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梁漱溟传 | 上页 下页 |
二八 |
|
§第九章 内战与和平 §一、重返政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军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在经过8年多浴血奋战后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在举国欢庆胜利之时,有识之士却不那么乐观,外患虽解,内忧未平,能否停止内战、和平建设新中国,关键就看国共双方的态度了。 就国民党而言,无论是政治、军事力量都较之共产党有绝对的优势,更加上有美国明里暗里的支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自然不愿意有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存在而分享胜利的果实。但国民党又苦于有消灭共产党之心而缺乏充分的准备,只好一面邀请毛泽东谈判,做出渴望和平的姿态;一方面调运士兵和装备,为内战做积极的准备。美国为在远东培植力量而主动扶持国民党,他们一方面指定国民党军队为接受日军投降的唯一代表;一方面帮助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并提供大量先进的军事装备。 对于国民党的真实态度,共产党十分清楚。因此以革命的两手对待反革命的两手:既主动恢复和谈,为和平建国努力;又积极的做思想和军事的动员,随时准备战斗。 双方虽然心照不宣,但对外却要作出高姿态,谁也不敢背上首先挑起内战、破坏和平的恶名。于是,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由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和谈。经过一个多月唇枪舌剑的较量,双方终于在10月10日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决定在和平建国方针的基础上避免内战,建立民主的、宪政的新中国。 久居僻壤的梁漱溟自然无法看清真相,而被字面上的协议所迷惑。他天真地以为战争已经彻底结束,现在考虑的是和平建国的方法问题。因此他决定复出,但不是进入政坛,而是要离政治远一些,从事文化的研究,从而对建设文明、民主的新中国做贡献。 于是,他又毅然离开刚精心构筑的爱巢,投身于社会之中。他在老朋友李济深的帮助下,来到了广州,准备着手于文化研究。然而,敏感的他很快明白形势之微妙,国共双方即使在谈判的同时仍是冲突不断,仅大的战役就有上党、绥远、邯郸三次。目前的中国就像一个火药桶,只要有导火索,内战一触即发。 梁漱溟再也无法静下心来研究文化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使他改变了想法,再次投入到政治之中,为和平奔走呼吁。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