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一二四


  ※第六十六章 签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956年10月以后,国际形势有了变化,苏联明显地对中国热情起来。

  聂荣臻感到,这是争取苏联援助的好时机。

  1957年新年伊始,苏联方面同意从留苏的理工科高年级学生中,抽出70多人改学导弹新技术专业,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于是,聂荣臻与宋任穷(主管发展核工业的三机部部长,1958年后改称二机部)联名给正在莫斯科访问的周恩来发电报,建议他向苏方提出在原子能研究方面援助中国的问题。

  以后,苏联在新技术援助方面,对中国的态度日益松动。

  看到苏联对中国的友好态度,1957年夏初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刚从机场回来,聂荣臻就给他打电话。聂荣臻在电话中说:苏联现在对我们表示友好,我们是不是再提一下国防新技术援助的事?周恩来表示同意。他对聂荣臻说:“你可以先找阿尔希波夫谈一谈,我们再作下一步打算。”

  1957年6月18日傍晚,一阵小雨刚刚洒过,路面湿漉漉的,聂荣臻和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强一起,乘坐黑色吉斯型轿车,驶入东交民巷的一个院子里。住在这里的客人,是苏联驻中国经济技术总顾问阿尔希波夫。他对中国是友好的。略事寒暄,聂荣臻就向阿尔希波夫试探性地提出了在国防新技术方面请求苏联援助的意思。聂荣臻的拜访,事先并没有说明来意。但阿尔希波夫估计,一定会有什么事情,所以他保持着外交官特有的敏感,在专心地倾听着那些礼节性言辞后面的意思。阿尔希波夫目不转睛地看着聂荣臻,他听得很认真。聂荣臻说完,阿尔希波夫显得很热心,对聂荣臻说:“您提出的问题我本人同意,待请示我国政府以后再予答复。”

  7月20日,阿尔希波夫就国防新技术援助事宜,答复了聂荣臻,说是要约定时间面谈。聂荣臻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回音。按约定时间,聂荣臻又一次来到阿尔希波夫的寓所。在客厅里,两个人都显得很高兴。阿尔希波夫对聂荣臻说,“元帅阁下,您上次提出的国防新技术援助的问题,我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要求表示支持。我受权宣布:苏联政府同意在适当的时候,由中国派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总顾问的外交辞令一板一眼,在聂荣臻平静的笑容下面,是由衷的喜悦。

  回到家中,聂荣臻立刻接通了周总理的电话。聂荣臻在电话中说:“今天,阿尔希波夫约见了我,苏联方面答复,同意我们的要求,要我们派一个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周恩来听了也挺高兴:“这次还不错,我马上报告主席,你就着手考虑组织代表团吧!”

  经过1个多月准备,去苏联谈判的各项事宜已经商定。9月3日,赴苏联谈判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聂荣臻在会上宣布:经毛泽东、周恩来等批准,代表团名称为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由他任团长,宋任穷、陈赓任副团长,成员有钱学森、李强、刘杰、万毅、通信兵部主任王诤,二机部副部长张连奎、刘寅。此外还聘请了21名火箭、原子能、飞机、电子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当顾问(加上工作人员共40多人)。希望大家要遵守外事纪律和注意事项,力争谈判能取得圆满成功。

  1957年9月7日,一架苏制伊尔-18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了。在机上,聂荣臻与钱学森议论起苏联的尔-2导弹。钱学森说,苏联的这种导弹是从德国的V-2火箭演化而来的。

  聂荣臻问:“造它,你有把握吗?”

  钱学森说:“就看这次去苏联的结果了,只要他们肯提供有关的设备和火箭样品,保证能行。”

  聂荣臻沉思了一下,又问:“你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吗?”

  钱学森说了句轻松的比喻:“不是说,困难就像老鼠,听见脚步声就……”聂荣臻大笑起来,然后说:“去年10月开会的时候,你说过,如果没有外援,依靠我国现有的技术力量,可以在7至8年内,研制出像美国‘诚实约翰’一类无控制火箭。我把你的意见报告给总理。后来中央叫我们7年内搞出自己的导弹。我比较乐观,大概只用5年,最多7年就行。这次能争取到苏联的帮助,就可以提前制造出比‘诚实约翰’性能更先进的火箭武器来。”

  钱学森说:“也许不用5年,在元帅领导下,大家干劲足得很哟。”

  聂荣臻说:“如果这样,那就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了。”

  钱学森停顿了一下,说:“我有个预感,因为,我们的制度能使科研力量高度集中,意志高度统一,这比自由化的美国更适合搞火箭工程。”

  聂荣臻非常赞成这句话。他的目光落在了钱学森宽阔的前额上,想起了周恩来在钱学森归国不久的嘱咐:“要好好待他,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精华,他是科学家的一个代表。”

  当天下午,莫斯科时间6点钟,专机对准了莫斯科努契科伏国际机场的跑道,迅速降落下来,缓缓地在停机坪停下。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别尔乌辛与中国驻苏大使刘晓在离飞机不远的地方,等待欢迎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到来。机舱门打开了,聂荣臻站在舷梯上挥了挥手,就疾步走下舷梯。别尔乌辛及众人走上前去,与聂荣臻握手拥抱。聂荣臻在与别尔乌辛握手时,感到了一种俄罗斯式的热烈。这似乎是此行的一个好兆头。

  在莫斯科,聂荣臻下榻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大街一座别墅式的小楼里。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北京和莫斯科有6个小时的时差,聂荣臻平时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他在院子里散步,李强也出来活动。李强对莫斯科非常熟悉。抗战爆发前,他在这里住了6年半。他对聂荣臻说:“聂老总啊,1925年你从苏联回国,在莫斯科待了多少时间呀?”“我那时归国心切,在莫斯科待了10个来月。昨天坐车,我看这里变化挺大。”聂荣臻又问李强:“钱学森同志他们住的苏维埃旅馆,离这里有多远?”“苏维埃旅馆离这里还挺远的,他们那里是莫斯科市中心的正北,我们这里是西南。富春同志来谈156个项目时就住在那里,它的对面是个跑马常”李强是外贸部副部长,俄文很好,又懂电子、机械,建国后中国对苏联的经济、贸易、科技方面的重要谈判,差不多他都参加了。这次,他又来参加国防新技术谈判,聂荣臻很高兴。

  谈判从9月9日开始,10月15日签协定,共进行了35天。在这段时间里,中苏两国代表团人员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谈判。谈判的进展较为曲折,不过,这也正如估计的那样,苏联方面不会无保留地把一切新技术都交给中国,聂荣臻对此是有思想准备的。整个国防新技术谈判,分为若干部分:导弹、原子能、飞机及其基地建设等方面各自分头进行。每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点一点地取得进展。所幸的是,代表团各个方面的准备都比较充分,有的要求非常具体。在谈判桌上,苏联人总的来说是友好的,别尔乌辛甚至对聂荣臻说,有些项目你们提出的型号性能已经落后了,可以提出更新一些的型号。但有的技术项目也有保留,不是只给资料,就是只给样品。经过20多天的谈判,9月底,双方终于达成了协定草案。

  聂荣臻看了草拟的协定,心里轻松了许多。如果苏联政府能够认真地执行协定,中国在突破导弹、原子弹、现代作战飞机等尖端技术方面,就有把握得多了。聂荣臻派人立即把草案送回北京,交周恩来总理,等待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审批。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