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
二七 |
|
部队二占遵义,经过短时间的体整,士气十分高涨。他们怀着胜利的信心,走在初春的高原上。田野里油菜花一片金黄,刚插到田里的水稻开始泛绿,山间一道道溪水淙淙有声。队伍再次向赤水河挺进,3月16日到达世界闻名的酒乡茅台。聂荣臻骑在马上,看到了一处处酿酒作坊,闻到了扑鼻而来的酒香。聂荣臻叫警卫员去买酒。可是,他却没有喝上已经到嘴边的美酒。 飞机轰炸,他们马上又转移了。 为了迷惑蒋介石,红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再次向古蔺方向前进。毛泽东要使蒋介石相信,红军仍要北渡长江,使他调兵向西。这个目的达到了,3月21日晚和22日拂晓,红军又折回赤水河,从二郎滩、太平渡一线四渡赤水,向东直插乌江边,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在暴雨中乘竹筏渡江,架起浮桥,红军跨过乌江,前锋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在贵阳,但摸不清红军意图,紧闭四门,未敢妄动,从而向红军敞开了开赴金沙江的道路。4月8日,一军团在贵阳城郊掩护全军通过,向西疾进。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聂荣臻作为军团政治委员,也还是极其认真地抓部队的组织纪律。一次宿营,军团部的几个警卫员杀了土豪的一头毛驴,炸辣子驴肉,炸好了,给军团的几个领导人都送去一块。聂荣臻对几个警卫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你们吃驴肉,知不知道这是违犯政策的?” 警卫员不大服气,说这是土豪的。他说,“虽然是土豪的,也不能杀着吃,应该分给老百姓。”当年参加杀驴的警卫员、后来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黄荣海,对于聂荣臻的那次批评至今记忆犹新。正是铁的纪律,使红军在那样的艰难险阻下形成一股铁流,而不致溃散。 4月25日,林彪、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建议“野战军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而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先敌占领东川,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汇合。” 4月29日,中共政治局接受了这个意见,并由中革军委发布命令:“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的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林、聂接到军委命令后,于4月30日指挥红一军团向昆明虚张声势,掩护全军抢渡金沙江,北上四川。完成佯攻昆明的任务后,红一军团向北挺进,5月4日来到金沙江畔的元谋、龙街。 林、聂站在江边,看到江流湍急,江面又宽。这样大的流速是无法架桥的,又没有船只,再加上敌机袭扰,整个军团处境困难。5月4日,在刘伯承指挥下,中央纵队在皎平渡成功地巧渡金沙江。5月5日,朱德总司令电令林、聂:“军委纵队在本日己渡江完毕,三军团7号上午可渡毕,五军团在皎西以南任掩护,定于8号下午渡江,敌人8号晚有到皎西的可能。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7号兼程赶到皎乎渡,8号黄昏前渡江完毕,否则有被隔断的危险。” 接到电报,他们便命令部队向皎平渡进军了。这一夜,部队翻山越岭,越过48次急流,急行军120里,终于赶到皎平渡,靠几条船,渡过了金沙江。 过了金沙江,蒋介石的10万重兵就被红军甩在身后了。 红一军团过了金沙江,毛泽东在江北岸的一个崖洞里对林彪、聂荣臻说:我一直在这里等你们。聂荣臻深感毛泽东对红一军团这支英雄部队的高度信任和关心,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遵义会议毛泽东重握军权,他以过人的胆略,不同凡响的指挥艺术,虚虚实实,声东击西,极大地调动了敌人,使一支只有3万人的红军纵横于几十万敌军之间,最终争得了主动。 敌人被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搞糊涂了。就是红军内部也有些人很不理解,对令人晕头转向的迂回行军不满意。林彪就有这种意见,他埋怨说:“我们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这会把部队搞垮的,像这样领导指挥还行?!”聂荣臻不同意他的看法,说:“这个阶段,我们是声东击西,大踏步地机动作战,不断地调动敌人。这样打法,部队自然要多走一点路,疲劳一点。可是敌人却对我们捉摸不透,便于我们隐蔽企图,使我军由被动变为主动。”林彪不服气,写信给中革军委。关于这封信的内容,聂荣臻在后来回忆说:“大意是要求朱、毛下台,请彭德怀出来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这封信写好后,林彪曾要求聂荣臻签字,聂拒绝了,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你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你应该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挽救危局。现在,你要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仅不签,我还反对你签字上送。我今天没有把你说服了,你可以上送,但你自己负责。”①林彪固执己见,还是把他的信上送了。 ①《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259页。 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在会理城郊外铁厂村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周恩来批评了林彪,指出毛泽东采用了声东击西、与敌人兜大圈子的办法,甩掉了敌人,是完全正确的。毛泽东则批评林彪说:“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 在危急的日子里,聂荣臻表现出高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组织纪律性,坚定不移地支持了毛泽东。 ※第十八章 谱写英雄史诗 会理会议以后红军继续北上,一路攻占德昌、冕宁等地。现在,在他们前面的是大凉山彝族同胞聚居区和天险大渡河。 尾追的国民党军队进至金沙江一线,川军则迎头向大渡河急进,以堵截红军。红军要摆脱前后夹击,必须迅速抢渡大渡河。为此,中革军委组织了红军先遣队,刘伯承兼任司令员,聂荣臻兼代政治委员,率领第一师第一团、一个工作队、一个工兵排,配备了电台,北上开路,直指安顺场渡口。 从冕宁到安顺场中间隔着大凉山彝族区。历代统治者对彝民欺压、盘剥,使彝族、汉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如何通过大凉山成了先遣队的第一个难题。 5月21日,先遣队在占领冕宁后立即打开监狱,放出了作为国民党统治者的人质而被关押的彝族首领,从而为红军通过彝族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 5月22日,先遣队开进大凉山。聂荣臻很快领略到大凉山的风光——山峰高耸,道路崎岖,林木葱茏,天气多变。忽然走在前面的工作队派人报告,在谷麻子附近,彝民拦住了去路。聂荣臻和刘伯承一起拍马向前,只见彝民们挥刀舞棒,高喊着“不许走”,“要买路钱”,还听到前面响着土炮声。 正乱着,忽见谷口扬起烟尘,几匹马飞驰而来,为首的是当地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工作队向这个头人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表明了红军借路北上的意思。从头人的话里得知,当地的两个大部落沽基家和罗洪族正在“打冤家”。小叶丹便是沽基家的首领。沽基家想要红军帮助他们打罗洪族,表示友好。刘伯承、聂荣臻决定不介入他们的矛盾,宣传彝、汉一家,一起打反动派的思想,然后与小叶丹谈判。 刘伯承与小时丹谈判是在一泓清水——袁居子海边离湖水50来米远的地方。一块大石头是现场的标记物,刘伯承曾在那块石头上坐过,直到今天它还屹立在那里。刘伯承是个老四川,在川西也活动过,对当地的地理、风俗人情、语言比较熟悉。他操着当地方言,与小叶丹谈得很投机。谈判时,聂荣臻坐在一旁,他虽然也是四川人,却不懂这里的话。小时丹提出歃血为盟,跟随他的彝民提了一只公鸡来,用刀尖从鸡嘴里捅进去,割断鸡脖子,把殷红的血滴在水碗里。刘伯承与小叶丹喝了鸡血酒,对天宣誓:谁要是毁盟、背盟就要像这只鸡一样死掉。最后达成协议,沽基家愿意护送红军通过彝族区。这便是被后人所传颂的彝海结盟的故事。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