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传 | 上页 下页


  ※第三章 在黄埔军校

  这一批回国的共产党员全是学军事的,由王一飞带队,共20多人,有叶挺、熊雄、颜昌颐、张善铭、杨善集、范易、李林、纪德福等人,一律学生打扮。船经日本长崎,他们看到一张日本报纸上披露:有一批在苏联学习的中国学生最近回国。大家不免有些紧张,都准备好了下船遇到盘诘时的对策。

  1925年9月上旬,他们到达上海。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上海。通过海关时,海关人员看看护照,简单地翻了一下行李,就放行了。

  聂荣臻松了一口气,把护照收起来。这张护照,聂荣臻十分珍惜,因为他每到一个国家,上面就有该国政府的签证,这些密密麻麻的签字,烙印着他5年的足迹。回国以后,他一直将这张护照珍存在身边。

  到了上海,聂荣臻等人由王若飞带领,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

  陈独秀说,你们一部分到南方,一部分到北方。到南方的主要是去加强黄埔军校的工作。至于黄埔的工作怎么做,他没有说。陈独秀认为,国民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国民党领导的,革命成功了就是好事情。这等于说,共产党是帮国民党的忙。这就是聂荣臻第一次见到陈独秀所留下的印象。

  谈话后,聂荣臻即离开上海,于9月中旬到广东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接受苏联顾问的建议,为建立一支革命武装而创办的。为了创办这所学校,苏联政府资助了200万银元现款作开办费,派了一批军事干部担任军事教育工作,并运来8000支步枪和400万发子弹。聂荣臻分配到政治部任秘书①,协助政治部主任、副主任领导政治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还兼任政治教官。

  ①《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510页。

  当时,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部长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但不久即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参加第二次东征。继任政治部主任的是邵力子,副主任是中共党员、黄埔军校中共党团领导小组负责人鲁易。

  聂荣臻刚到黄埔时,广州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左派和右派斗争激烈。戴季陶等人积极反共,廖仲恺刚被暗杀。左派有识之士都主张反击,而陈独秀却一味退让妥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叮嘱聂荣臻:在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开展党团活动,扩大党的影响。还说,蒋介石要限制我们,我们要教育党团员,开展各种活动,争取进步青年,以反对他的限制。聂荣臻遵照周恩来指示,全身心地投入黄埔军校的工作。

  聂荣臻在政治部管党的工作,是黄埔军校党团领导小组的成员。全校党团员的人数已经相当多,设立了几个支部和小组,然而只有少数人的身份是公开的,大部分还是秘密党员。经常的、大量的工作是在军官和学生中进行党的宣传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团员,做党团员的思想工作。他每周自黄埔搭船去广州一次,向中共广东区委汇报情况、接受指示,有时候听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中共中央委员、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的毛泽东等人做的形势报告。聂荣臻将报告精神带回黄埔后在党内传达学习。

  他负责安排政治教育,自己编教材,讲社会发展史,讲帝国主义论。专职教员有著名的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高语罕等人。除此之外,还约请社会名流前来讲课。

  政治部成立了由黄柏龄为委员长的“政治军事月刊社编纂委员会”,出版《革命军》、《黄埔潮》等刊物,聂荣臻担任该委员会的政治编辑主任。

  1925年10月24日,他在《黄埔潮》上发表名为《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一切军队要在战争中取胜,“必具备两个条件:首先,物质和技术方面一战术上、组织上,及一切军需品的供给上都要很充足,并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精神方面,兵士之能克己牺牲,很勇敢地上前去斗争,他决不是为那点薪饷所愿意如此的,他必定要知道他本身的责任和战争的目的……徒以机械的命令是靠不住的,尤其以十余元钱更不能买他的生命的。”①然后,他在文章中又以东征军和苏联红军为例,详尽地论述了知道为劳动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能够战胜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反革命军队的道理。这说明聂荣臻当时已经较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军队中政治工作具有的重大意义。

  ①《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页。

  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在东征回来以后,有时到学校看看。他对黄埔控制很紧,采取用钱收买等手段笼络下级。在他看来,聂荣臻等搞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是专门挖他墙脚的,早就怀恨在心。1926年3月20日,聂荣臻经历了“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两次东征,蒋介石已经军权在握。他的起家本钱就是黄埔军校。在一段时间内,他表面上同共产党合作,实际上提防和限制共产党。随着实力的增长,他的反共面目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在国共两党左派力量的倡议下,仍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但由于陈独秀执行右倾机会主义的退让政策,在新选出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形成右派势力大、左派势力孤立的局面。3月20日,蒋介石散布谣言,说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军校,共产党要把他赶走,以此为借口,逮捕了代理海军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下令黄埔戒严,监视各师党代表,包围苏联领事馆,监视苏联顾问,解除省港工人纠蔡队的武装,提出: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不退出的要交名单。

  那天是个星期天,聂荣臻从黄埔乘船去广州。快到广州时,忽听中山舰上有人喊,叫把船靠拢。船一靠拢,就叫人们都上舰。他到舰上一看全是共产党员,大家都不讲话,便知道出事了。经过暂时的软禁,没有审讯,当天下午就放了。他急忙到区党委了解情况,区党委的人所剩无几,已经疏散了。

  他得知周恩来也被一度软禁。中山舰事件的突然发生,激起了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的极大愤慨。

  怎么办?周恩来和正在广州的毛泽东等人都主张反击。

  周恩来、陈延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常在一起议论。周恩来作了分析:国民革命军6个军中,只有第一军是直属蒋介石指挥的,而在第一军政工人员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下级军官中党员也不少,同情左派的力量就更大了,在第一军中党的影响很大,完全有可能反击蒋介石。聂荣臻完全同意周恩来的分析。但参加议论者又都觉得:把蒋介石搞下台,其他几个军长同样是军阀,谁来领导(当时各军的军长为:第一军蒋介石,第二军谭延闿,第三军朱培德,第四军李济深,第五军李福林,第六军程潜)。显然事情很难办,只好等着中共中央决定。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接受了蒋介石的条件。

  中山舰事件的结果是: 250多名共产党员被迫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黄埔军校,有39人经不起考验退出了共产党。聂荣臻被免去了黄埔军校的职务。周恩来也被免去第一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职务。陈延年十分气愤,骂他的父亲陈独秀是“老糊涂”、“混蛋”。这是陈独秀对蒋介石的一次大让步,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大暴露。通过中山舰事件,聂荣臻看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日后始终保持着对他的警惕。

  聂荣臻到黄埔时,第一期学员已经毕业,第二期学员东征去了,第三期学员刚入学。1926年春,第四期学员入学。黄埔军校学制半年,是短训性的,造就了大批的军事人才。不但在国民党军队中有,而且在共产党军队里也有不少。聂荣臻在那里工作了6个多月时间,给学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胜利结束后,被俘虏的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就自称是聂的学生,要求见见老师。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