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 > 李志民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
第四章 胜利与挫折(11) |
|
当时部队绝大多数同志是农民出身,而他们却只提拔工人出身的人。不问其是否具备干部条件,只要是无产阶级成分的就提拔。除了长沙、安源的一些矿工外,手工业工人也照样提拔起来,而且一下子就提为团、师政委,担任高级领导职务,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指挥和政治工作。同时,他们还大搞“查田查阶级”运动,查到谁是地主阶级出身,不问是否属实,表现如何,斗争历史多久,就说谁是阶级异己分子,将他们开除出红军,摧残了许多有用之才。 他们刚刚进行过“肃反”运动,又以反“右倾机会主义”、“游击主义”、“富农路线”、“罗明路线”、“调和主义”、“两面派”等各种罪名,大搞宗派主义,惩办主义,对不坚决执行他们的错误主张,而拥护毛泽东同志正确领导的好干部则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大批地进行惩罚和撤换,随意提拔同他们气味相投、只知随声附和的人,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作风。家长制横行,一言堂成风。尤其是在福建、江西和红军中反对所谓“罗明路线”,打击面更宽,影响更坏,危害也更大。 事实真相是:一九三三年,罗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并组织“中共前敌委员会”以指导前线的工作。他对闽西情况比较熟悉,根据前线实际情况大胆地向党中央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谈到要积极坚持岩(龙岩)永(永定)杭(上杭)地区的游击战争,这个边沿地区条件比较困难,“赤化千里,筹款百万”应因地制宜,所有土地税款等收入不能完全集中到国库,应留一部分作为地方的机动费用,否则脱离生产的游击队等人员无法维持生活。还谈到“创造百万铁的红军”也应从闽西的实际情况出发,除动员一部分兵员补充主力红军外,还应动员一部分兵员补充地方武装,以锻炼提高地方武装的战斗力,更好地保卫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在“扩军”工作中,也要量力而行,因为苏区地方不大,人口不多,几年来动员再动员,扩大再扩大,究竟要动员、扩大到什么程度,需要有个限度,不能无止境地扩大。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这当然不现实。罗明虽然一再写信给省委转告临时中央,说明前线这些情况,但“左”倾错误的领导者根本不予考虑,仍坚持要边沿 游击区上缴一切税款和扩大百万红军,并认为罗明是右倾机会主义者,是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是反对党中央的“布尔塞维克的进攻路线”的。于是在组织上普遍开展反罗明线路的斗争,并错误地认为在红军党内开展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尤为重要,只有肃清红军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才能保障最大限度地巩固与扩大铁的红军,坚决执行党的“进攻路线”。这样就把地方上反“罗明路线”的斗争扩大到红军中来,引起东方军内部的严重混乱。 当时,不少同志不明真相,被“左”倾空喊的口号所蒙蔽,认为罗明路线是“反革命”,更有认为罗明就是“反革命者”的,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甚至罗明同志从前线回来,连炊事员也不给他做饭吃。他去理发店理发,刚坐下,理发师傅听说他是罗明,马上把他撵走,不给理发。 罗明同志被撤了职,还有很多好同志、中高级干部也受到诬害、牵连。如保卫黎川原是我们闽赣军区一个五百人的独立团,后因支援东方军围攻将乐、顺昌,调归前总直接指挥离开黎川,当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国民党周浑元军的三个师进攻黎川时,黎川城内只剩下一个七十人的教导队和一些地方游击队,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们放弃黎川以保存有生力量是必然的。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根本不体察实情,为了在军队中反“罗明路线”的需要,硬是给闽赣军区肖劲光司令员加上所谓“退却逃跑”、“违抗命令”、“右倾机会主义”等罪名,撤销职务,开除党籍、军籍,并拘捕交最高法庭组织的“最高临时军事裁判法庭”进行公审,判处五年徒刑(“遵义会议”上已澄清是非,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左”倾错误的领导者就是这样大搞惩办主义,以对罪犯和对敌斗争的方式来进行党内斗争。在福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的同时,在江西也开展反邓(邓小平)、毛(毛泽覃)、谢(谢唯俊)、古(古柏)等同志的所谓“江西的罗明路线”,使许多地方干部和部队干部均受到打击,搞得人人自危,党内、军内恐惧心理和社会不安现象十分严重,大大削弱了东方军的战斗力。这场斗争的实质就是为了反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进一步推行其“左顺冒险主义,因而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 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蒋介石调动了五十万大军,分四路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其北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已由南城、硝石向我黎川发动进攻,形势十分严峻。 恰在此时,国民党十九路军正准备发动福建事变,主动派人与我东方军进行谈判,联合反蒋抗日。闽北军阀刘和鼎、卢兴邦等部失去十九路军的支持,顿时陷于孤立,这个新的形势对革命十分有利。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却震惊于九月二十八日黎川一城之失守,不考虑东方军在闽北正值消灭孤立无援的刘和鼎敌军,向无敌人堡垒区大力发展苏区,粉碎敌人“围剿”计划的大好时机,急令东方军立即从将乐、顺昌北上就敌,企图收复黎川,与敌在抗河会战。 在“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压力下,十月四日,作为东方军主力的红三军团只好从前线撤回泰宁集中,翌日向黎川北面的硝石前进。十月六日,当三军团行军到达洵口地区时,不期与敌遭遇,经过三天激战,消灭了敌军第六师赵观涛部第十八旅(三个团缺一个营),生俘敌旅长葛钟山,缴枪一千多支,迫击炮二门。当时,敌第十八旅残存的一个营据守在山顶土寨子,虽然山势很陡,不易爬上去,但山上无水,我们再围困它半天,即可迫使该营就歼。这算是第五次反“围剿”中的一个意外的序战胜利。但“左”倾错误的 领导者不待困死之敌被歼灭,便命令立即向黎川以北敌人的巩固阵地硝石进攻。当时黎川驻敌三、四个师,南城、南丰各约三个师,硝石正在这三点之间,各隔三、四十里,处在敌军堡垒群中心。当我军进入硝石时,发现已钻入敌堡垒群纵深之中,完全失去机动余地;而且,泰宁以北之敌发现我主力在黎川方向,将向我泰宁进攻;黎川、南丰、南城之敌,亦向硝石增援企图夹击我军。我军连续攻击硝石五天不克,处境日益危急,彭德怀当机立断,连电陈词反对继续进攻硝石,十月十三日,敌军四个师已由南城东援,进抵硝石,中革军委鉴于东方军已处于敌人包围的威胁之下,才复电允许三军团撤出硝石返回洵口、莲塘一线,避免遭受严重损失。 十月中旬,敌人为打通黎川与硝石的交通,以北路军第三路军第七纵队薛岳部四个师由硝石附近进抵潭头市;第八纵队周浑元部两个师又一个旅,由黎川附近进到资溪桥。这样敌人在十公里距离内集中了近七个师的兵力,企图完成构筑黎川、硝石之间的碉堡封锁线,吸引红军前去进攻,以消耗和消灭红军。中革军委无视敌情这一重大变化,十月十八日,调集第一、三、五军团等部队,要求插到敌人堡垒地带间隙中去,在资溪桥附近与敌决战,以求牵动敌人到堡垒外战斗而消灭之。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