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梁漱溟传 | 上页 下页 |
三三 |
|
§五、有第三颗子弹吗 中国人民刚结束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但蒋介石却倒行逆施,把人民又拖入了内战的深渊,必然要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届人士10余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要求恢复和平。情绪激昂的群众公推马叙伦、雷洁琼、阎宝航等人为代表前往南京请愿。当天下午,请愿代表到达南京下关车站,突然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精心策划的自称“苏北难民”的大批暴徒的围攻和毒打。马叙伦等多名代表身受重伤,前来欢迎的人士和记者也被毒打和驱散。这就是著名的下关惨案。 下关惨案发生后,善良的民主人士自然无法坐视。 6月25日,梁漱溟、黄炎培、章伯均等人联名致信国民党当局,声称:此次下关惨案“情节离奇,遐迩莫不惊异”,“并非全由下关之军警不得力,而突出于一种特务活动,人所共见,不容否认。”因此,他们一方面要求政府严惩凶手,另一方面请国民党“取消特务机关,切保人民之各项自由”。 然而,国民党既然敢发动全面内战,就自信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而撕去了民主的外衣,露出凶残的本来面目。这时的国民党已经孤注一掷了,对于敢于反对他的人,就不惜大开杀戒,既使是手无寸铁的民主人士。7月11日,下关惨案血迹未干,民盟中央委员、激进的左翼人士李公朴又在昆明街头被暗杀。 15日,民盟另一位中央委员闻一多又惨遭毒手,暴死于昆明。 惨案接连发生震惊了全国,特别是李公朴、闻一多之死对于民主同盟触动很大,他们不得不向国民党当局再次提出严重抗议,而身为民盟秘书长的梁漱溟更是挺身而出。 李公朴被害的消息当天就传到了南京,当时民盟中央的其他负责人都在上海,梁漱溟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声明。他说:“公朴先生被害,无疑是为了当前政治斗争,尽管正凶没有捕到,好像无法证实是国民党特务之所为,但此事无待申说,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政治是这样黑暗,统治者已经超过法律,用特务手段行其统治。”四天后,又传来了闻一多被害的消息,梁漱溟又以民盟秘书长的身份发表书面声明:“李闻两先生都是文人、学者,手无寸铁,除以言论号召外无其他行动。假如这样的人都要斩尽杀绝,请早收起宪政民主的话,不要再说,不要再以此欺骗国人,”“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是像今天这样,我却无法退了,我不能躲避这颗子弹,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光,“白色恐怖无法压弯梁漱溟的铮铮铁骨,反而打消了退出的想法,激起他斗争的勇气,他已不再顾忌个人的安危,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 17日,梁漱溟又负责起草了民盟中央的声明,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并向全国人民疾呼不要屈服于压力,而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言论等最基本权利抗争。言辞可谓激烈、大胆。 然而仅过一天,也就是7月18日,民盟北平市委负责人孙中原被暴徒绑架。这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使梁漱溟明白,仅仅表明声明抗议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拿出确凿的证据,让国民党当局无可辨驳,才能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赢得国人和国际社会的支持。 7月22日,梁漱溟等民盟主要负责人联名致函国民党政府,公开要求“政府立即选派公正人员,与本盟所推派之人同赴昆明进行调查惨案真相,早日公诸社会。”国民党政府自然不会答应,但却也不能断然拒绝,于是只同意民盟自行派人独立调查,政府给予交通和调查中的便利。民盟最初推选罗隆基负责去昆明调查,但特务却放出风声:罗不能去,否由就将死在昆明。罗隆基便不愿前行,并同许多教授和民主人士躲进了美国领事馆。潘光旦和费孝通更是去了广州,不再过问政治。险恶的环境并没有使梁漱溟退却,在他人都不敢去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决定亲往昆明调查。在临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拍案而起:“特务们!你们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就在这里等待着!” 他的浩然正气令国人钦佩,也震慑住了国民党特务,由于梁漱溟目标太大,反而保护了他,使他免遭毒害。 8月6日,梁漱溟一行经重庆抵达昆明,开始独立调查李、闻案件真相。国民党虽然没有指派特务暗害梁,却对调查进行百般阻扰。首先,他们派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寿贤“陪同”梁同往昆明,一路监视梁的言行;之后,蒋介石又特派顾祝同等几名国民党政府要人和大批军警飞往昆明,名义上协助调查,实际上严格控制梁的行动。他们与云南省主席卢汉、警备司令霍揆鄣以及昆明警署上下通气,百般阻挠。 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加上几个月来的恐怖氛围,各方面的人都不敢和梁漱溟接触,更不敢公开提供证据。因而,调查开始进展得十分艰难。幸好,梁漱溟得到了美国领士馆和中共昆明地下组织的帮助。美国大使馆曾就李闻案件在昆明调查过,掌握了不少有用的材料。而李、闻二人都是左翼人士,与地下党接触频繁,因此地下党也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梁漱溟经过一段紧张、秘密的工作,基本弄清了案件的内幕,收集了大量物证和部分人证,并调查清楚了凶手正是云南省警备司令霍揆彰的手下汤时亮。 调查既有结果,梁漱溟立即电告民盟中央,民盟中央呼吁政府立即召开李闻案的公审大会。而梁在昆明也无法再继续调查了,便于8月22日飞回上海。 25日,梁漱溟在上海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报告了此次调查的经过和结果,在谴责国民党政府的同时,也提出:李、闻案件系政治性案件,交给一般法院无法判决,应立即移交南京组织特殊法庭审理。但梁也明白这一主张难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如果政府不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也用不着强求,因为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政府的隐私。 特别法庭自然没有开庭,而“公审大会”在国民党阻挠下也无法进行,况且即使举行了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于是,震惊全国的李闻案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了。但李闻二人的惨死却具有重大的价值,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国人,教育了仍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第三方面人士,使他们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的本来面目。尤其是梁漱溟,亲往调查李、闻案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尽管他仍然坚持保持与国共两党“等距离外交”,但毕竟由此而倾向于中共一方。因而,对于梁的政治态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