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梁漱溟传 | 上页 下页
三一


  §四、谈判桌前的努力

  鉴于国民党的真实态度,同时也为在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国共产党利用苏军正式撤出长春而国民党军队尚未到达的间隙,于4月18日向国民党收编的伪军姜鹏飞部发起进攻,当日即占领长春。随后,又一鼓作气拿下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很显然,中国共产党已决心不再顾忌苏美格局的限制,而依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革命主张,走自己的路了。

  美蒋方面显然对共产党的这一行动估计不足,所以愤怒之余还十分惊奇。蒋介石对此尤感气愤,他一面调集兵力,部署在长春四周准备力夺;一面扬言共军必须退出长春,如不自行退出,我必拿下长春,强调长春问题是和谈的唯一关键的问题。

  美国方面则冷静得多,马歇尔看出了共产党的战略意图:如果国民党借长春问题扩大内战,苏联必会以护路为借口继续在东北驻扎军队。而国民党军队全力向北推进,则必然造成阵线太长、兵力分散的局势,很容易被逐个击破。那样一来,整个东北局势将对中共有利。但马却又不能放弃长春,那也会不利于国民党控制东北。为此,老奸巨滑的马歇尔设计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以长春为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逼共产党让步。首先逼共军撤出长春做为停止内战的条件,但国民党军队暂时不进入长春,而是进一步要价,使中共作出更多的让步,然后再一举拿下整个东北。

  4月18日,马歇尔从美国赶到重庆,当日就与周恩来见面,二人商谈并没有结果。马于是在4月22日找到了民盟,希望由民盟出面调停,并将自己方案的第一步透露给民盟的负责人。梁漱溟、黄炎培、张澜等文化人自然无法看清马的阴谋,便欣然同意。

  于是,民盟便作为第三方面的主要代表斡旋于国共两党之间,为和谈牵线搭桥。

  梁漱溟在民盟中虽然是五位常委之一,但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并未担任任何实际职务。然而,自张东荪辞去秘书长后,该要职已经空缺达两个月之久,使民盟的实际工作没有人管。在大家的再三劝说下,梁终于答应出任民盟秘书长一职,但言明只干三个月,他那时天真地认为“三个月或者大局可以归于和平”。

  5月初,梁漱溟正式任职。当时,国民政府还都,由重庆又搬回了南京,民盟总部也随之于5月8日迁到南京蓝家庄。民盟主席张澜年事已高,不愿离开四川老家,所以民盟的实际负责人就成了梁漱溟。梁也无可推卸地撑起第三派的大旗,以全部精力投入调解工作中。

  为解决长春问题,梁漱溟等人草拟了一个调停方案:请中共军队撤出长春而国民党军队也不进去,由警察维持市内秩序。周恩来看过方案之后表示要先请示延安,但从语气中表示赞同。4月29日晚,民盟又将此方案交给马歇尔看,并请马转交给蒋介石。但马歇尔拒绝了,同时将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转告给梁等人和周恩来,要求中共单方面妥协,让出长春。声称这是和谈的唯一基础,否则他将退出调停。

  周恩来自然无法接受蒋介石的这一条件,并明确指出国共的分歧不仅仅是长春问题,蒋介石想的是先打仗,更有利之后再谈判。而马歇尔坚持认为是共产党占领长春破坏了和谈,战争不可避免,所以他只能退出调停。

  马歇尔此时退出调停,自有他的考虑。在4月23日,国民党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又向东北调运了9个军的兵力,在军事上又恢复了优势,因此他希望借战场上的胜利打破国共在谈判上的僵局,增加谈判的筹码,迫使中共方面让步。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像马歇尔想象的一样。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并没有讨到实质性的便宜,而且战火开始向关内蔓延,大有进一步扩大而发展成全面内战的趋势。这显然不是蒋介石所愿意看到的,他毕竟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5月1日,蒋介石在集合军政人员训话及对中央记者谈话时,口气变软,声明只要共产党放弃长春由国民党军队接管,其他问题都好商量。

  共产党自然不会被蒋介石的伎俩所迷惑,但为了不给敌人以“我欲内战”的口实,周恩来于5月3日召开中外记者会,重申必须全面停战,然后才能坐下来谈其他问题。

  为打破国共之间的僵局,民盟方面决定把原来向马歇尔提出的方案再次向国共双方公开提出。收到梁漱溟发到的电报后,毛泽东于19日电告周恩来表示欢迎民盟的主张。但寄往国民党的电报却入泥牛入海,音讯皆无。

  3月19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共部队在林彪的巧妙指挥下安全向后撤退,放弃了长春城,并且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溃不成军、损失惨重的假象,而国民党的前方将领为了邀功,故意夸大胜利。这无疑迷惑了蒋介石。20日,蒋介石听到前方报捷后十分兴奋。23日带着宋美龄、白崇禧飞往沈阳。当天,国民党军队开入了长春。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蒋介石一面指挥军队继续向前开进,追击共军,企图扩大战果;另一方面在谈判桌上漫天要价,进一步提出了接收全东北和美方决定权问题。全然不顾自己先前许下的诺言。

  对于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和节外生枝,共产党自然难以接受,但为了和平,又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并致信马歇尔,希望由他出面调停。

  对于蒋介石的所做所为,马歇尔也很不满意。因为蒋的做法已经偏离了马歇尔早先设计的轨道,而且与他的“先南后北”、“稳定关内”的战略方针相违背。马歇尔并不愿意在东北问题上投入太多精力,而是想先稳住东北局势,等关内尤其是南方问题解决后再考虑东北问题。因此,在收到中共的来信后,他立即转交给蒋介石,希望中共方面的让步能换来和平,但蒋介石却不予采纳。无奈之下,马歇尔开始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在征得杜鲁门总统的同意后,他于5月26日和31日两次致函蒋介石,要求蒋命令部队停战。

  马歇尔同时向国民党高级军官分析局势和自己的战略方针。他强调中共军队并没有在撤离长春时遭到实质性打击。相反,国民党军队因为战线拉得过长而处于明显劣势,如果继续向前进攻,就很可能被共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而失去已取得的胜利。那时再和谈,就处于被动地位了。马的分析的确是十分正确的,因此引起了国民党高级官员的重视。宋子文、王世杰等人立即将马的意见报告给蒋介石。但蒋很显然被“胜利在望”的假象冲昏了头脑,已到了一意孤行的地步。因而对马的建议置若罔闻,继续发动对共产党的军事进攻,对于马歇尔,则干脆避而不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