿,清洗反动军官,吸收表现坚定的人入党。根据五军军委决定,五军取消团、连番号,编为5个大队和1个特务队。

  随后,彭德怀、邓萍率4个大队向鄂南通城、通山、九宫山地区发展,由于未找到地方党,从九宫山一带又返回平江黄金洞。途经渣津时,歼灭江西朱培德一个宪兵营和当地地主武装。

  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彭德怀总结了硬拼失利的教训,改用“同敌人打圈子、打推磨(盘旋)仗”战术,“经常跳在敌人侧后方,使敌摸不着头脑,弄得敌人疲惫不堪”。他体会到:“在反革命高潮时”,“只有领导下决心与群众同甘苦,同生死,集中力量作盘旋式的游击才能渡过难关”。“中国交通道途不便,尤其是西南各省多山,我们的部队轻便、行动敏捷,敌则反之”。“敌人兵力较少,我就打他,较多我就避免”,“这是我们多次得来的经验”。这与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思想可谓不谋而合。

  红五军在撤出平江后的3个月游击战争中,打了许多次仗,消灭了大批敌人,攻占过铜鼓、修水等10余个重要县镇。这是红五军所经历的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这3个多月的转战中,减员1000余人,张荣生、李力英勇牺牲。张荣生弥留之际还说:“共产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由于环境险恶,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投机分子,也相继离队或叛变。原独立五师一团二营营长、后任红五军四团团长的陈鹏飞虽同情工农,但委实忍受不了那种艰苦,彭德怀并不强留,听其告别回家了。四大队队长李玉华假传军长命令,以打民团为名拉着全队逃跑了。最严重的是一大队队长雷振辉(起义前为三营营长)的叛变。雷振辉与李玉华串通一气,李叛逃后,彭德怀命人将雷监视起来。翌晨,队伍集合出发前,彭德怀讲话,雷振辉突然夺过警卫员薛洪全的手枪,对准了彭德怀。千钧一发之标,身材魁梧的新党员黄云桥,一手扳倒雷振辉,一手拔枪,将雷击毙。许多人几乎惊呆,彭德怀面不改色,继续讲话说:“3个月的转战,我们受到很大损失,我们的处境是艰险的,但我们起义是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牺牲,今天如果谁还想走,可以走”。“就是剩我彭德怀一个人,爬山越岭也要走到底!”彭德怀坚定的目光,斩钉截铁的语言稳定了队伍,—声号令出发,没有人离队。

  * * *

   《湖南全省清乡总报告书》,1928年。
   《红五军军委关于平江暴动前后情况和经验教训向湘委的报告》,1929年10月。
   《彭德怀同志给中央的信》,1929年4月4日。
   《李聚奎回忆录》,载《中共党史资料》第16辑,第106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