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二一


  在这篇文章里,聂荣臻说:我们的第一团以一营兵力,扼止了敌人一师之众。虽然敌人的飞机和炮弹轰炸之声震动了山谷,但丝毫不能震撼我红色战士的心胆,敌人以数倍的兵力,分几路向我冲锋,亦被我英勇沉着的战士,以顽强的反冲锋打坍下去!并且协同突击部队将敌整师兵力全线击溃,这应当写在我们的战史上,成为我第一团三岬嶂上光荣战斗的一页!

  面对失败的总趋势,林、聂焦急、忧虑、彷徨。2月10日,他们联名致电中革军委,建议改用运动战消灭敌人①。他们建议说:“在运动战预期战场上的最重要阵地,须先敌一日或半日或数小时构筑临时的工事,以占先机之利。”“我第一防线与第二防线应相距一天至少三十五里以上路程,以便万一我第一防线失守后,敌向我第二防线进攻时我以第二防线阻敌,而以主力在第一、二防线之间,以运动战侧击或夹击和尾击敌人。”“我主力所在地域如附近有敌,则应诱敌和放敌大踏步前进,以便我主力在敌运动中消灭之,如我主力不在某地而该地有敌前进时,则应以一部兵力进行运动防御战,滞敌前进。如无把握固守工事,则不应到处做工事,以免做好后反被敌人利用。”

  ①《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7页。

  林、聂在致中革军委的建议电中反复申明如何用运动战消灭敌人,以摆脱被动挨打的困境。但中革军委根本听不进去,回电告诫他们坚决服从军委的命令。

  2月,李德来到红一军团,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继续鼓吹“短促突击”。

  大多数人头一次看到外国人,会场上洋溢着好奇的气氛。李德,身材高大,红头发,蓝眼睛,隆起的大鼻子。到会的干部们看着他,私下里议论:“这是斯大林派来的。”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是德国共产党党员,由共产国际派来中国当军事顾问,1933年9月到达中央苏区。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只凭军事教科书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规模阵地战的经验,提出他的作战方针,完全是死搬硬套。在欢迎会上,他先感谢对他的欢迎,然后讲军事,讲“短促突击”,说要拒敌于国门之外,用“短促突击”的办法消灭敌人。

  大家不理解这个“短促突击”,军团长林彪也不懂,他说:“你们不懂这个打法,我也不懂。不懂就学嘛。现在形势不同了,我们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战斗中可以学到的。过去我们也只会打游击战,后来我们会打大规模运动战了,我们也要学会正规的防御战。”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论短促突击》,由参谋苏静刻蜡板印发到全军团。林彪的行为,使聂荣臻感到忧虑。4月份,中革军委提出“保卫广昌”,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李德亲自上阵。7月份提出“保卫长捅,以后又提出“保卫兴国”。

  越“保卫”地盘越小,徒然地消耗弹药和兵力。如3月中旬红一、三军团在南丰地区的作战,红三军团进攻三溪圩、三坑失利,在红一军团掩护下才撤出战斗,伤亡2000多人。4月中旬,红一、三、九军团与进攻广昌的国民党军11个师决战,打了18天守备战,损兵折将,广昌失守。红一军团艰苦转战,打了不少消耗战。至9月初,林、聂断然改变“短促突击”的战术,采取运动战,才在温坊打了一个胜仗。

  林、聂认为,那种一步一顶牛的堡垒对堡垒,敌人每次运动只前进二三里,这样,敌人整个体系是联在一起的,自然失去了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机会;如果红军主力不接近他们,而是离得较远,他们是会前进比较远的距离的,自然会造成某一局部脱离其整体,就为红军提供了打运动战的条件。

  温坊战斗的胜利,就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取得的。可惜,这次战斗离仓促的战略转移——长征,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已无补于大局了。

  8月下旬,敌李延年集结4个师于朋口、莒溪、璧州、洋坊尾一线,红二十四师在敌进攻方向的朱鬃岭、桥下、肖坊一线构筑工事,红一军团奉命抗击这股敌人。第二天凌晨,敌第三师第八旅两个团从堡垒线出动,由于红军主力隐蔽得好,这两个团一下子就跃进了10里,到达温坊,脱离了其主力的筑垒体系,相对成了孤军,为红军提供了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机会。林、聂把军团指挥所设在松毛岭上,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断敌退路,防敌增援,自8月31日21时战至9月2日拂晓,除少数敌人在温坊南八角楼作困兽之斗,第八旅两个团已大部被歼。9月3日,敌第三师和第九师集结3个团企图报复,再犯温坊,林、聂采取同样的战法放敌先头团深入,将其歼灭。至此,温坊战斗胜利结束,打死打伤2000多人,俘虏2400多人。共歼李延年部4000多人,而红军自身伤亡甚校敌第八旅旅长只身逃脱,被蒋介石枪毙,第三师师长李玉堂从中将降为上校。

  温坊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唯一一次较大的歼灭战,是背离“短促突击”的作战指导思想才取得的。这一胜利,更使聂荣臻思念毛泽东,怀念毛泽东领导红军采用诱敌深入,以运动战取胜的光辉思想。

  个别战斗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局势。就总体而言,中央红军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处处被动,到10月份,已面临被迫转移的唯一出路了。

  长征前夕,聂荣臻和林彪从福建回到瑞金,军委向他们传达了新任务——长征。当时,这个行动还是机密的。接受了任务,林、聂一起去看望被剥夺了军权的毛泽东。

  毛泽东虽然被撤职了,但他时刻关注着前方的战斗,研究对敌斗争的战法,不断向中央和军委提出:阵地战不能发挥红军的优势,应该改用运动战的战略战术。“福建事变”时,他写信给中央,提出两点建议:红军同蔡廷锴的部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蒋介石的进攻;把红军拉到以浙江省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威胁敌人老巢,以解中央根据地之围。但中央“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愚蠢地拒绝了他的建议,丧失了打破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林、聂去看望时,毛泽东住在瑞金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子沙洲坝,高大的千年古樟掩映着他的古朴的农家小楼。

  看望毛泽东,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对于毛泽东当时的处境有过这样的回忆:“由于王明路线的执行者给毛泽东加上的种种罪名,一直到长征时都没有勾销,在离开中央苏区前,任何人都不敢同毛泽东说话,他也不去找任何人。”看望毛泽东,是要冒风险的。

  在向毛泽东问候以后,聂荣臻问:“就要突围了,主席有什么看法?”

  “咦,你们知道了?”

  “知道了。”林彪说。

  “我们接受任务了。”聂荣臻说。

  毛泽东头一天已接到部队要突围的通知。为避免嫌疑,他把话题故意叉开了:“好好好,我们到瞿秋白的图书馆去看看。”

  聂荣臻感到毛泽东心底里的忧虑。他的意见人家不接受,时至今日,只好跟着队伍走了。但只要他在队伍里,革命就有希望,聂荣臻这样想。他亲眼看到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如何制胜,也看到了“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的军事路线如何失败,这使他坚定不移地追随毛泽东,不怕非难。这也使他在尔后的艰难岁月里,始终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