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五五


  聂虽然不承认,但他是这一切的首脑和推动力。他长相不那么引人,但眼睛充满了智慧,嘴上的线条显现坚强的决心。他曾在法国学习过三年,像许多法国官员那样把军帽戴得稍歪一点。”

  周立波则是这样描写当时的聂荣臻的:

  在工作这样开展的愉快的环境之下,聂荣臻同志显得比以前年轻,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三十九岁的模样……他斯文稳重,但他款侍客人的早餐,却带着军队的简单和粗豪的样式,也有点四川菜肴的口味。他是四川人。这位长征过来的将领,现在成了边区青年信赖的一个对象。他每次演说的前后和中间,群众常常报以热烈的鼓掌。

  随着边区的日益扩大与巩固,这位精明能干的南方人,就日益博得北方军民热烈的敬爱,而他也更加谨慎,更加尽力于边区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①在一个朔风呼啸、天寒地冻的夜晚,聂荣臻在他那间挂满作战地图,生着火炉的办公室里,用阜平特产的糖果、梨、枣、花生和他自己特有的微笑,接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宾客。聂荣臻亲自提着马灯,站在凳上或炕上,指着墙上的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用洪亮的声音向卡尔逊讲述晋察冀的敌我态势。图上插着许多红色和白色的三角形小纸旗。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每一面小白旗的周围,几乎都被许多小红旗包围着。卡尔逊是位训练有素的军官,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聂荣臻接着讲述他作战的三重任务:防止敌人占领这一地区,骚扰敌人的交通线;逐步把影响和控制扩大到邻近的还没有建立起抗日政权的地区。聂荣臻继续对卡尔逊说:“敌人在华北的兵力非常空虚,如果我们的武器装备好一点,把敌人赶出河北去并不是难事。”

  ①《周立波文集》(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76页。

  卡尔逊说:“我正要问你,枪械和弹药怎样补充的呢?”

  “很困难。我们正在收集国民党撤走时抛弃的枪支。河北农民大抵有枪,那是抗日战争前为抵御盗匪而自卫用的。最近,因为不堪敌人的压迫,农民纷纷拿出自己的武器,组织游击队,但供不应求。我们这个区域有1000多万人口,兵员补充不成问题,困难的就是枪支弹药。”

  “能够从敌人那里缴获来补充吗?”

  “缴获了一些,但不十分多。敌人因为不懂中国话,怕做俘虏,不肯缴枪,有时宁可人枪俱毁。现在不同一点了,我们的部队学了几句日语口号,使敌人知道我们不杀俘虏,他们也就不像以前那样顽抗了。”

  “最近高阳有个日军分队长投降过来了。”在座的司令部一位参谋补充说。

  “是的,最近在高阳有个日军分队长自动投降过来了。问他为什么过来?

  他说他觉悟了,打中国人民是错误的。”

  “你们相信他的话吗?”

  “我们考虑过,如果他是个坏蛋,他到了我们这里是决不能活动的,因为中国人民都痛恨日本侵略军。据这个日本人说,他们那里自战争开始以来已经征兵11次了,华北的日军都很疲倦,而且都想家。”

  “日军正在大量组织汉奸部队,用中国人来打中国人。对此,阁下怎么看?”

  “华北的汉奸也很恐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个汉奸组织已经成立很久,但能组织起来的正规伪军很少。华北的‘顺民’实在少。最近日军正在搜罗大烟鬼、地痞流氓充当伪军。又在极力收编土匪。由这些人组织起来的军队,你想我们会害怕吗?”

  卡尔逊频频点头。他说:“来这里经过贵军第一二九师师部时,我曾分析过,几个世纪以来,日本人还没有遭受过大的失败。这次可是不同了,它正在遭受从来没有的危机。‘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日军在满洲有30万,在华北是20万,上海只有5万,它是想用阴谋手段,使中国不战而降。但几个月来没有达到目的,只好在满洲、华北增兵至100万,而且正在动员第二个100万。开始时他们用于中国的是战斗力较弱的部队,但当山西的战事久拖不决,而且攻陷南京,中国仍继续抗战时,他们就不得不动员那些留着以防范更强大的敌人的第一级兵了。”

  “日军的兵还分为几级?”聂荣臻问。

  “是的。据我了解,第一级兵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第二级是35岁左右的,第三级是35岁至45岁的人。”

  “与中国比,日本虽强但人口少,兵力不足是它侵略中国的最大弱点。”

  “是这样。请问聂将军,要是日本派10万精兵来攻打你们,你可以支持吗?”

  “我们可以保持华北。不但是我这样认为,而且我们的每个战士和游击队员都这样认为,都有很高的信心。因为在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下,我们每天都有小的胜利。事实告诉人们,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他派10万兵力来进攻我们,我们也有击退他的办法。不但要击退,还要扩大我们的区域。敌人不是几次要想占领紫荆关,以扼住我们向东北方向发展的道路吗!但直到现在,紫荆关仍在我们手里。”聂荣臻接着说:“现在天气太冷,我们衣着单薄的部队难以到察哈尔北部去活动。涞源以北,是恒山山脉的大雪山,气候奇冷,我们在那一边活动的部队,许多人冻坏了脚。等到春天天气转暖,我们在察哈尔的活动会有大的开展。到了青纱帐起的时候,我们要在整个华北燃起激烈的抗日的火焰。”

  “什么叫青纱帐?”

  “到了夏天,田野里的庄稼长高了,就可以掩护我们军队的行动。这就叫青纱帐。”周立波不待聂荣臻开口,就直接用英语回答了卡尔逊的提问。

  聂荣臻点点头。卡尔逊赞许地点头微笑着。

  话题又转到了后勤供应和军官补充等问题上。聂荣臻说:“我正在考虑军区要办军工厂,自己解决武器弹药问题。生产一些子弹、手榴弹、地雷、步枪、手枪等,技术上并不太复杂。设备、人才、原材料相信都会慢慢解决的。”“至于军官,我们这里叫干部,来源确实是个大问题,部队在不断发展,最难办的是缺干部,到处来向我要,我向哪里要?这次从延安来了些干部,一路上的困难,你们是经历过的。不过,军区最近刚成立了一所军政学校,干部也自己培养,还可以从优秀士兵中选拔。”说到这里,聂荣臻显得非常兴奋。周立波后来写道:在许多新的设施中,他最得意的,是创建军政学校。

  “想不到在这里还会办学校。”他这样地说。他是个很持重的人,说这句话时,却快活得像个孩子一样,跳跃起来。对于军事家,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快事。他学到的一切,他们在十年艰苦斗争中经过的一切,通过这学校,可以传给华北许多爱国的青年与志士,使他们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得尽最大的心力。“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实在是以天下为心的英雄的乐事。

  “而那时候”,旁边有人插嘴说,“我们觉得一切都没有把握,聂司令的组织能力真不小,不久,一切都有了头绪”。

  接着聂荣臻又向卡尔逊介绍了边区临时政府、各种抗日救国的群众组织、边区法院、边区邮局、军区办的《抗敌报》、“抗敌剧社”,以及还准备成立的“边区银行”、发行边区货币等等设想。说这些的时候,聂荣臻如数家珍。整个晚上的谈话,聂荣臻的精辟分析,极富感染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卡尔逊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周立波的翻译,不时“OK、OK”地边说边笑边翘大拇指卡尔逊后来说,“这些计划如果实现,势必使侵略者头疼。我怀疑这些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行。6个月之后我再次访问聂时,亲眼看到这些计划并非纸上谈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