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九七


  ※第五十四章 和平解放北平

  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11月,形势起了重大变化。华东解放军9月解放济南,拉开了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解放军11月2日结束辽沈战役,解放了全东北。中原解放军继解放开封、郑州之后,11月6日与华东解放军共同发起淮海战役。西北解放军在陕西中部地区连续发动3次攻势,把胡宗南的“机动防御”打得无法机动。加上华北解放军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国民党军在7月至11月的5个月时间里,丧失了100万人,总兵力由1946年发动内战时的430万人降为290万人,解放军则由120万人增至300万人。也就是说,解放军从质量到数量都居于优势。

  华北解放军自1948年秋季攻势以后,傅作义已完全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他所指挥的12个军、52个师,已被限制在滦县、唐山、天津、北平、张家口、柴沟堡等北宁、平绥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东北全境解放、淮海前线解放军取得节节胜利,已经使傅作义在南、北两面失去依托,战略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辽沈战役胜利己成定局的时候,毛泽东就在酝酿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配合进行平津战役的问题。

  11月中旬,毛泽东命令东北野战军秘密迅速入关。为了不使敌人南逃,毛泽东又命令华北第三兵团撤围归绥,用突然的动作包围张家口,以抓住傅系主力。抓注傅系,也就拖住了蒋系,因为傅作义是不会不管他的嫡系部队而率蒋系南逃的。11月27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歼灭平、津、唐(山)、张(家口)之敌的部署》。平津战役随即开始。聂荣臻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兵团领导人分手时,要他们坚决按中央军委的部署行动。华北军区第三乒团11月30日攻占柴沟堡、万全,完成对张家口的包围;第二兵团于12月8日将傅部主力第三十五军包围于新保安。毛泽东的这一着棋,为抑留华北敌人不使其逃跑,并为掩护东北解放军入关争取了时间。12月11日,毛泽东在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指示中,充分肯定了华北军区部队包围新保安和张家口的战略意义。平津战役这篇大文章,正是从西线做起的。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与指挥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并肩作战。

  在此之前,聂荣臻于12月21日晚到达孟家楼,与林彪和罗荣桓见了面。

  林彪和他身边工作人员所住的小院,是河北农家普普通通的院落。两边厢房住着参谋、秘书和警卫人员,南边3间正房,东边是林彪的住室,西屋是挂满了地图的作战室。正房的前面,又是一个小院,但没有厢房,只有低矮破旧的门楼。正是在这样一所简陋的农舍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挥百万大军进行了伟大的平津战役。如今,它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聂荣臻到孟家楼不久,见东北野战军二局的工作较弱,向林彪提出,将华北军区的二局调来加强东北军区二局,并入东北二局的共200多人,由局长彭富九率领,分乘3辆大卡车至平津前线指挥部。聂荣臻还提议调城工部长刘仁到孟家楼,加强对解放北平秘密工作的领导。刘仁率几名助手及译电员、报务员辗转而至,与聂荣臻同住一个村庄。

  他通过自己的电台,与北平地下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刘仁负责北平地下党的工作,工作做得十分深入,甚至做进傅作义的家中。傅作义的女儿、地下党员傅冬菊原是天津《大公报》记者,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回到北平,她及时地向党反映情况,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功劳。聂荣臻年近9旬时,还念念不忘傅冬菊的贡献,一次看到她时,特意提起此事。

  聂荣臻刚到孟家楼,12月22日华北第二兵团进攻新保安。他与林、罗在指挥部紧张地注视着战况的进展。战斗是极为激烈的。解放军攻城开始前,对新保安猛烈炮击,5分钟内打了8000多发炮弹,小小的新保安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解放军将士从刚炸开的城墙缺口处攻入城内,敌人抵抗得也很顽强,几乎是逐街逐屋抗争。经11个小时激战,终于全歼敌三十五军1.9万人,军长郭景云与他的前任一样,被迫自杀。战事告捷,消息传来,指挥部一片欢腾。聂荣臻情不自禁他说:“打得好,打得好,真痛快!”。新保安解放,张家口守敌惊恐万状,奉傅作义“相机突围,向绥远撤退”之命, 23日,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率部突围。他采取了向西南方向佯动,实则向东北突围等狡诈办法。但华北第三兵团,在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北岳军区部队,内蒙、察北骑兵部队的配合下,将数万敌军严密包围在名叫朝天洼的一条山沟里,经过各部勇猛穿插,激战一天多,张家口守敌1个兵团部、1个军部、5个师、2个骑兵旅、2个保安团共5.4万余人全部被歼,俘一〇五军军长袁庆荣,只有孙兰峰率少数卫士漏网逃跑。消息传来,聂荣臻心情无比激动。

  他关于“用不了多久红旗就会重新飘扬在大境门城楼上”的预言,经过两年后终于实现了。这两仗不仅彻底切断了傅作义部的西逃之路,而且把他起家的老本以及后来的资本,几乎全部搞光了。这对傅作义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

  因此,聂荣臻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东面堵住了敌人的退路,能不能争取和平解放北平?①他之所以这样想,一来因为北平是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毁于炮火,损失太大;二是他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触中,就曾议论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拟建都北平,自然应该使北平的损失越小越好;再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正是《孙子兵法》的要义之一吗!在他考虑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刘仁不断从傅冬菊那里得到情报说:傅作义近来思想苦闷,在“逃”与“和”的问题上,态度彷徨,犹豫不决。于是,更坚定了聂荣臻和平解放北平的信心。他的想法得到罗荣桓的支持,而林彪只是淡淡地说:想法好,但恐怕是幻想。

  ①《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705页。

  关于和谈问题,在聂荣臻赴孟家楼途中时,傅方代表崔载之、李炳泉就曾出城与东北野战军代表接触谈判。聂荣臻到达孟家楼的次日,刘亚楼又与崔、李在八里庄谈了一个上午。华北军区、平津前线指挥部都与傅方代表接触了,但当时还是立足于消灭敌人的,中央军委也是这个精神。

  聂荣臻在回忆录里说:

  现在,傅作义将军赖以起家的王牌第三十五军已经被我军歼灭了,这对傅作义的打击和震撼是极不寻常的。如果我军再把天津攻下来,彻底打掉他逃跑的幻想,逼着他走上谈判的道路,我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时机越来越成熟了。①1月8日,林彪、聂荣臻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说:“张(东荪)、周(北峰)昨晚抵此。我们商定,今晨由聂先去找张谈,获得傅的态度,请示中央决策后,林再出面作出具体答复。”聂荣臻于当天上午乘车来到八里庄,先后与傅方代表燕京大学教授、民盟北平负责人张东荪,华北“剿总”少将地政处长周北峰面谈。张东荪说,傅要他谈清以下几点:一是平、津、塘和绥远一起解决;二是平津以后能有其他党派的报刊存在;三是政府中要有进步人士参加;四是军队不要用投降或在城内缴枪的方式解决,可调到城外用整编的方式解决。如同意这些条件,由双方拟定具体办法。聂荣臻听完这些意见后,要他们休息,并约定次日再谈。当天下午,林彪、聂荣臻将谈判情况上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于1月9日凌晨复电,除了第一条平津问题先解决,再解决塘沽、绥远问题以外,其余各条原则同意。

  ①《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705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